弘扬茶文化,促进武平茶产业发展
2012-04-02刘德发
刘德发
(福建省武平县良种场,武平364300)
1 中国茶文化与武平客家文化的联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茶是世界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中唯一的天然健康饮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饮茶作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明中的一种物质型文化载体,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到修身养性“琴棋书画诗酒茶”[1],饮茶不仅是物质过程,而且还是人们社交、商贸和精神享受的过程。中国是世界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多活动中上升为“道”的只有茶道,其包含的“和、静、怡、真”基本精神,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精华,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价值观[1]。“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事万物的有机统一和谐,并由此产生“天人合一”和谐之美,包括和静、和敬、和俭、和气、和爱、和美、和谐、宽和、中和、和平、和缓、和乐等“和睦清心”[2]、“和谐中庸”的茶文化本质,强调人们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协调[3],有利于身心平衡与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发展。“静”意味着静心不浮躁,虚心求上进,意即“宁静致远”,代表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价值观;“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1],即《茶经》所说的“精行俭德”,爱仁以德,清正廉明、勤俭朴素,宽信敏慧、智勇刚朴,心胸坦荡,有浩然之气,对社会、人生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人生的思想境界有不懈追求、奋斗献身精神。“怡”是中国茶道茶人在茶艺过程中的身心感受,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舒心的生活状态,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不仅包括“真茶、真香、真味”,还包括“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等[2],意即“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决策,脚踏实地。
武平是客家地区,茶叶是客家人迎客、待客的日常必需品。客家人在中原南迁过程中,面对环境的不断变化,自强不息,精行俭德,逐步形成了勤劳朴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和睦助人、心胸坦荡、热情好客的客家文化,养成了好茶、种茶、崇茶的生活习惯,与茶道精神不谋而合。弘扬茶文化,就是发扬客家人吃苦耐劳、热情好客、求真务实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事物,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繁荣海西建设,构建和谐武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深厚的武平茶文化底蕴
武平地处武夷山脉最南端,独特优异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自古就产茶,至今平川梁野山、西山、中山长安岽、古石塘、民主高埔、岩前白石顶等地仍有野生古茶树生长。
武平民风好茶,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可上溯至宋朝,全县各地不仅村村寨寨素有种茶习俗,而且每家每户必备茶饮茶,客人来访必先敬茶,且盛行在公共场所(如旧时古道茶亭、茶馆)献茶、敬茶之风,至今仍保留宋代李纲丞相饮茶读书旧址和众多古道茶亭等。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汀州知府刘焘《梁野仙山》诗“……僧闲睡起无尘想,茶罢经完坐石坛”[3],说明明朝僧人就在梁野山种茶和制茶;汀州知府王延轮作《梁野仙山》诗并序云:“梁野山在治东三十五里……昔乡民采茗,误至一岩……”及知县刘日户诗“……滴露幽人携《易》至,锄云纳子种茶闲”[3],说明明朝武平梁野山周围就已形成种茶、制茶、饮茶的习惯。清朝初期,武平丰顺里和平(今民主乡)乡民携带用土纸包装的地产“高埔茶”,探望广东潮州府武平籍知府,知府当堂泡之,顿时浓香扑鼻而汤色清亮似白开水,滋味鲜爽甘醇,经久耐泡,从此“高埔茶”名声鹤起,官贾争相购买,很快就传至京城,一度成为皇宫贡品。此后,境内种茶、制茶、赛茶之风经久不息,相继出现了中山“古石塘茶”、中堡“蕉寨茶”、“长安洞茶”等历史名茶。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全县开始开垦连片集中茶园和用机械制茶,创制了中赤“肉菜茶”、万安“五里茶”、城厢“腊石芨茶”、下坝“美溪茶”、武东“袁畲茶”等地方名茶。
改革开放后,武平县在挖掘传承历史地方名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创新和发展了武平绿茶,特别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更快。目前,已种植茶园面积3667hm2,年产值2亿元以上,形成了炒绿类“梁野炒绿”(条形)、“梁野翠芽”(扁形)、“梁野雪螺”(曲形)等武平绿茶系列和高山乌龙茶、优质红茶等产品,拥有16家茶业公司、100多个茶厂(场)、1个茶叶协会、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26个茶叶注册商标、200多家茶叶专卖店或茶庄;其中,2个获绿色食品标志认证,2个获有机茶标志认证,1个为省名牌产品、3个为省名牌农产品,5件茶叶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7件评为龙岩市知名商标,8家企业取得QS证;同时,“武平绿茶”注册为地理保护证明商标并于2010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3 发展武平茶业的独特优势与潜力
中国绿茶是国际市场中的强势产品,占世界绿茶出口量的83%。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崇尚生态、健康、和谐、优美的生活理念和茶叶的绿色健康、天然清净、美好品质不谋而合,加上国际上最新科研成果表明饮绿茶更有益健康的缘故,绿茶市场在不断扩大,特别是美欧市场扩大了中国绿茶的进口量。“自古闽茶多优异”!福建是中国产茶类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茶树品种最丰富的省份,素以独特品质傲立于中国茶界。而武平地处武夷山脉的最南端,为闽、粤、赣三省的结合部,气候条件优越,原生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美(2006年评为福建省县域生态环境指数评比第二名,2007年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最适宜茶树生长,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环境。自1993年以来,“武平绿茶”以“香高、味浓、色绿、形美”的独特品质,连续获得70多个省级以上鉴评会、茶博会、农展会“名茶”、“优质茶”或“金奖”等奖项,1991年被评为福建省八大名茶之一,2007年再次被评为福建省十四大名茶之一,特别是2012年5月首次参加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茶评比就获得3个金奖、2个银奖、4个优质茶,占福建省获金奖数的3/4和总获奖数的60%,堪称福建名茶中的绿茶精品,产品远销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国内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厦门等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潜力巨大。
4 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武平茶产业
4.1 丰富茶文化内涵,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鼓励并扶助企业组建“武平绿茶”茶艺表演队,挖掘、整理武平县茶文化资源,熔中国茶道与武平客家歌舞、山乡民俗风情、田园山水风光、生态休闲文化于一炉,结合节假日和大中型会议、活动,进行茶艺表演,宣传武平茶文化,提高武平绿茶知名度。
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逢双办会逢单办赛方式,每年举办1~2次大型茶事活动,如茶王赛、茶叶节、茶叶知识竞赛、茶诗会、茶摄影、茶书画展、茶叶采风笔会等,丰富武平茶文化内涵,拓展消费群体,提升武平茶文化影响力。
三是利用国家、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武平茶叶,并在经济开发区、国省道县境出入口、高速路口、收费站、县城出入口等地树立宣传武平茶叶的公益广告牌,提高武平茶叶知晓率。
四是继续鼓励茶农茶企积极参与省级以上国内国际茶叶评比、茶叶展销会、茶王赛等活动,营造武平茶叶良好发展氛围,提高武平茶叶品牌知名度。
4.2 抓住政策机遇,迅速扩大茶业规模
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发展、中央苏区县建设和海峡西岸建设的各种政策机遇,把“武平绿茶”当作全县农村经济新一轮飞跃的重要产业来抓,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武平茶业的支持,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树立以“武平绿茶”为主,乌龙茶、红茶等多茶类开发为辅的发展思路,加快茶园基地建设,在“五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品牌宣传、市场开拓、批发市场建设等环节重点突破,鼓励和吸引县内外企业、单位、个人投资武平茶业,积极发展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加快武平茶叶产业化进程,迅速膨胀武平茶业生产总量,保持武平县茶业卫生、安全、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
4.3 多管齐下,精心培育知名品牌
一是重点培育和扶持武平绿茶品牌,减少低水平的无序竞争,积极扶持县茶叶协会做好“武平绿茶”证明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工作,强化“武平绿茶”商标品牌的使用和管理监督,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品牌包装标识、严格出厂检测检验、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确保“武平绿茶”的品质信誉。
二是积极推广茶叶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技术,扶持茶企茶农申报“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和QS认证(食品安全生产许可),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发挥“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推广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等生产技术,发展现代茶产业,建设一批集生态旅游与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环保型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的生态观光休闲茶园,充分发挥茶厂、茶馆、茶吧、茶艺楼、品茗室之功能,实现游人与栽茶、制茶、品茶互动,倡乐于茶,以茶促旅,以旅兴茶。
四是加快推广适制绿茶、乌龙茶的名优高香型茶树品种力度,引进、创新名优绿茶、乌龙茶加工工艺,重抓春秋名优绿茶、乌龙茶生产,改进夏秋茶品质,严格质量分级标准,以优质保品牌,提高武平茶叶市场竞争力和茶业综合效益。
五是在健全并完善茶叶网络直销的基础上,在国内大中城市及武平对外派出机构、宾馆、酒店中设立武平茶叶精品展示直销柜,宣传引导客人品尝“武平茶叶”,扩大武平茶叶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4.4 扩大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对外招商引资(智)和闽台农业合作项目资源,加强与国内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借鉴日本和台湾茶叶饮料发展经验,开展茶多酚、儿茶素、茶酒、茶饮料、药茶等茶叶精深加工和多元化开发,解决夏秋中低档茶叶的出路,多元开发茶业,达到“一园多种(品种)”、“一茶多类(绿、红、青茶)”,“一业多效(经济、生态、社会)”,增加茶农收入,延伸拓展茶产业链,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
[1]朱红缨.试论茶的文化作用力[J].中国茶叶,2004,26(4):36~38.
[2]卢炳根.打造“杭为茶都”战略和措施思考[J].中国茶叶,2005,27(5):26~28.
[3]赵良生.武平县志·卷之一·方舆志·形胜[M].(清)康熙三十八年重纂,福建省武平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