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
2012-04-01谭晖
谭 晖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言语交际中的常见现象,广义上其指“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成分的并置”。[1]语码转换中的语码,根据Wardhaugh的观点,指人们用于交际系统的任何符号系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2]根据于根元的观点,网络语言现在一般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3]作为网络特定环境下一种交际符号,它们自成系统,是一种语码。网络交际中其与常规自然语言的并置转换属于语码转换范畴。本文所述网络语码转换即是网络环境下网络专用语与出现在网络中的普通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比如网络聊天中:
A:事情已经办好了。
B:谢谢了,520。
例中,520是运用数字谐音表示“我爱你”的网络语,其与自然语言并置,出现在交际中,形成了网络语码转换。
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相似,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系统进化的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传递单位,类似于生物学里的基因,信息要成为模因,必须通过被模仿、复制的过程。语码因其可以复制、传播与发展而成为模因,因此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网络语码转换系统的相关问题,可以深化对网络语码转换现象的理解,探求人类运用网络语码转换进行交际的本质性特征。
一、网络语码转换:动态的模因系统
语言因为被使用者模仿、复制、传播、不断流传而成为模因。模仿、复制、传播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模因并非孤立存在,模因之间在特定的环境下存在互动,模因传播/复制就是各种模因在选择中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过程。根据Blackmore的观点,正如基因通过选择、竞争,得以传至下一代,模因之间通过选择、竞争, 成为语言事实,进而进入人的文化及心理结构。任何语言或者文化事实,都是由一系列模因组成的系统,网络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也是系列模因组成的系统。
要解读网络语码转换是怎样的模因系统,关键在于辨明这个模因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因论的观点,语言是一种模因,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能得以体现,如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以及篇章,甚至语境等都是模因载体。在网络语码转换中,首先自然语码及网络语码是字、词、句等微观层次的模因。然后进一步认识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宏观语篇层次的模因。语码转换模因系统是字、词微观模因和语篇宏观模因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各个要素出于一定的互动关系中。自然语码与网络语码在网络环境下互动,被选择,形成网络语码转换的语言事实;这是类似于生物自上而下基因遗传的过程;同时,网络语码转换作为模因又通过各种介质复制、传播,进入语言交际系统,这是一个横向发展的过程。因此,网络语码转换模因系统的各个要素在语言中的运作是纵向和横向的结合。因而,网络语码转换现象中包含的是微观、宏观层面,诸模因之间纵、横向互动的动态生成系统。
因为网络语码转换过程包含对社会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因此,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既是人们使用的语言文化事实,又体现并蕴含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规约与约束,还反映出语言事实中包含的语用策略,在此基础上这个系统本身成为了交际中模因传播、复制的介质,这个系统为网络交际服务,因此对网络语码转换模因系统的认识可以提升到程式性模因层面,即语言模因之间构建的一个系统,指导交际,为交际提供得以进展的纲领。在传播/复制的过程中, 网络诸语码模因在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生成了程式性模因,因而网络语码转换模因系统既包括语码话语模因,又包含程式性语言模因, 是一个动态的模因系统。
二、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属性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司各滕的观点,语码代表着一组组权利和义务(set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RO sets),权利和义务指的是交际者在任何会话形式中互相所持态度和所能期望的东西。说话者根据使用语码的预期利益和回报,制定自己的标准和准则,进而在语言交际中通过这些标准的实施,践行义务,获得权力,最终得到潜在回报。网络交际者基于商讨,考虑交际目的,是其采用语码转换策略的根本意图,网络语码转换自始至终都为交际服务,因而网络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网络语码转换模因系统属于策略模因系统范畴。
在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中,基于其策略模因的属性,语码模因的选择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人们交谈中,会根据语域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语码,人们会考虑场景、语言交际类型、语言目的、话题范围、语言实施对象、交际的渠道、信息传递方式等。在网络的场景下,不同的话题、不同的参与者为了不同的目的发起的语言事件中,其采用的语码是因上述具体条件而不同,其中话题、说话时场景、参与者(角色、人数、性格)、交际的渠道、类型等,这些条件是一种从属于社会规约的限制,因此网络语码转换中体现了对社会规约的顺应,这使得网络语码转换成为社会文化所规约的产物,因而使网络语码转换模因系统具有规约化模因系统的属性。
规约化的本质是为了顺应。网络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顺应: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变体,予以运用;网络语码转换也是对社会规约的适应:基于尊重特定的社会文化、习俗、规约,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变体;网络语码转换中体现对心理动机顺应:不同的语言变体基于特定心理又为其服务。因而,顺应是语码转换的运作机制。网络语码转换诸模因构成的是具有顺应性的模因系统。
三、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特征
(一)语境化
网络语码转换是基于网络交际环境的模因程式系统,其语言模因的解读需要借助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一方面,语言意义的表达往往因为表达形式与表达语境的结合,可以产生新的更丰富的表达含义,Fauconnier & Turner将其称为“恒势”。(equipotentiality)。[4]网络语码出现之初,必然为一定的表达语境服务,随后再经过复制传播才得以在网络交际中固定下来。某个具体语码以及语码转换必定为某种具体语境服务。另一方面,因为“凡是能在现实生活中通用的语言形式(或称‘话语’)都应带有语境标识,隐含形式的使用场合、对象、时间等语境信息,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解释和运用语言”,[5]网络语码模因经过频繁使用之后沉淀下来,嵌于其语言模因本身之中, 该语言模因的出现既携带了自己的语境,可以显示其在网络语境中使用的痕迹。如:
A:哦,你们慢慢聊,g2g 。
B:好的。
g2g,表示说话人要走了,原句是“I’ve got to go”,是网络聊天常用语,在网络聊天中常见,易理解,才得体,因此其本身就携带了其网络语境的特征。网络语码及网络语码转换中包含并显示了网络缺省语境。
因此,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在交际意义的实现过程中体现了具体语境与缺省语境,语境化是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的基本特征。
(二)策略性
网络交际中,语码符号之间转换,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交际意图。在选择语码的过程中,选择目的语言形式的原因在于,所选择的目的形式能够帮助交际者实现特定的、其他形式无法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的交际目的,因而网络语码转换为一定的交际目的服务。它的出现总是跟语言使用者的交际意图有关。如:
A:李MM,我们的考核表格什么时候交?
B:今天下午下班前交过来就可以啦¯¯
A是新教师,比年轻的教务秘书B年长,二人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直呼妹妹,关系还没那么亲近;直呼美眉,又显得不庄重,于是采用了 MM这一称呼年轻女性的网络语码,相比直呼某某老师没那么生硬,表示亲近,符合年轻人的交际习惯,又不会显得不得体,具有较好的交际效果,体现了A的交际策略。
因此,策略性是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程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顺应性
自然语言都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它们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即变异性指的是人类语言可供选择的种种可能;商讨性对其进行了限定,人类所有的语言选择都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人类基于商讨性包含的诸原则,在所有变异性包含的可能中选择语言,其目的是使交际成功,而确保交际成功的基础离不开语言的顺应性。顺应包含在变异和商讨中,又通过变异和商讨来实现,因而,从语言的本质特征角度来看网络语码转换系统,不难发现它是在变异和商讨中体现顺应。如:
A:班长童鞋在吗?
B:——P (表示吐舌头)
A:哈哈,在潜水呢。我把表格发到群共享里了,你通知大家看看。
B:谢谢老师。BTW(by the way),学校要求表格什么时候交?
A:下周一。要大家把表格做的漂漂哈。
这是年轻的班主任老师A在班级聊天群里与班长B的对话,该语言事件的实施,基于网络语域,整个书面交流过程中,出现了自然语言与符号图形、转义易品、缩略简称、双语混杂、重字赘语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了网络语码转换的多样性,这些转换符合交际者身份,是交际者在网络环境下,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动机,采用的顺应策略。因而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程式中具有顺应性的特征。
(四)可偏离性
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程式中包含程式性模因,程式性模因中体现了语用策略、认识期待、社会规约等诸多因素,它是语言使用者选择、顺应的过程,是基于网络语境的一种语言交际策略。由于交际主体的认知等主观原因,人们在选择网络话语模因时可能出现语用失误,语码选择一旦偏离了程式性模因的要求,就会使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程式偏离了交际者的交际期待,因此,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具有可偏离性。比如,当交际一方对网络语码不太熟悉的情况下,频繁使用网络语码转换就会出现交际尴尬,偏离网络语码转换的程式性模因要求,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网络语码转换系统既包括语码话语模因,又包含了由于网络日益普及所催生的程式性模因。它是 策略、规约、顺应互动的结果,既反映了网络语境下的社交文化特征,又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特定。网络语码转换系统的特点反映了人类在网络语码转换交际活动中的本质特征。
[1] McCormick K.M Code-switching Overview [M]//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ocialinguistics.Ed R.Mesthrin Oxford Elservier Science Ltd, 2001.
[2] Wardhaugh, R.An Intrduction to Scocialinguistics(The third edition )[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
[3]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4] Fauconnier, G.& 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Is Hidden Complexities [M] .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5] 王初明.从补缺假说看外语听说读写[ J].外语学刊2006(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