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2014-09-20彭学修
彭学修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四川汶川 623002)
语码转换是一种复杂而又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是社会语言学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有关语码转换的理论问题,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关语码转换的实证研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使用状况,探讨有关民族高校学生语码转换过程中语码使用的具体特点。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以阿坝州某高校的某一系部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研究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对有关语码转换中语码使用状况语料的调查研究,归纳分析民族高校学生语码转换中使用语码的具体情况。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被访者的母语以及语码转换时所使用的语码、语码转换的频率、作用、长度、认知以及语码转换的交际对象。为深入了解语码转换的具体情形,根据问卷调查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对有关学生进行了详细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20分,有效率100%,其中男生51人,女生69人。
二、数据统计分析
表1 学习生活中发生语码转换的频率
据表1可知,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语码转换的频率一般是经常发生或者有时发生,很少发生比例不高。统计数据表明语码转换是大学校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语码转换的频率没有显著差异。
高校大学生在多语码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必然会发生多重语码转换。根据调查统计,语码转换模式中使用较多的依次为汉语普通话—家乡方言、普通话—英语、普通话—文言、普通话—韩语、普通话—日语、普通话—民族语言(藏语、羌语、彝语)、普通话—泰语。汉族大学生较之民族大学生交际中使用的语码种类多一些,而女生(包括少数民族)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语码选择。
据表2可知,语码转换的主要作用是:第一,语码转换可以拉近与交谈对象的关系;第二,语码转换可以起到使交谈幽默风趣、调节交谈氛围的作用;第三,语码转换可以填补普通话或者方言中的空缺。另外语码转换可以避免歧义或者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引用别人的原话或者原名的需要。部分同学认为语码转换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或者地位,具有时尚洋气、保密的作用,以及练习某种语言的需要。女生(包括民族女生)对语码转换的作用有更为全面细致的认识。
表2 语码转换的作用
对于民族学生而言,他们在交谈中进行普通话和母语之间转换的具体情形是无意识的语码转换;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由或气氛更加融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强调或者委婉表达某些事情;讨论的话题突然改变。25%的民族女生认为母语无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表达和转述或者引述的需要;15%的女生认为是解释或者强调的需要;5%的女生认为是想公开或者隐藏某些事情的需要。
表3 语码转换的长度
通过表3可知,语码转换的长度主要是一句话中的一两个词、从某一句开始转用另一种语码或者是对话中的一两句与原句不同。这三种语码转换的长度使用频率基本相同。
表4 听到别人使用语码转换的认知感觉
通过表4可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部分汉族学生以及民族女生认为语码转换具有一定炫耀作秀的成分。另外部分女生认为语码转换具有活跃气氛、幽默风趣的作用。一定比例的汉族女生认为语码转换具有交流方便、时尚和强调的作用。
表5 使用语码转换的原因
据表5可知,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习惯性的语言表达需要;因不知用中文如何表达以及出于好玩的心理和练习掌握外语的需要而进行语码转换。部分女生(包括民族女生)认为语码转换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强的表现,也是为达到表达清晰和使交谈幽默风趣的需要。
表6 语码转换中绝对不出现的交际对象
据表6可知,语码转换中绝对不会出现的交际对象首先是父母、老师以及小孩;其次,部分同学认为恋人之间也不会出现语码转换;部分汉族女生和少数民族女生认为长辈不会出现在语码转换的交际对象之中。
三、结论与启示
第一,就语码转换的认知而言,多数学生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尤其是在存有多重语码的大学校园语言环境中。部分学生认为语码转换具有一定炫耀自己语言能力的成分。通过调查可知,语码转换经常发生或者有时发生的频率占绝对优势。随着国外影视艺术逐步进入国人视野,尤其是韩国电视剧以及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热播,韩语、日语中的一些日常交际词汇或者句式也不时出现在大学生的语码转换之中。部分女生还喜欢用泰语进行问候。民族大学生除了使用英语、韩语、日语以及泰语进行语码转换之外,还大量使用民族语言进行转换,譬如使用藏语、羌语以及彝语等。大学生使用的各种外语语码主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词汇或句式。称谓语、问候语以及表达爱情方面的语码占据主要地位。
第二,语码转换的主要作用是拉近与交谈对象的关系、使交谈幽默风趣、调节交谈氛围以及填补普通话或者方言空缺。譬如在校园遇到老乡便用家乡方言进行交流,同学说英语便转用英语进行交流。根据伯克的同一修辞学理论,当说话人使用对方同样的语言或者方言,就意味着他与说话人语言的靠拢,具有对方同样的语言行为、同样的发音和语法词汇。这就是让对方感觉与自己是同质的,达到顺利合作的目的,也是方言的使用唤起了对方相同或者相似的所指对象,更容易达成身份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可见,语码转换是建立好友关系的一种有效的语言策略,能随时根据对方所使用的语码情况而不断变化自己的语码,在语言上与对方形成一种默契,相应地在感情上拉近一步。
第三,交流中的话语一般是口头语,句式简短,语码转换的长度也较短。语码转换的长度主要是一句话中的一两个词或者从某一句开始转用另一种语码或者只是对话中的一两句与原来不同。这既是口头语体语言表达经济性的需要,也是语言交际的对等性原则的体现。
第四,大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模仿,因此语码转换成为一种时尚,进而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的语言行为方式。有时,大学生会出于好玩的心理动机而进行语码转换,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为了学好外语而用外语语码进行转换。这是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部分女生(包括民族女生)认为语码转换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强的表现,也是为达到表达清晰和交谈幽默风趣的需要。
第五,语码使用的交际对象主要是熟悉的同学、朋友或老乡。语码转换中绝对不会出现的交际对象是父母、老师以及小孩;其次是恋人之间不会出现语码转换;部分汉族女生和少数民族女生认为长辈也不会出现在语码转换的交际对象之中。父母、老师虽关系直接,但因为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年龄的差距而不能随时进行语码转换;小孩由于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也不能进行语码转换;长辈尤其是祖辈级别的,更不可能进行语码转换。
第六,就民族而言,在语码转换的频率、长度、作用、原因、认知、不会出现的交际对象等,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没有显著区别。在语码转换中使用的语码种类方面,少数民族学生除了使用汉语普通话、家乡方言以及英语、日语语码外,还使用自己的母语(主要是藏语、羌语以及彝语)。总的来说,民族学生外语语码使用的种类要少一些,而民族语码使用较多一些。民族学生有时较多地进行普通话和母语之间的转换。
第七,就性别而言,女生交谈中使用的语码种类多于男生;对语码转换的作用、认知、原因以及交谈中不出现的交际对象等均比男生更为全面细致,喜欢使用更多的语码进行交际,对语码感知丰富全面。譬如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用韩语、日语以及泰语来进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语码转换。她们认为语码转换是模仿的需要和结果,认为使用多语码进行交际显得自己的语言能力强,认为部分朋友和长辈都不是语码交际的对象等。这都体现出女生在语码转换中区别于男生的一些地方。
[1]杨娜.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2011,41(3):174 -176.
[2]劲松.语码转换和语言混合[J].民族语文,2010(6):39-45.
[3]邓志勇.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