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伏邪理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

2012-04-01张天婵丛惠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内异伏邪邪气

张天婵,丛惠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以下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继续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及包块的一种疾病。 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从种植学说到免疫因素,从盆腔微环境到在位内膜决定论[1]。众多学说均不能完美解释其发病原因,治疗上亦有众多弊端。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化的重要原因,伏邪具有物质性。其特点是邪气潜伏于体内,在一定的时机或诱因下发而致病,且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中医学典籍中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因病机来看,可归属于“痛经”“ 瘕”“不孕”“月经不调”等范畴。其发病方式、致病特点都与伏邪致病有许多相似之处。

1 伏邪理论溯源

伏邪最早来源于《内经》,如《灵枢·贼风》云:“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空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2]提出无虚邪贼风,何以猝然发病,这种发病的现象,随后解释为:“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2]。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2]《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明确地说明了四时所感风寒暑湿之邪可潜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一季后方发病。在此基础上,后世的众多医家都提出了对伏邪致病的认识和看法。《伤寒论·平脉法》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冬时严寒,……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3]提出伏邪可随季节的转变而变。晋·葛洪则明确提出,冬伤于寒,又加之劳损,在不同时节发病,产生各种疾病。[4]吴鞠通在上述伏邪理论的基础上,对温病加以详细的论述,《温病条辨》说:“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5]又说:“冬伤于寒则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6]提出伏邪的藏匿,与正气的作用密切相关。石寿棠在《温病合编》中提出“寒邪伤于骨髓,骨髓属少阴肾经,邪入至深,不能即发,……若冬伤于寒,寒入太阳,太阳主表,随感而发”[5],解释了伏邪得以潜伏的原因取决于邪气潜伏位置的深浅。

2 伏邪与内异症间的联系

2.1 伏邪是内异症发病的根本致病因素 伏邪并不专指风寒之邪,伏邪既发亦并非皆为温病。伏邪的本质是一种病邪,其潜藏伏匿,致病前往往不易察觉,很多病理因素在致病前都可成为伏邪,如清·叶子雨在《伏气解》中讲到:“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指出伏邪可以是多种邪气的结合,而不单纯为其中的一种。又清·王燕昌《王氏医存》认为:“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可见,伏邪可由外感,亦可内生。古代医家对内异症没有专篇论述,而是分散的阐述于“痛经”“ 瘕”“不孕”等他病之中。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又《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皆指出恶血留于体内,亦会卒然而病,可见血瘀可以内伏,发而致病。《古方汇精》:“凡闺女在室行经,并无疼痛,及出嫁后,忽遇痛经渐至增多,服药无效。此乃……震动血海之络,损及冲任,以致瘀血凝滞。每至行经,断难流畅,是以作痛,名曰逆经痛。患此难以受孕。”指出了瘀血内伏,发而成内异症表现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及不孕的症状;《景岳全书·妇人规》对瘀血产生、内伏到发病做了详细论述,曰:“瘀血留滞作 ,惟妇人有之。其证则由经前或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 矣,……气联于子脏则不孕”指出外感风寒之邪,或气虚气滞,或脾伤积劳都可导致血瘀内伏,伏之瘀血日久而发成 瘕、不孕等疾病。同时,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对此论述说:“夫郁愤而不伸,则肝气乘脾之气而不流,亦为留饮;脾主思,久则脾结,亦为留饮;因饮水,脾胃久衰,不能布散,亦为留饮;饮酒过多,胞经不及渗癢,亦为留饮;渴饮冷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可见饮食不节,运化失职;劳逸失度,情志不遂则气机失调,影响脏腑正常功能,均可使痰湿之邪内生,内伏日久而导致不孕、月经不调等病。所以,伏瘀、伏湿、伏痰、伏寒等邪气的内伏,伺机而发,是内异症的根本致病因素。

另外,柳宝诒的《温热逢源》云:“如果冬不藏精,别无受寒之事,则其病为纯虚,与温病何涉”[7]。提出了伏邪,尤其是伏寒可以深伏于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禀赋于父母之精。明·万全《幼科发挥》:“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温病条辨》云:“先天之毒,藏于肾脏”,均指出父母自身的致病因素可以通过伏藏于子代肾中,而传于儿女。近年来,又有“先天伏寒证”[8]“男女媾精,阳气不足”理论的出现,提出寒邪来源于父母,先身而成,伏于肾之虚处,待机而发的状态。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并可引发伏痰、伏瘀、气滞等后天伏邪的生成,从而导致内异症的发生。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临床妇女在妊娠期过食寒凉,其所生女性易发内异症的现象。

2.2 正邪失衡及外因诱发是内异症发病的关键 早有《素问》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又《温热逢源》载:“伏温之邪……其伤人也,本因肾气之虚,始得入而据之”[7]。突出了正气充沛,气血调和之内因对疾病的发生有主导作用。王履在《医经溯洄集·四气所伤论》谓:“邪气之传变聚散不常,及正气之虚实不等故也。”[9]指出伏邪发病的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诱因的引发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内异症患者发病,往往病情反复,时轻时重,缠绵难愈,难以根治的原因就在于,血瘀、痰湿、寒邪、气滞等邪气伏匿于人体内,或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邪气尚未到发病阈值;或因肾气闭藏,认贼作子而正不与邪正,使得正气与邪气处在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故暂时无临床症状[9]。伏邪内潜,日久会损伤气血,血气失和又可加重邪气伏匿,而导致病情的迁延。所以一旦正邪力量失调,平衡被打破,正气的相对虚弱或亢盛导致正邪斗争剧烈,就会发病。又或者由于诱因的引发,如外寒引动内寒,外湿引动内湿,气郁引动血瘀等,使得邪气的相对亢盛也可引起内异症的发生,而出现临床症状。所以,正气与伏邪的关系及诱因存在与否是内异症发病的关键。

3 小结

伏邪致病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诊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近年来,也有众多医家对伏邪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论述,然少有人将内异症与之的联系做深入探讨。内异症作为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10],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病因仍不明了,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治疗疗效果亦不尽人意。[11]所以,若能认识到有伏邪的存在,根据伏邪致病的特点及发展、传变规律来认识内异症,做到见微知著,见病识源,抓住疾病的本质。在无明显临床症状时,就着手解决驱逐伏邪,在临床症状消失时也重视攻逐伏邪,驱除宿根,对内异症的治疗可有重大临床意义。

[1]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新里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3-4.

[2]佚名.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85.

[3]李培生.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47.

[4]晋·葛洪.肘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0-34.

[5]李顺保.温病学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20-522.

[6]卢明.偏头痛从肝论治初探[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13(1):2.

[7]清·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8]黄永生,郭家娟,邓悦.先天伏寒证理论内涵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6):3-4.

[9]张鑫,张俊龙.伏邪潜伏和发病机理探讨[J].中医药通报,2006,5(2):26.

[10]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4.

[11]任凤岩,张淑兰,姜彦多,等.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9):708-709.

猜你喜欢

内异伏邪邪气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伏邪学说溯源及后世研究现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至2017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特点及发展趋势
内异方抑制信号通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缺氧及炎性微环境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内异康复片调控GPER-Ras-STAT3通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