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腹平衡推拿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研究
2012-03-31刘鹏,张燕,闫博
刘 鹏,张 燕,闫 博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急性腰扭伤系突然遭受间接外力致使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关节、腰骶关节急性损伤,导致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俗称“闪腰岔气”。临床中多表现为腰肌筋膜及韧带损伤和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等。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笔者根据脊柱力学原理和腰腹协调平衡关系,结合临床实际,应用腹部推拿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肌肉、筋膜的损伤),该方法安全,不对损伤局部进行直接刺激,不加重损伤部位的早期出血及渗出,迅速缓解腰痛,并改善腰部活动度,经临床验证疗效肯定。
治疗前需要明确诊断腰部扭伤时其发病部位,是在腰部肌肉、筋膜、韧带,还是在腰部椎间关节、腰骶及骶骼关节等。当腰扭伤发生时,腰骶部的软组织关节囊、滑膜或椎旁深层肌肉撕裂产生炎性反应导致剧烈疼痛,继而疼痛引发的保护性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了软组织损伤,并使躯体处于保护性体位。从临床角度讲,对本病的治疗应解决患者的腰部疼痛及功能障碍两大问题。
中医学认为,急性腰扭伤属于腰部伤筋范畴,乃因腰部扭挫而致经筋受损,气血凝滞,经脉不通而痛。《金贵翼》指出:“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雍滞,另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伤损腰痛脊痛之证或因坠堕或因打仆,瘀血留于太阳经中所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胸腹部有四条经脉巡行路线,从中间向两侧分别为任脉、足少阴肾经经脉、足阳明胃经经脉和足太阴脾经经脉。其中,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行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前外侧,胃与脾相表里,共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与膀胱相表里,故以推拿手法作用于任脉和脾胃肾经,以调和气血,理筋止痛。
腰扭伤后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等受损组织发出疼痛信号,使腰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导致疼痛加剧。如治疗不及时,损伤组织可形成黏连、纤维化和瘢痕化,并不断产生有害刺激,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恶性循环。现代研究表明,推拿能促进局部循环,提高痛阈,放松紧张痉挛的肌肉,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水肿、血肿的吸收,纠正关节紊乱,消除无菌性炎症,起到舒经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
由解剖学知识可知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双侧收缩可使脊柱屈曲,单侧收缩则协助脊柱侧屈及旋转,腹直肌收缩使腰部脊柱屈曲,骶棘肌收缩可使脊柱背伸。因此,腰腹部肌肉力量的平衡是维系腰椎稳定的基本要素,一旦腰部肌肉损伤必然会导致腹前侧肌群反应性紧张以制动保护,而腹部肌肉收缩又会使腰腹部肌肉力量失衡,而增加腰痛。
补偿调节论认为,某部分肌肉组织痉挛,可引起相应拮抗肌的对应调节和反馈调节,同样可导致该部分软组织的损伤性反应[1-3]。为应对这个问题,腰腹平衡推拿法在腹部施以按揉、点按相应肌群,以解除肌肉紧张,使腰、腹部肌肉协调并恢复静力性平衡,从而使疼痛迅速减轻甚至消失。另外施用腹部点法可以提高痛阈,产生酸、胀、热感等得气反应。有学者认为较强的刺激,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周围神经系统,从而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加强,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本手法应用经络理论、脊柱力学原理、腰腹协调平衡关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理论并结合临床实际,从而达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1]薛卫国,张党升,于天源,等.对急性腰扭伤及其推拿治疗的再认识[J].按摩与导引,2007,23(5):4-7.
[2]张琴明,房敏.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现状[J].颈腰痛,2003,24(4):248-250.
[3]杨全斗.对应提拿腹肌术治疗急性腰扭伤118例报告[J].中医正骨,1995,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