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推拿手法标准规范化操作的基础

2012-03-31王继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手法规范化标准

王继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推拿手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但由于地域、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带有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色的推拿手法很普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加之近年来西方脊柱推拿手法的大量传入,影像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等学科与推拿学的交叉结合,更让手法的操作不但没有趋同差异性反而加大,不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甚至有时连判断其操作的是非对错都深感棘手,科学性不强的非理性操作仍然大量存在,推拿手法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堆积着一些糟粕,这对推拿手法的发展是有害的。本文就推拿手法标准规范化操作提出了一些基础性问题,供同道们参考讨论。

1 应以大量的基础研究为基础,通过基础研究建立一个衡量标准规范化的指标体系

目前推拿手法的操作繁花似锦,从另一个侧面讲其实就是基础研究薄弱,没有办法拿出有力的科学依据去说服别人这样操作为什么行为什么不行。要求对推拿手法进行标准规范化研究已经不是新话题,总结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仅仅依靠某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经验总结,或借助于某种行政界定,是不可能对手法操作进行标准规范化的,就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因素下颁布实施了,也是貌合神离口服心不服,注定是要昙花一现的。借助于某些行政力量而进行的标准规范化操作甚至有抹杀一些有价值手法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仅仅依靠经验总结而拿不出科学依据的标准规范化对学科的发展是有害的,因此,在没有进行基础研究之前对推拿手法进行标准化界定有拔苗助长之嫌。就目前而言,我们不要急于标准规范化推拿手法,而应该充分论证如何进行标准规范化,这是路径问题,在实现推拿手法标准规范化操作最终目标的道路上,有些环节是不可以省略的。

在对手法标准规范化操作之前,我们需要弄明白什么是标准规范化,这需要建立一个手法的标准规范化指标体系,不同的手法其衡量指标应有所不同,或指标相同但侧重点各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手法的个性。比如说“按”法,应偏重于力的大小,对“有力”这一指标的检测就十分重要,而振法则偏重于频率的高低,揉法则偏重于回旋幅度的大小,扳法则偏重于瞬间加速度(爆发力)的大小等等。而这些都需要以基础研究为基础。

2 为保持手法的传统特色,需基于详实全面的文献研究

手法治疗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记载于各朝各代的古籍文献中,这是推拿手法的根。因此在推拿手法标准规范化研究的过程中,如果脱离了文献研究,不重视文献研究,不吸取文献研究的成果,这样的标准规范化将是无根之花,将偏离中医手法医学的灵魂。反观近年来兴起的受国外思潮影响的脊柱推拿手法、康复手法,已经完全偏离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经络、穴位和补泻等传统手法运用的基础理论,看似科学性十足,实质上是对手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理解,偏离了手法运用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在对这些手法充分认识、了解和运用后不难发现,与传统中医手法相比较,其手法运用显得比较幼稚和低层次,仅是从有形角度、从“器”的角度诠释和运用了某些推拿手法而已。近年来国人甚至不少专家学者之所以对这些手法热情高涨甚至狂热不已,这是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国人对传统的、古代的和中国的东西历来有点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而对西方的、现代的和外国的东西历来趋之若鹜甚至跪拜不起的心理,对近年来西方脊柱推拿手法和康复手法在国内扩大流行发展的局面,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中医根底不足心底发虚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推拿手法标准规范化过程中必需基于详实全面的文献研究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否则有陷入不中不西的危险。

3 应基于同行间充分的交流探讨,澄清很多基本的学术问题并取得共识之后

迄今为止,手法操作的地域性、流派性和个人性仍然很强,要建立一个统一权威的操作标准,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囊括目前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群,大家统一思想,树立共同的追求目标和信念,然后是静心,不静心不足以做学问。在这个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各位专家同行们摒弃门户之见、地域之见和个人之见,开诚布公,广纳贤言,高举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旗帜,以博大的胸怀和科学的精神来考究手法,不断澄清很多长期困扰推拿手法界的基本学术问题,并在取得广泛的学术共识之后,所得出的标准规范化操作才真正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生命力。

4 就目前而言,可以暂不考虑患者的体质、生理和病理等临床因素,单纯就手法而言手法,才有可能标准规范化

这可能会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认为建立这样的标准规范化操作会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诚然,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基于临床病症的手法操作规范标准才是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规范标准,但问题的核心是推拿临床疾病的治疗是不同手法的组合,手法的组合必须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症、病位、病程、地域、时间甚至种族等等因素而灵活掌握,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手法组合,这叫“三因制宜”,这正是推拿手法操作的灵魂所在,如果规范化标准化了也就僵化了,也就真正抹杀了手法操作的灵魂,如何进行具有临床意义的标准规范化手法操作,或许可以留待下一步再探讨、再考虑,目前可以暂时脱离于临床因素单纯就手法而言手法,这个工作应该是具有临床价值的标准规范化操作的基石。

5 推拿手法较易在动作外形上标准规范,很难对其内涵进行标准规范

推拿手法包括2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形”;另一个是“神”,好的手法应该是形神俱备,但更重要的是“神”。“形”是指手法的外在动作形式;“神”是指手法的内涵,包括手法作用力的大小、方向、角度和部位,运动幅度和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快慢均匀,运动频率的高低,力量传导部位的深浅,力量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及一般人感觉较为虚空难以把握的、无形的“气”和“意”的运用,均属于手法“神”的范畴。严格来讲,单纯的“形”并不涉及手法的本质,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是“神”,因此手法内涵必须与临床相结合,一旦与临床相结合就如上所述,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病位、病程、年龄、体质和性别等众多变量因素来考虑压力、频率、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等,不同患者不同疾病这些内涵值都不一样,我们只有在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以后才有可能对手法的内涵进行标准规范化,但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猜你喜欢

手法规范化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