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谦甫治验案》内容研究

2012-03-31指导宋珍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宝鉴升麻罗氏

王 妮,指导:宋珍民

(陕西中医学院 医史博物馆,陕西 咸阳 712046)

《罗谦甫治验案》[1]是由近代名医裘庆元,将罗天益原散见于《卫生宝鉴》各卷的治验案摘录、编辑而成,汇刻于裘庆元辑录的《医药丛书》中。其上卷为《医药丛书》第1集第3种(第1集共6种,有张谔(汝伟)序),刊刻于1916年冬;下卷为《医药丛书》第2集第4种(第2集也是6种,有袁焯(桂生)序),成书1918年冬,由绍兴医药学报社发行。另《医药丛书》前有冯国璋序,《罗谦甫治验案》(简称《治验案》)前有裘庆元序。

1 概况

全书辑录罗氏临床治验案88首,多为内科杂病,间有外科、儿科医案。该书论病皆本于《内经》《素问》《难经》之旨,求因必穷其源,论理制方随症应变,不拘一格,充分展示了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研究易水学派临床用药经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裘庆元《治验案》序云:“罗谦甫先生……所有验案,皆在《卫生宝鉴》一书……而《卫生宝鉴》原书,版又毁失,将使一代名言,终归湮没。予素藏有全书抄本,乃时以精华惟在验案,故另录副册……名之曰《罗谦甫治验案》……至书中每案自标题至方药,照本书一字不有加减。”可知裘氏《罗谦甫治验案》内容完全源自《卫生宝鉴》,但与《卫生宝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本(据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惜阴轩丛书》本排印版,简称人卫本)比勘,除一些误字、脱字外,内容上也有差异。

2 校补《卫生宝鉴》之误

《罗谦甫治验案》卷上第15案为“面热治验并方”,用方调胃承气汤和升麻加黄连汤;第16案为“面寒治验”,用方附子理中丸和升麻汤加附子。而人卫本《卫生宝鉴》中仅有“面热治验并方”,无“面寒治验”案[2],所用升麻加黄连汤,方药组成却和《治验案》中“面寒治验”的升麻汤加附子相同。

按下文“升麻汤辨”有“升麻汤加黄连治面热,加附子治面寒”之语,可知《卫生宝鉴》治面热“生麻加黄连汤”中有“黑附”,热病用热药,显系有误,且缺“面寒治验”药方和医案。

因疑《卫生宝鉴》部分内容脱佚,脱220余字,疑为半页。终误将“升麻加黄连汤方”方名和“升麻汤加附子方”药味拼接成一方而成。

又按《名医类案》,是书卷七录有“面热治验”和“面寒治验”两案[3],方药与《罗谦甫治验案》同(《治验案》多“黄芪,原本乃黑附子今改正”一句,应是裘庆元补改之语)。因其为医案专著,故将两案后附的“升麻汤辨”只做简单节录,删除了中间“云岐子注仲景《伤寒论》”至“将升麻汤列为阳明经解”等365字。恰也说明《卫生宝鉴》部分内容脱佚,《治验案》收录的面寒治验部分即可校补之。

3 《罗谦甫治验案》转录《卫生宝鉴》他医医案,未作说明

此书名《罗谦甫治验案》,但所录医案并非全是罗谦甫医案,羼杂有一些他人医案,却未做任何说明和注释,若误作罗天益医案,对罗天益及其学术思想的纯洁性会有影响,故考证之。

3.1 转录李东垣医案 经仔细比勘,其中有两案是李东垣医案:一是《治验案》卷上第13案“疠风刺法并治验”。经比勘,此案和《东垣先生试效方》卷九“杂方门”中的段库“脉风成厉”案,仅时间略有差异:《治验案》作“戊寅岁(1278)”,《东垣先生试效方》卷九作“戊申岁(1248)”,余皆同。两案相隔30年,症状、病人姓氏完全一致,甚是让人怀疑,且“戊寅”“戊申”字形也很相似。因此,基本上可以断定,罗案中的纪年乃因笔误所致,罗氏只是在其著作中承载了先师的医案以记述经验,实为一案[4]。二是“生津甘露饮子”。《治验案》卷上第19案“生津甘露饮子”中罗天益自已说:“顺德安抚张耘夫,年四十五岁,病消渴……先师以此药治之,旬日愈。”可见此案也是罗天益记述其师李东垣的医案经验,非罗氏医案。另《治验案》卷上第九案“风中腑兼中脏治验”,和上案是同一患者,曰:“顺德府张安抚,字耘夫,年六十一岁。于己未间(1259)十一月初,患风证。”两案相差16年,据此推算,前案应在1243年,故应是李东垣医案无疑。

3.2 转录许叔微医案 此书还误录宋代名医许叔微医案3例,分别是《治验案》卷上第10案“风邪入肝”、第38案“生地黄丸”和第39案“热入血室证治并方”。

经对校,“风邪入肝”出自《卫生宝鉴》卷八,原注明“出许学士本事方”“生地黄丸”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八,注明“许学士治”“热入血室证治并方”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八,亦注明“许学士治”。以上3案最早分别见于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卷一、卷十、卷八。

罗天益在其著作中本是转录许叔微医案以记述经验,而《治验案》仅在“生地黄丸”案后记有“一书作许学士治案”数字,《卫生宝鉴》所标注的出处均未出现,很容易让人误会为罗天益的医案。

4 征引他医医案

《治验案》明确征引他医医案分为2种情况:一是他医医案确有长处,罗天益甚为赞叹,故录之;二是他医误治医案(多为危亡者),具有代表性,罗天益录之,代为分析过失,指导纠错,以防后人再犯“虚虚实实”之误。

4.1 征引他医成功验案 《治验案》征引的他医成功医案有2则:一是卷上第42案“痞积治验”,此案介绍的是和罗天益同时代的太医刘仲安的治疗经验,他以沉香海金砂丸和塌气丸互换治疗小儿痞积,“未及百日良愈”。二见于卷上第45案“蝉花散”案,观全案,当为罗天益转载的化饭道人医案,他以蝉花散治疗外伤出蛆,“旬日良愈。众以为神,故录之”。此案未提及医家姓名和出处,何时希将其录入《历代无名医家验案》中[5]。

以上两案皆非罗天益医案,《罗谦甫治验案》摘录时未作审查,只是照抄《卫生宝鉴》而已。

4.2 征引他医误治医案 《治验案》全书征引的他医误治致亡的案例有11例,皆位于卷下。其中4例是病亡之后,罗天益通过引述病家之言,分析本案之失。分别是第12案“方成弗约之失”、第17案“下工绝气危生”、第26案“妄投药戒”、第27案“福医治病”。其中7例是他医误治致危之时,始请天益治之,天益认为时机已失,回天乏力,故辞,经他医再误而亡。包括第10案“汗多亡阳”、第11案“下多亡阴”、第16案“肺痿辨”、第19案“冬藏不固”、第20案“主胜客则逆”、第21案“用药无据反为气贼”、第24案“戒妄下”。《治验案》尚有一误治终身不愈案——卷下第28案“妄服药饵”,在于告诫病人不可轻信他人胡乱服药。

此上12例,罗天益通过征引他医医案、分析误案之失,来论述自己多年来的医疗经验。虽非罗氏病案,但也是他自己的医学心得。

5 误将两案混为一案

《治验案》误将“小便数欠”案混于“淋痛治验”案后,按《卫生宝鉴》卷17此为2个独立的验案。本次整理中,据《卫生宝鉴》将其各自独立。

6 缺录的罗氏医案

此书名《罗谦甫治验案》,源于《卫生宝鉴》,但裘氏并未将《卫生宝鉴》中罗天益医案的全部录出,尚缺3案:《卫生宝鉴》卷14的“出虫散”案[6]、《卫生宝鉴》卷21的“药味专精”[6]、《卫生宝鉴》卷11的“肺热喉腥治验”[6]。

此种情况可能和作者所据的《卫生宝鉴》版本相关(《罗谦甫治验案》版本考另著文),并非作者有意遗漏。

7 本书以“治验案”为名,但所录并非全为医案

全书上卷53则附1则,下卷34则,其中有7则是当时其他名医的治验方,且有方而无案。卷上:腹中积聚方,真定路惠民司令张君传;结阴丹等方,诸路医学提举忽吉甫传;附方:椿皮散,得之于李舜卿教授;定风散,申显卿传。卷下:瘰疬方,曲阳县慈顺里刘禅师传;痢疾方,高仲宽传;疣瘤疥癣皴揭方,太医大使颜飞卿传。

故《罗谦甫治验案》全书89则,有63案是真正意义上的罗谦甫医案,其他则是罗天益在其著作中征引的其他名医的验案、验方,虽非罗天益医验,却也间接体现罗氏之医学精华。

[1]罗天益,裘庆元.罗谦甫治验案二卷[M].绍兴:绍兴医药学报社刻本,1916,1918.

[2]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25-126.

[3]江馞.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2-193.

[4]农汉才.罗天益与李杲的同患者医案赏析[J].中医文献杂志,2010,28(5):6-8.

[5]何时希.历代无名医家验案[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244.

[6]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46,213,356.

猜你喜欢

宝鉴升麻罗氏
升麻的品种考证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Abstracts of Major Articles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萧沛(一首)
“萧郎镜”与“风月宝鉴”:兼论明末清初戏曲中的镜鉴刻绘对《红楼梦》之影响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