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血结合耳压治疗原发性痛经血瘀证临床观察

2012-04-25赖秀娟王国书林周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来潮耳穴腹痛

赖秀娟,王国书,林周杰

(惠州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广东 惠州 516001)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1]表明,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于青少年女性,发生率为30%~80%。笔者采用放血结合耳压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气血瘀滞证患者32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9年1月-2011年9月惠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参照《妇产科学》[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气血瘀滞证诊断标准诊断。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痛经属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年龄18~31岁;病程1~6年。对照组年龄19~30岁;病程0.5~7年。2组年龄、病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妇产科学》[2]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制定的原发性痛经气血瘀滞证的诊断标准[3],为原发性痛经气血瘀滞证患者;2)以痛经为主症,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3)病人知情同意接受本试验。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在患者月经来潮前3 d开始放血治疗和耳穴压豆治疗。1)放血治疗:先取双侧肝俞、膈俞;隔天取双侧血海、三阴交。操作方法:选取穴位后用碘伏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捏紧周围皮肤,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皮肤3下,随后用火罐吸附皮肤上,留罐10 min后取下。2)耳穴压豆:先将一侧耳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待干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耳穴上,选穴为内生殖器、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肝、肾,并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次1~3 min,令耳廓有胀、热、微痛的感觉为佳,隔天交替选用对侧耳,直到月经来潮后3 d。

2.2 对照组 在月经来潮前3 d开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1粒/300 mg,每天2次,月经来潮后连服3 d,共服6 d。

2组均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痛经症状评分标准[4]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腹痛难忍计1分,腹痛明显计0.5分,坐卧不宁计1分,休克计2分,面色苍白计0.5分,冷汗淋漓计1分,四肢厥冷计1分,需卧床休息计1分,影响工作学习计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能缓解计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计0.5分,伴腰部酸痛计0.5分,伴恶心呕吐计0.5分,伴肛门坠胀计0.5分,疼痛在1 d以内计0.5分,疼痛每增加1 d均加计0.5分。重度:积分在14分以上;中度:积分在8~13.5分;轻度:积分在8分以下。

3.2 疗效标准[4]痊愈:经治疗后积分为0,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者;显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有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未见改善者。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不同时间痛经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不同时间痛经症状评分比较(±s)

3.3.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有1例因不能坚持放血治疗予以剔除,剩余31例中,痊愈12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有1例未能按要求服药剔除,剩余31例中,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

4 讨论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菀陈则除之”,即是指放血疗法,属泻法,此法可活血化瘀,祛瘀生新。肝俞为肝脏气血输注于背部之处所,泻之可调肝气,从而血脉通畅、月经调和;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可调理经血、活血化瘀;血海为足太阴脾经要穴,可活血调经;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足三阴之经气,健脾胃、益肝肾、行气血、调经水;泻此4穴,可行气活血,调经理血,收血调经畅之功。耳廓作为人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器官与整个人体具有生命信息上的对应关系。内生殖器为相应部位取穴,可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神门可镇痛、镇静,为止痛要穴,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内分泌、交感可调节植物神经及血管的舒缩功能[5],肝可舒肝理气。肾可补肾益气,诸穴合用,共奏镇静止痛、疏通经络之功。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82-2483.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64-265.

[5]单秋华,杨佃会,贾真.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发作期普遍偏头痛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2006,26(10):687-690.

猜你喜欢

来潮耳穴腹痛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长相思·江水东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