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戏剧时代”戏曲鉴赏课程改革刍议

2012-03-31郑劭荣

关键词:戏曲戏剧艺术

郑劭荣

(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高等院校是传承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弘扬民族文化是大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各高等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课程,并明确提出要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戏曲鉴赏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振兴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新型娱乐形式不断涌现,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我们已经跨入了后戏剧时代!随着后戏剧时代的到来,戏曲的生存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戏曲鉴赏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从戏曲鉴赏课程性质出发,改革培养目标,树立非功利性的教育观

作为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戏曲鉴赏教学与专业戏曲教育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前者属于大学公共艺术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是一种与高校素质教育、美育教育相联系的教学行为;而后者是培养从事戏曲工作的专门人才。

在后戏剧时代,伴随着影视艺术、网络游戏、中外流行歌舞等新型娱乐形式的迅速扩张,传统戏曲的命运急转直下,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这样一种日渐没落的艺术有没有教学价值?能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多大的裨益?坦率地说,作为公共选修课的戏曲鉴赏,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更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果从功利性教育观出发,戏曲鉴赏课是“无用”的;但是,“无用”并不等于无价值。开设戏曲鉴赏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戏曲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征,掌握戏曲基础知识,学会一些简单的唱腔和身段,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艺术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笔者认为,戏曲鉴赏的培养目标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功利性教育转变为非功利性教育,把戏曲鉴赏的培养目标与应用性课程相区分,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纯艺术”教育转变为“大艺术”教育,秉持整体化的教学观,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创造能力;从知识性教育转变为人格教育,强调要在鉴赏戏曲艺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

二、遵循戏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戏曲是一种艺术,艺术教育要采取艺术化的教学方法。戏曲艺术教育过程大致有这样几个环节:欣赏——学习——鉴赏——表现。在欣赏环节让学生对戏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带着某些疑问来学习戏曲知识和艺术规律,甚至学会一点简单的唱腔和身段动作;完成知识的贮备后,再以“内行”的眼光来看戏,评其得失,品其优劣;继而粉墨登场,组织演出,展现自我。

1.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从教师“唱独角戏”式的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角色参与”式教学。

戏曲鉴赏是一种感性教育活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应该从戏曲的本质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让他们主动参与艺术审美和课堂学习,从而形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教学机制。

戏曲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次完整的戏曲演出,事实上是由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欣赏共同完成的。与此类似,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教师比作演员,学生就是观众,应积极开展师生的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俗语云:百看不如一学,百学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笔者在教学中通常把一堂课分为三个环节,即一讲、一练、一评。首先由教师概述剧种历史和作家作品、介绍戏曲形态特征和基本理论,有时播放演出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剧本文学分析和表演习练,最后由师生共同评讲。以教师的“讲”来引导学生参与戏曲审美和演出体验,以“评”来深化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形成看、学、练、演、评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立体展现戏曲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求。

戏曲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体。属于空间艺术的如戏曲服饰、脸谱、舞台布景、戏剧道具等,以及木偶戏、皮影戏的戏偶;时间艺术如音乐、舞蹈、朗诵等。如何在课堂上全方位展现戏曲的艺术元素,产生逼真的戏曲欣赏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是当前高校戏曲教学又一重要课题。针对后戏剧时代戏曲的活动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视频资料以及戏剧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将教师的讲授与现代传媒技术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益。如介绍戏曲服饰、脸谱、舞台美术、艺术名家时,可以在课件中配上精美图片来说明。在讲授唱念技巧、身段动作、声腔艺术时,便播放录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去赏析、鉴别,营造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此外还可采取实物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戏曲乐器、舞台模型、戏剧服饰、脸谱面具、木偶、皮影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戏曲。

3.在实践教学环节,组建戏曲表演团队,进行校园演出;鼓励学生深入民间实地调查,参与戏曲的保护和抢救行动。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建学生业余剧社,聘请专业教师指导,排练剧目,把课堂学习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全国不少高校组建了自己的演出团体,如中山大学的岭南剧社、北京大学的京昆社、复旦大学的昆曲社等,这些业余剧社为学生的演出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实地考察戏曲的生存现状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后戏剧时代,戏曲剧团岌岌可危,尤其是民间戏班的生存状况更加堪忧。据笔者的调查了解,从上世纪初以来,我国消亡的剧种达100多个。尤其是流传区域狭小的小剧种,当其主要传承人离世后,该剧种就不能再演出,导致了“去世一个艺人等于消亡一个剧种”的严重后果。设备老旧、后继泛人、市场萎缩、收入低微是剧团和艺人普遍遇到的困境。当代大学生应当走访民间,了解戏曲的生存现状,加强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密切关注戏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寻求古典精神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加强民族文化遗产教育,深化和拓展教学内容

1.积极借鉴戏曲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我们当前的戏曲课堂教学要密切关注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接纳新的研究成果,转变戏剧观,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教学层面,而应适当地增加学术思辨的内容。譬如,什么是“戏剧”?或者换句话说,什么是“戏剧”的本质?这是我们讲授戏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按照以往的戏剧定义,我们把戏剧与诗歌、散文、小说相并列,将其看成是一种文体。这其实仅仅指的是剧本而不是戏剧。因此,目前不少高校的戏曲赏析课主要是进行剧本文学的阐释、鉴赏,而忽视了舞台艺术的教学,以至于与诗、词、小说、散文等文体的教学没有太大区别。基于这种戏剧观的教学方式显然滞后于当今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现有研究表明,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是一种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把角色扮演当作戏剧的特征,便划清了戏剧与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界限。具备这一理论视野后,我们就能走出将戏曲鉴赏课等同于剧本文学赏析课的理论误区,注重戏曲演出形态的教学。即使在分析文学剧本时,也能联系舞台表演进行诠释,给予学生新的体验和感受。

2.要加强戏曲艺术与现代文明的对话,重新阐释古典精神,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

传统戏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创造了众多的艺术精品和丰富的艺术技巧,而且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独特的美学追求,具有穿越古今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这正是后戏剧时代我们开设戏曲赏析课的一个重要动因。认真来说,戏曲既属于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无论是戏剧的技术手段、演出形态还是精神内质,我们均能找到戏曲与现代文明的对接点。譬如,从物质手段来看,现代剧院所配备的灯光、音响、乐队等就能有助于提高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在演出形态上,不少影视作品常常借用戏曲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戏曲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在传统剧目中,许多作品表现了对正义的礼赞、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对邪恶的鞭挞,这些价值观同样也为当代人所高度认同。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充分挖掘戏曲蕴含的现代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与鸿沟,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

3.与民族文化遗产教育相结合,拓展教学内容。

高校戏曲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世界上有三大古老剧种,即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我国的戏曲,前两者均早已消亡,唯有戏曲得以幸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迹。在全球化大浪潮的背景下,各国越来越珍视自己的民族艺术,抢占文化制高点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从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角度来审视戏曲活动,是拓展戏曲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如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5年,我国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数十个古老而濒危灭绝的剧种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戏曲教学中我们应突出戏曲的物质性和非物质的传承特征,将课堂教学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有机结合,这样,戏曲鉴赏的教学意义无疑将变得更为深远。

4.整合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戏曲包含文学的因素,它首先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出现,被人们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戏剧包含美术的因素,美术手段广泛运用于舞台造型、服饰、脸谱之中;戏剧还包括音乐、舞蹈的因素。同时,戏曲的活动空间也是综合性的,举凡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等均与戏曲活动息息相关。总之,戏曲鉴赏的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因此,要求我们把握戏曲的文化特征,精心组织好教学内容,做到体系周密、重点突出。笔者以为,戏曲教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戏剧文学赏析,即分析戏剧文本的曲词、结构、修辞、叙事、抒情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其次,是表演艺术鉴赏,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唱腔、演出程式、脸谱服饰、身段形体等内容;最后是讲述戏曲文化,介绍与戏曲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文化生态环境。这三大内容板块是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构成完整的戏曲课程体系。

四、依据戏曲艺术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考核形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形式单一,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推进。戏曲是一种当众展现的艺术,它的艺术要素包括图、文、声、形等四个方面;戏曲又是一种“活态”的艺术,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戏曲鉴赏的课程考核,应按照戏曲艺术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如:表演考试、听辨考试、成果性考试(社会调研报告、作品展示、课程论文等)等,还可以将几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评。

1.唱腔、身段考核。戏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清唱一段唱腔,或者模仿几个身段动作;有一定演出功底的学生还可以粉墨登场,表演折子戏片段,亲身体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艺术创造的艰辛和乐趣,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听辨考试。这种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戏曲的唱腔、剧目、流派的掌握情况。教师从本学期内欣赏过的唱段中选出若干首,作为考试范围,考试时从中随机播放几首来给学生听辨。学生听或看完演出音像资料后,然后回答唱腔和表演所属的剧种、流派风格、剧目名称等。

3.撰写论文。撰写论文是公共选修课常用考核形式,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以及教学内容来设计选题。教师一般只规定大致的选题范围,具体题目可由学生自拟。如笔者一般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选题:赏析经典剧本;叙述观演经历;介绍家乡戏曲。在运用这种考核形式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能抄袭。

4.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报告属于成果性考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民间,利用假期开展田野调查;考察的内容包括:戏曲的演出形态、舞台形制、服饰道具、戏班和艺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演出环境、民俗风情等,然后撰写详细的实地考察报告。目前,不少地方剧种濒临灭绝,亟需政府、社会的关注和抢救,如果我们把课程考核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在鼓励学生做民间戏剧的田野考察,依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先后开展了“湖南皮影戏的历史和现状”、“贵州安顺屯堡地戏文化生态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现代旅游产业开发”等课题的研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

总之,在后戏剧时代,戏曲鉴赏应依据戏曲所处文化空间以及传播方式的变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尝试,在戏曲教学观、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戏曲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戏曲戏剧艺术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剧类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