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思维”走向“创新思维”

2012-03-31王海建

关键词:思维大学生文化

王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上海 200241)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1]如何有效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是高校文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文化教育实效性低迷的表现及原因透析

目前,高校文化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达到预定目标,面临实效性低迷的困境。

(一)没有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

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是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质朴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公式。”[2]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形成完善的人格。高校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但在认知思维下的高校文化教育,过于强调整体人格,而忽视了个体人格的形成。目前,我国高校文化教育侧重于培养大学生去“恶”从“善”、去“伪”存“真”,注重品行修养、道德贮备,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个体人格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文化教育在塑造大学生个体人格过程中,没有达到社会要求,造成部分大学生个体人格缺失。大学生暴力事件、大学生心理扭曲等是个体人格缺失的集中体现。

(二)没有形成优秀文化的内化

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就是要把中国优秀文化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和文化诉求。在认知思维下高校文化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传授,而忽视文化思想的引导,使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时感觉枯燥无味、内容空乏,没有接受中国优秀文化教育的主动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方一些腐朽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外来文化的多样性、新奇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征,外来文化严重冲击着我国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内化,许多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习俗正在大学生中间慢慢被淡化。与此同时,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下的大众文化却得到大学生的推崇,大学生群体消费主义盛行、娱乐主义蔓延、价值观世俗化。

(三)没有发挥文化的德育功能

高校文化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文化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更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然而,在认知思维下,高校文化教育局限于教室和校园,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大学生接受的文化教育是纯理论的、知识性的,仅仅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递,脱离了社会现实,这种文化教育方式违背了教育应该“知行合一”的基本理念,不能引领大学生在文化学习中领会中国优秀文化中的精髓,不能让大学生把中国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没有发挥高校文化教育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塑造和价值观念引导的功能。

当前高校文化教育时效性低迷,是认知思维方式下的必然结果。认知思维,是一种实体性思维,其思维的重点在于实体性的内容方面。认知思维无视中国优秀文化是千百年来无数劳动人民实践、创造的历史性,致力于寻找某种固定的文化实体,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必然使文化成为脱离生活实践、生活创造而又规范社会生活的教条。高校文化教育中认知思维有以下缺陷。

1.重理论,轻实践

在认知思维下的高校文化教育,表现为以文化理论教育代替生活化的文化实践教育,注重理论讲解而忽视了实践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的功能。高校往往把文化教育当作一门纯理论课开设,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结构、文化课程的设计和专业教师的配备,将文化教育的环境仅限于教室,大学生主要从教师、教室和课本上获得文化知识,这些文化知识空洞而乏味、枯燥而无趣。这种割裂理论和实践之间关系的文化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只有认知,缺乏情感;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

2.重灌输,轻引导

认知思维从文化教育知识性出发,把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灌输作为主要目标,要求大学生在听课时注意老师讲课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含义,并尽可能把这些文化知识记录下来,以便背诵记忆应付考试。文化知识灌输式的文化教育,对知识的模仿和记忆取代了对文化价值的引导,文化知识灌输蒙蔽了文化价值塑造,其结果是大学生的头脑成为各种文化知识的“存储卡”,一切新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形式不能在大学生这张有限的“存储卡”里生根发芽。这种灌输方式的文化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虽然拥有文化知识,内心却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判断。

3.重共性,轻个性

在认知思维下,高校文化教育强调文化在内容上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把统一的文化内容传递给大学生,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多元性、独立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文化教育方式上,强调集体性和统一性,大班授课、集中教育是高校文化教育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排斥教育方式所固有的个性化、灵活性,差异化,把高校文化教育变成整齐划一的僵化模式。在教育制度上,强调权威性和强制性,教授拥有绝对权威,文化教育内容大学生必须接受,造成大学生处于被动、弱势地位。

二、创新思维:高校文化教育的思维进路

认知思维认为人们在面临认识对象时,是一种单纯的反映关系,人的思维就是为了正确、准确的把握对象本身,这种思维方式讲究“实实在在”、“眼见为实”,是一种典型的单项思维方式。而实际上,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人和自己认识对象之间关系是多维的、多面的、多角度的、多元的。因此,以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己任的高校文化教育必须摒弃认知思维,树立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也叫创新性思维,是指向理性的各种认识活动,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创新性思维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培养优秀大学生,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非常重要,它能使大学生不受现成的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它可以有效强化高校文化教育的实践性、价值性和启发性。当前强化高校文化教育,根本上就是要树立创新性思维方式,自觉推进高校文化教育的范式转换。

(一)重新审视高校文化教育的基础

诚然,文化知识在高校文化教育具有积极作用,把文化知识作为高校文化教育的基础,深化了大学生对许多文化概念、准则的认识。但同样不能忽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局限性,文化知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会影响文化教育价值的体现。因此,超越“知识学习”,走向“知识创新”,是创新思维最根本的要求。以“知识创新”作为高校文化教育的基础,也即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1.要坚持“德才”兼备的育人原则。“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有“才”无“德”,不仅不能发挥“才”的作用,而且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高校开展文化教育,要着眼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方面,通过文化教育让大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追求;另一方面,要积极通过文化实践、文化创新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创新中感知文化的魅力,践行自己的人生追求。坚持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知识实践创新相结合,使二者统一为培养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凸显出高校文化教育与一般知识教育的最大区别。

2.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要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首先,要坚持文化教育内容的主体性,也即文化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高校文化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文化教育只有得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可,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因此,要选择大学生喜爱、热爱的文化内容对其进行教育,否则,大学生就会对这种教育产生抵触、反感,影响教育效果。其次,要坚持文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也就是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高校文化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要根据每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选择相应的教育方式。如果采取“一刀切”式的教育方式,没有考虑每名大学生的个性,高校文化教育的可接受性将大大降低。

3.要坚持生活化原则。生活化是“知识创新”的来源,任何创新活动均是源于日常生活。首先,要坚持高校文化教育的目标生活化。文化教育最忌“长篇大论”和“空洞理论”,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轨,把文化教育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其次,要坚持高校文化教育内容来源生活化。大学生在课堂接受文化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把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

(二)转变高校文化教育的方式

大学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教育的一般原则,把它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大学生文化教育更需要遵循高校开展文化教育的个性原则——渗透性,即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受到“综合影响”和“渐次发展”规律的影响,把大学生文化教育工作渗透到高校管理、服务中,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文化教育,并转变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文化教育时结合实践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大学生文化教育。

1.要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主要是潜移默化的、陶冶式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建设高校校园先进文化,要坚持一个原则和三个结合。一个原则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3]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三个结合是要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区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发挥区域文化的特色,培养和感染大学生;国际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积极引入西方文化,开拓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2.要在实践活动融入文化教育。约翰·费斯克把大众文化界定为大众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活生生的实践过程。可见,文化教育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题,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感知、内化中国先进文化的精髓。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化功能,把教育基地作为大学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在参观、游览中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组织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基层生活、了解农村现状,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感悟,接受中国各种先进文化的哺育。第三,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大讲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邀请专家、知名学者、中外名人进行文化讲座,能在大学生中间引起共鸣,获得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文化周、文化节等活动也是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在参与过程中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吸引大学生接受和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3.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文化教育。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源。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性格、心理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重视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首先,高校要营造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在传统节日到来前后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并举办相应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加,广泛参与,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文化教育。其次,高校要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动传统节日的网络化进程,把传统节日通过网络媒体展现出来。高校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网络形式,吸引更多大学生享受到传统节日带来的文化精华。

(三)拓宽高校文化教育的思路

1.重视调查研究的作用。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制定高校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做好大学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工作是提高高校文化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条件。要建立国家、省市、高校文化教育调查研究的三级联动机制,定期进行文化调查和专题研究,总结出高校文化教育的规律性经验,提出行之有效的高校文化教育策略。其次,要让大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工作。高校可通过设立文化项目、文化课题的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到文化教育过程中,让他们在对文化课题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加深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的自觉性,增加文化的自信心。

2.注重高校文化教育的过程性和衔接性。高校开展文化教育要把握好教育过程和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首先,融合各种教育方式,发挥整体效应。高校要把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文化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各种文化教育方式,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各种文化教育资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各种文化教育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各种文化教育资源的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实现高校文化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认识发展规律,在进行文化教育时做好大学与中学的衔接工作,重视文化教育的渐进性、层次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网址: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11-04/25/content_22604972.htm.

[2]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5.

[3]孙建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4):56.

猜你喜欢

思维大学生文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维跳跳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