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
2012-03-31吴正锋
吴正锋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003)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外来文艺理论的大量涌入,各种文艺思潮交相激荡,湖南现代文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一批老的现代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批新的现代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者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展现出锐利的思想光芒。他们共同奏出湖南现代文学研究的动人音符,不少学术成果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重大性,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这里主要讨论1979——2008年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的成果,其中个别成果可能超出这一范围。
一、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一)沈从文研究
湖南的沈从文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凌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从事沈从文研究最早,成就最为突出,最具权威的沈从文研究专家之一。他主持或者参与《沈从文选集》、《沈从文文集》和《沈从文全集》的编辑工作,出版沈从文研究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1]《沈从文传》,[2]这两部专著是改革开放以来沈从文研究标志性成果,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凌宇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相关沈从文研究论文主要有:《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开创了沈从文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以凌宇为核心,湖南师范大学成为沈从文研究的一个重镇。罗成琰的论文《沈从文构筑的都市世界——论沈从文的都市小说》[3]从哲学视角,参照系统,心理动因等三个方面深入地论述了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周仁政的专著《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4]从巫楚文化角度研究沈从文创作景象的生成机制及文化品质,颇见功力。凌宇先生的学生罗宗宇、龚敏律、吴正锋、张森、龙永干、谭文鑫、杨姿等沈从文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罗宗宇的专著《沈从文思想研究》[5]将沈从文的“重造”,“乡下人”、“知识分子”和“文物考古”等核心思想范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沈从文是一位思想家的哲理命题。龚敏律的《论沈从文月下小景集对佛经故事的重写》,[6]吴正锋的著作《沈从文小说艺术研究》,[7]博士论文《沈从文创作研究》,硕士论文《存在的危机与生命的超越》,《论沈从文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关系》,[8]《论沈从文对湘西民族命运的思考》,[9]《论沈从文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10]龙永干的《沈从文小说的道家文化意蕴》,[11]张森的博士论文《在“诗”与“史”之间:沈从文思想研究》,硕士论文《时间的摆渡者——沈从文创作的时间意识》,谭文鑫的博士论文《沈从文的创作与音乐》,杨姿的硕士论文《从试验到成熟——沈从文早期与成熟期小说叙事的承接与嬗变》等都显示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潜力,在某些方面实现了突破。此外,杨经建的《论沈从文创作的存在主义本色》[12]具有较深的理论深度。吉首大学的沈从文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向成国的专著《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13]杨瑞仁的专著《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14]他的论文《域外学者关于沈从文与世界文学比较研究述略》,[15]李端生的《报刊情缘——沈从文投搞与编辑活动探迹》,[16]刘一友的《沈从文与湘西》[17]等著作或论文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吉首大学中文系沈从文研究所在沈从文研究资料收集与整理方面功劳不小。向成国、刘一友参与编辑《沈从文全集》。杨瑞仁与刘洪涛一起编辑了《沈从文研究资料》。[18]吴投文的专著《沈从文的生命诗学》,[19]怀化学院邓齐平的专著《文学、生命、形式——符号视野中的沈从文》[20]也颇受学者关注。总之湖南省沈从文研究可谓成果卓著,既有像凌宇这样闻名中外的沈从文专家,也有有志于沈从文研究的孜孜以求的颇具潜力的小辈后生,相信沈从文研究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果。
(二)鲁迅研究获得新的收获
1979年以来湖南鲁迅研究在全国颇有影响。朱正先生于1979年出版了《鲁迅回忆录正误》,[21]朱正所“正”的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之“误”,表面是要矫正其“记忆”上的误差,但主要还是匡正她对鲁迅的“美化”和“神化”。朱正曾于1956年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鲁迅传记《鲁迅传略》,[22]1982年朱正出版《鲁迅传略》(增订本),[23]增订本比初版来增加了一倍篇幅,字数由十万增加到二十万,各章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动,又增辟了两章,共计十二章。但两个版本追求目标是一致的,即要写出一个历史上真实的鲁迅,还鲁迅本来的面目。朱正还出版了《鲁迅手稿管窥》。[24]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在鲁迅研究领域进行拨乱反正,这些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叶德政、华济时、李桑牧、李华盛、胡光凡、颜雄、蔡健等,他们的鲁迅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蔡健出版有专著《鲁迅道路试探》,[25]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思想的束缚,存在以政治批判代替冷静的学术分析的弊端,影响到他们的学术成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鲁迅研究相对沉寂,有两篇关于阿Q典型形象的论文值得关注,即阎真的《理解阿Q:从新的基点出发》[26]和《理解阿Q:在现实主义界柱之外》[27]提出必须“超出现实主义去理解阿Q形象”,认为阿Q形象具有“广义的‘表现主义’”特征,显示了鲁迅研究新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新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大量引入,鲁迅研究一改过去单一的社会批评方法,广泛采用西方新的批评方法。这首先体现在凌宇的《狂人日记人物形象与主题的生成机制》,[28]论文引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理论,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狂人是不是真狂的问题。谭桂林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的一系列关于鲁迅的论文:《鲁迅与佛学问题之我见》,《论鲁迅对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历史贡献》(上、下),《鲁迅小说启蒙主题新论》分别从佛学,童年母题,启蒙等方面研究鲁迅,极大地拓展了鲁迅研究领域。徐麟的论文《一部个人话语的悲剧历史——从呐喊到彷徨》,[29]《论鲁迅的生命意志及其人格形式》,[30]《首在立人》[31]以及专著《鲁迅中期思想研究》[32]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阎真的《野草:对现代生存论哲学母题的穿透》,[33]从生存论来对鲁迅的《野草》进行解读。吴康是新世纪湖南鲁迅研究最值得关注的一位学者,他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长江学术》、《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关于鲁迅的文章,主要有:《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存在论视域》,《鲁迅小说的时间境域》,《作为希望追寻的绝望——〈野草〉解读之一》,《朝向世内生存者的绝望——〈野草〉解读之二》,《深置于自身的绝望——〈野草〉解读之三》,《“现实的”与“哲学的”——关于〈野草〉的争辩》等,这些论文从“生存本原”出发,对鲁迅生命体验进行最根本的追思,这也是吴康的专著《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34]的部分章节,引起强烈的反响。龙永干的博士论文《生命的筹划与怅惘——论鲁迅后期的思想与生存》,赵树勤的《新文化精神的孤独的坚守者》,[35]王攸欣的《鲁迅价值思想研究》,[36]胡辉杰的《异世当知仰大仁——论鲁迅的“仁”学观》,[37]吴敏的《试论鲁迅的女性观》,[38]刘起林、易瑛的《伤逝主题内核: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求》,[39]岳凯华、陈立龙的合著《默契·融合·超越——毛泽东与鲁迅政治文化思想比较》,李明的专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40]甘智钢的专著《鲁迅日常生活研究》,[41]谭德晶的专著《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42]及系列论文,朱奇志的《龚自珍鲁迅比较研究》[43]和孟泽的《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44]等论文或著作都且有一定的影响。我省学者朱正、夏晔、彭继媛、吴正锋、周暑明、周仁政等参与撰写了《1981~2005: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45]从以上可以看出鲁迅研究队伍的空前壮大,鲁讯研究的全方位展开,成果丰富,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三)中国现代重要作家作品得到了深入研究
茅盾、老舍、郭沫若、曹禺、张爱玲、萧红等其他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在全国颇有影响。1991年《文学评论》第5期隆重推出谭桂林的《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与子夜的贡献》,[46]谭桂林将茅盾放在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中进行研究,突破了仅仅将茅盾《子夜》当作左翼作品的局限。谭桂林运用母题研究现代作家,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谭桂林的《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47]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谭桂林的专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48]《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有他的论文:《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写出人性深处的原始悲怆——谈张爱玲的家庭题材小说金锁记和创世纪》等。罗成琰对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有《郁达夫与中国文人传统》、[49]《郭沫若与屈原人格》[50]以及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论文:《废名的<桥>与禅》、《叶圣陶小说》、《童心与世俗的对立》等。杨经建、彭在钦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51]从忧虑感受、宗教情怀、精英立场与悲剧意识等三个层面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中的悲剧意识予以阐释。杨经建注重从存在主义的视角研究现当代作家,2009年《文学评论》第2期发表其论文《“身体叙事”:一种存在主义的文学创作症候》。[52]汤晨光对老舍的研究较为深入,著有《老舍与现代中国》。[53]宋剑华的《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李树槐的《现代“新女性形象”小说叙事的诗化特征》,周国良的《欧阳予倩话剧结构艺术的民族文化特色》,吴敏的《时代的负荷者——七巧论》,凌云南的《百年中国文学“史诗性”的个例分析与重估》,曾锋的《周作人与尼采》这些论文都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均是对单个作家进行分析论述。胡光凡著有《周立波评传》。[54]李达轩的《丁玲与莎菲系列形象》,[55]魏颖的《历史漩涡中的身份嬗变:丁玲小说创作研究》[56]都是对丁玲小说进行研究的专著。吴建华的《郁达夫研究》[57]涵盖了郁达夫生平及文学成就的方方面面。李夫泽著有《湘中现代作家研究》,[58]研究谢冰莹、成仿吾、蒋牧良等湘中现代作家,另有专著《从“女兵”到教授——谢冰莹传》、[59]《成仿吾评传》。[60]康咏秋出版有《黎烈文评传》。[61]这些成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文学与宗教及文化关系研究
现代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研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谭桂林的现当代文学与佛学关系研究具有开拓之功,其专著有:《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62]《宗教与女性》,[63]《人与神的对话》,[64]《百年文学与宗教》,[65]以及他与龚敏律合著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66]代表性论文有《佛学与中国现代文学》,[67]《宗教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68]等。谭桂林不仅关注佛教与文学的关系,也关注民间宗教与文学的关系,他甚至于专事于宗教文学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之深、研究范围之广、学术成果之丰硕在全国现代文学学术界都是罕见的。谭桂林从文化视角研究著作有《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69]与人合著有《转型与整合——中国现代小说精神现象史》,[70]《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71]等。宋剑华探讨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的关系取得了重大成果,他的专著《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72]以及论文《基督教精神与曹禺戏剧的原罪意识》,[73]以基督教的文化精神价值文化批评为基点,建构起新的曹禺戏剧解释系统。陈伟华同样研究基督教文化,但其着眼点在于基督教文化对中国小说叙事的影响研究,出版专著《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74]一些学者关注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罗成琰的《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75]《回溯长河之源》[76]是研究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力作。罗成琰、阎真的论文《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77]多方面地论述了儒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复杂而深刻的联系。汤晨光的《鲁迅与墨侠精神》,[78]卜庆华的《论郭沫若早期的哲学思想》,[79]吴敏的《传统小说艺术的现代性演进——论张爱玲与红楼梦》[80]这些文章都是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研究现代作家作品。蒋振华的《中国道教文学研究必需的知识要求》[81]从知识需要的视角提出如何对中国道教文学进行研究。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有田中阳的《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82]华济时的《现代湖湘文化论丛》,[83]李阳春的《湘楚文化精神与道德人格修养》,[84]丁仕原的《20世纪的一面镜子——章士钊论稿》,[85]这些专著颇引人关注。
三、文学思潮流派期刊研究
新时期以来,湖南现代文学思潮流派期刊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罗成琰的专著《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86]第一次对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大大丰富和深入了对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的认识,其这方面重要论文还有:《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传统渊源》,[87]《现代中国的浪漫诗学》,[88]《论现代中国文学的浪漫思潮》,[89]这些著作和论文使我们更加准确认识和把握现代中国浪漫文学思潮的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湖南现代文学学者对五四以及之后的红色文学的研究,也成果丰硕。罗成琰的《激进与保守——重评五四时期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90]《新华文摘》2009年16期全文转载。文贵良的《解构与重建——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与嬗变》[91],论文从“文言话语:权威与沉沦”,“白话话语:开放与出场”,“隐形大众话语:整合与危机”三个方面勾画出中国自五四至20世纪30年代文学话语的发展变化,从生存论的高度,对话语模式的嬗变历程作了极有深度的论述。文贵良后来发表论文《大众话语:生成之中——三四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的描述之一》[92]可以看作是《解构与重建》的延伸。宋剑华则对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和左翼文学颇多研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他发表了《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之反省》,[93]《反映论文学观的百年历史衍变》,[94]《论左翼文学现象》[95],《变体与整合:论民间英雄传奇的现代文学演绎形式》[96],《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97]等。吴康关注五四新文学的研究,他于1989年12月31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论“五四”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逻辑关系》,[98]他的专著《新文学的来源》,[99]以及发表在《文学评论》的《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100]试图从文化思想史角度,理清新文学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从文化精神的时空存在形式出发,还原文化精神的历史性,亦颇见创意。苏美妮、颜琳的《论“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确认》[101]一文对“五四”作家的“乡下人”身份进行了阐发。岳凯华关注五四激进主义思潮以及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出版这方面专著有《回眸“十七”年——浅谈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102]《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103]阎真的专著《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104]将西方现代、后现代各种思潮流派及创作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进行了一个较完整的梳理。周仁政长期从事以京派研究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关系研究,在《文学评论》上发表《论后期京派文学》,[105]《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京派和海派》[106]等重要论文颇引人关注。李林展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论》,[107]邹言九的《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与民族化》,[108]谭楚良关于现代派文学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对现代文学期刊研究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亮点,突出表现在田中阳的专著《蜕变的尴尬——对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变关系的研究》,[109]实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学科比较研究的新突破。
四、现代新诗研究
湖南现代新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突出表现在谭桂林的专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110]以及一系列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上的重要论文:《论现代中国神秘主义诗学》、《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论现代中国文学的都市诗》、《中国新诗流变论》等等,探讨生命、神秘、漂泊、都市、语言、女性、形式等二十世纪的一些重要诗学命题,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诗学的发生、发展,及其与西方现代诗学的关系,这是一部研究现代中西方诗学关系的力作,是现代中国诗学研究的新收获,对深化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思考具有启示意义。王攸欣与龙永干合作的论文《潜隐与超越——冯至〈十四行集〉之传统根脉发微》,[111]对冯至《十四行集》之传统生命哲学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冯至《十四行集》不仅受西方生存哲学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也潜隐着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某些因素。易彬在穆旦、彭燕郊等诗人研究方面已达到相当的深度,其博士论文为《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构建》,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有他的两部专著《穆旦年谱》[112]《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113](这是他的“穆旦研究系列著作”中的两种,此外还有《穆旦评传》、《穆旦诗编年汇校》也将在近期内出版),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发表多篇这方面论文,引起广泛注意。汤凌云发表有论文《面向思的对话诗学——昌耀论》。[114]钟友循、汪东发著有《中国新诗二十四品》。[115]汪东发著有《新诗四时代论》。[116]刘长华著有《彭燕郊评传》,[117]此书为当代湖南作家评传丛书之一,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龚敏律的《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118]对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作出有深度的论述。毛代胜对毛泽东诗词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
五、现代文论与批评研究
湖南现代文论与批评在全国也颇有反响。王攸欣的专著《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119]著者以学术史的眼光,对两组接受的个案(包括王国维、朱光潜接受西方美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得失和文化、时代背景、学术话语等方面)作了较深入而有独创性的研究,该书对王国维的形式论、古雅说、境界说及其接受叔本华的方式,对朱光潜接受西方美学尤其是克罗齐的观念及方式,对他的诗的境界说等,都有新的发现,使此前争论不休的一些论题得到了透彻的解释和澄清,应该说是王国维、朱光潜美学研究的一种突破,对理解20世纪中国学术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些特点也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王攸欣对王国维、朱光潜研究的重要论文有:《论王国维境界学与中国传统意境论》,[120]《论朱光潜对尼采的接受》[121]等。王攸欣还著有《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122]王攸欣在《文学生存论》[123]提出一种新的文学观——文学生存论,认为文学的根本性质是生存,生存即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宋剑华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性质与特征》[124]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具有现代性因素,但这种现代性,其本质上仍是一种不完全的,不彻底的现代性。宋剑华发表有不少关于文学现代性及文学批评方法的论文及专著,代表性的有《“误读”西方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125]《现代意识与现代文学》、[126]《20世纪:中国近代批评的历史终结》、[127]出版专著《文化视角中的现代文学》、[128]《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129]欧阳文风的《一种准现代感悟诗学——论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130]认为,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准现代感悟诗学。欧阳文风的专著《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131]是至今评论宗白华诗学思想的论著中比较系统的一部力作。
六、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及文学史的编写研究
现代文学学科建设,湖南现代文学研究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回响。谭桂林的《原创性的文学与文学史的原创性》[132]提出“文学史的建构虽然可以有许多维度,但它的终级维度都是文学的原创性”。谭桂林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性质与意义的质疑》[133]文中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提出质疑,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在涵括内容、论证过程、理论观念等三个方面存在不足。王攸欣在《1998—1999年间现代文学研究述评》[134]论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文学史学观,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特定意义文学史概念正是逐渐消解,很可能会完全消解黄子平等人赋予它的内涵,成为一个纯粹的时间框架,具有启发意义。
湖南在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文面有重要成果:凌宇、颜雄、罗成琰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35]曾多次重印,被湖南省教委确定为“九五”重点教材,深受国内专家和同行的好评。程凯华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简明教程》[136]被列为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重点教材。程凯华、邹琦新、谭伟平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上、下),[137]为21世纪高等院校基础性核心课教材,被评为2008年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赵树勤主持的《女性文化学》[138]为国家精品课程。陈书良主编的《湖南文学史》,[139]章罗生的《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140]也颇受人关注。
总之,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一方面,它是全国现代文学研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跟其他兄弟省市一道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湖南现代文学研究深受全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刻影响,随全国现代文学研究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又有自己的特色,是全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是全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不少研究成果走在全国现代文学研究前列,并对全国现代文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85.
[2]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十月出版社,1989.
[3]罗成琰.沈从文构筑的都市世界——论沈从文的都市小说[J].求索,1992(3).
[4]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05.
[5]罗宗宇.沈从文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7]吴正锋.沈从文小说艺术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8]吴正锋.论沈从文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关系[J].民族文学研究,2012(1).
[9]吴正锋.论沈从文对湘西民族命运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6(2).
[10]吴正锋.论沈从文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J].中国文学研究,2004(3).
[11]龙永干.沈从文小说的道家文化意蕴[J].贵州文史丛刊,2005(1).
[12]杨经建.论沈从文创作的存在主义本色[J].民族文学研究,2009(3).
[13]向成国.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4]杨瑞仁.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5]杨瑞仁.域外学者关于沈从文与世界文学比较研究述略[J].文学评论,2002(6).
[16]李端生.报刊情缘——沈从文投搞与编辑活动探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7]刘一友.沈从文与湘西[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9]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诗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20]邓齐平.文学、生命、形式——符号视野中的沈从文[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21]朱正.鲁迅回忆录正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22]朱正.鲁迅传略[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3]朱正.鲁迅传略(增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4]朱正.鲁迅手稿管窥[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5]蔡健.鲁迅道路试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6]阎真.理解阿Q:从新的基点出发[J].鲁迅研究动态,1988(8).
[27]阎真.理解阿Q:在现实主义界柱之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2).
[29]徐麟.一部个人话语的悲剧历史——从呐喊到彷徨[J].文学评论,1996(6).
[30]徐麟.论鲁迅的生命意志及其人格形式[J].文艺理论研究,1995(5).
[31]徐麟.首在立人[J].鲁迅研究月刊,1998(2).
[32]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4]吴康.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35]赵树勤.新文化精神的孤独的坚守者[J].鲁迅研究月刊,2002(6).
[36]王攸欣.鲁迅价值思想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1994(4).
[37]胡辉杰.异世当知仰大仁——论鲁迅的“仁”学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4(2).
[38]吴敏.试论鲁迅的女性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40]李明.鲁迅“自我小说”研究[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41]甘智钢.鲁迅日常生活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2]谭德晶.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3]朱奇志.龚自珍鲁迅比较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4]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45]郑欣淼,孙郁,刘增人主编.1981~2005: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46]谭桂林.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与<子夜>的贡献[J].文学评论,1991(5).
[47]谭桂林.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2).
[48]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9]罗成琰.郁达夫与中国文人传统[J].文学评论,1988(3).
[50]罗成琰.郭沫若与屈原人格[J].郭沫若学刊,1995(2).
[51]杨经建,彭在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J].文学评论,2004(2).
[52]杨经建.“身体叙事”:一种存在主义的文学创作症候[J].文学评论,2009(2).
[53]汤晨光.老舍与现代中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4]胡光凡.周立波评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55]李达轩.丁玲与莎菲系列形象[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56]魏颖.历史漩涡中的身份嬗变:丁玲小说创作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57]吴建华.郁达夫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8]李夫泽.湘中现代作家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9]李夫泽.从“女兵”到教授——谢冰莹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60]李夫泽.成仿吾评传[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1]康咏秋.黎烈文评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62]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63]谭桂林.宗教与女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64]谭桂林.人与神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65]谭桂林.百年文学与宗教[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2.
[66]谭桂林,龚敏律.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09.
[67]谭桂林.佛学与中国现代文学[J].文学评论,1993(4).
[68]谭桂林.宗教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69]谭桂林.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
[70]谭桂林,于青主编.转型与整合——中国现代小说精神现象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1]谭桂林等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M].上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7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3]宋剑华.基督教精神与曹禺戏剧的原罪意识[J].文学评论,2000(3).
[74]陈伟华.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新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5]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6]罗成琰.回溯长河之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77]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2000(1).
[78]汤晨光.鲁迅与墨侠精神[J].鲁迅研究月刊,1997(1).
[79]卜庆华.郭沫若研究新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0]吴敏.传统小说艺术的现代性演进——论张爱玲与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96(4).
[81]蒋振华.中国道教文学研究必需的知识要求[J].文学评论,2008(4).
[82]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
[83]华济时.现代湖湘文化论丛[M].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5.
[84]李阳春.湘楚文化精神与道德人格修养[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85]丁仕原.20世纪的一面镜子——章士钊论稿[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86]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87]罗成琰.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传统渊源[J].文学评论,1991(4).
[88]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诗学[J].中国社会科学,1989(6).
[89]罗成琰.论现代中国文学的浪漫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4).
[90]罗成琰.激进与保守——重评五四时期新文学与旧文学的论辩[J].理论与创作,2009(3).
[91]文贵良.解构与重建——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与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9(3).
[92]文贵良.大众话语:生成之中——三四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的描述之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
[93]宋剑华.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之反省[J].文学评论,1999(5).
[94]宋剑华.反映论文学观的百年历史衍变[J].文艺理论研究,2001(6).
[95]宋剑华.论左翼文学现象[J].文艺理论研究,2000(6).
[96]宋剑华.变体与整合:论民间英雄传奇的现代文学演绎形式[J].文学评论,2002(6).
[97]宋剑华.论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J].文艺研究,1998(1).
[98]吴康.论“五四”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逻辑关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12-31.
[99]吴康.新文学的来源[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00]吴康.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J].文学评论,2006(2).
[101]苏美妮,颜琳.论“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确认[J].文学评论,2008(3).
[102]岳凯华.回眸“十七”年——浅谈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103]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04]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105]周仁政.论后期京派文学[J].文学评论,2001(5).
[106]周仁政.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京派和海派[J].2004(2).
[107]李林展.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108]邹言九.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与民族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109]田中阳.蜕变的尴尬——对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变关系的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110]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11]王攸欣,龙永干.潜隐与超越——冯至〈十四行集〉之传统根脉发微[J].文学评论,2009(2).
[112]易彬.穆旦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3]易彬.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4]汤凌云.面向思的对话诗学——昌耀论[J].文艺评论,2006(4).
[115]钟友循,汪东发.中国新诗二十四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16]汪东发.新诗四时代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17]刘长华.彭燕郊评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118]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J].文学评论,2007(3).
[119]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哈佛·燕京学术丛刊)[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20]王攸欣.论王国维境界学与中国传统意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2009(1).
[121]王攸欣.论朱光潜对尼采的接受[J].中国文学研究,2007(3).
[122]王攸欣.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23]王攸欣.文学生存论[J].世界文学评论,2007-5-31.
[124]宋剑华.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性质与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1998(3).
[125]宋剑华.“误读”西方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J].文学评论,2003(6).
[126]宋剑华.现代意识与现代文学[J].文艺研究,1998(1).
[127]宋剑华.20世纪:中国近代批评的历史终结[J].文艺理论研究,1997(3).
[128]宋剑华.文化视角中的现代文学[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1999.
[129]宋剑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130]欧阳文风.一种准现代感悟诗学——论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J].文学评论,2008(3).
[131]欧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32]谭桂林.原创性的文学与文学史的原创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7-7-10.
[133]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性质与意义的质疑[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1).
[134]王攸欣.1998—1999年间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
[135]凌宇,颜雄,罗成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36]程凯华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简明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37]程凯华,邹琦新,谭伟平主编.中国新文学史》(上、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38]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9]陈书良主编.湖南文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140]章罗生.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