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2012-03-30高明宇高明月马金祥

关键词:中国画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高明宇 高明月 马金祥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3.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中国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前贤经过数千年的探索,为我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无尽的艺术瑰宝。中国画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和信息技术更多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也同样在中国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中国画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和绘画素材,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将图形、影像、视频、声音、数字和文本等传播媒体与网络技术交互传递。多媒体教学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与表达教学内容的,是用数字方式存储、加工、调配、传输信息的多媒体集成电化教育技术。它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传输质量高、速度快,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关联度强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师、书本、黑板的平面教学模式,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效果突出等特点。在绘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准确、丰富的学习信息和绘画素材,诱发、引导学生的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国画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中国画课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文字、图像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使学习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课堂教学趣味化、生动化,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可事先利用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中国画课中难以理解的概念,晦涩、难懂的古代画论通过动听的音频和多彩的视频表现出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拓展教学空间。高速、便捷的网络系统已覆盖校园,如学院、班级、社团等都有如电子信箱、微博、QQ群、飞信群、共享空间等虚拟群体,传递各种学习、生活信息。这是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如果加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将与中国画教学活动紧密相关的重要事件,如学校举办的各类画展、画家学术交流展、学生作品展,以及活动的视频和照片发布到网上或公共邮箱里,供学生们学习与交流,从而丰富中国画知识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把全国各地优秀教师讲课的视频或课件进行收集,并根据学生的需求重新编排,然后进行类化和细化的技术处理,转化为电脑的数字信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内容。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

3.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国画教学效率。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高质量的图片、文本信息制作成幻灯片,上课时用投影仪播放,取代了常规教学中的板书和范画挂图,令板书内容更加规范、系统,同时教师也节省了大量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在中国画教学中的运用

1.革新传统,应用新技术的教学方式。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规律、程式和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传统中国画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技法示范、个别辅导等方式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一般侧重于以传统笔墨技法训练为主,对传统理论缺乏系统性的讲授,在讲授环节上,存在内容陈旧、范围狭隘、方法单一、呆板等现象。因此,学生接受知识受到局限,学生只注意传统笔墨的技法掌握,无法找到表达自己情感、生活、体验的表现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绘画理论、文字、图片资料进行编排、组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程序,这激发了学生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欲,理解并充分感受学习内容,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它全方位地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和创新意识。多媒体所营造的教学环境具有教学互动、真实再现、资源丰富、时空选择、信息处理便捷等优势,使得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拓展得更加灵活机动,复合多样,这对于自主学习极为有利。

2.多媒体技术辅助临摹课教学。临摹是学习传统的有效手段和最佳途径,通过临摹来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程式,汲取前人艺术智慧,为日后的创作夯实基础。在中国画教学中,初学者均从临摹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临摹教学,起到博采众长的作用。例如,在花鸟临摹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编辑处理,深入分析、研究。以临摹宋代林椿《果熟来禽图》为例,首先了解花、鸟的生长结构,这是临摹的前提。教师可以上网下载花鸟的结构图、剖面图以及在自然界中不同姿态的图片制作课件,让学生对花鸟的结构特征、生长规律有深入的了解,从另一个角度也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写生课奠定基础。其次,可以将画面上的花鸟局部放大,研究丝毛法、染法,再研究花枝的造型和鸟的姿态,树干的勾染法及出枝的规律;然后再分析、研究整幅画的用色、构图及意境。最后,在课件中还可以将舒缓、抒情并伴有鸟鸣、流水的轻音乐与画面相配,使如诗一般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旋律结合得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认知学理论证明:人的知识80%来自视觉,13%来自听觉,有效地利用视听,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临摹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还使临摹课教学体系更完善、更系统,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中国画的素材。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需要有大量的花鸟、人物形象、山水等素材。搜集这些素材的传统方法是进行写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生活条件、经济情况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满足学生收集各种素材的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就会受到阻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登录互联网,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各种绘画素材。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大量的花卉、鸟类、人物、名山大川的图片、视频等供参考学习。例如,需要搜集的山水素材因受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不能完成任务从而影响学习、创作。教师可以上网选取祖国的名山大川图片或视频,穿插在课件中播放。把这些录像、电影、网络等引进课堂就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各种绘画素材,解决教学难题。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播放VCD片,将片中一些优美的画面、生动的形象动作进行定格,供学生观察和写生,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多媒体技术在赏析课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名家名作赏析》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课程,赏析课的目的是通过对名作分析与研究,使学生领悟中国画精髓的同时,提高艺术的欣赏水平。以往的欣赏课教师只能播放幻灯片,只限于介绍名家的代表作。课程内容简单、乏味。现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表现形式,将文字、音乐、解说、图片、视频等进行综合处理,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生动、形象的历代中国画家的力作。

赏析课的课件设计,力求简洁美观、主次分明、色彩和谐。课件中将每幅作品都配有文字解说和作者介绍,如在齐白石艺术赏析课中,从不同角度去解读齐白石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课件背景音乐选用节奏舒缓的曲子,如《渔舟唱晚》乐曲,使画面风格与乐曲情感相互协调,既烘托了气氛,渲染了情绪,又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软件还设有预览和局部放大等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节。经过精心设计的课件,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国画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1.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在传统的中国画教学中,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运笔、调墨用色及皴、擦、点、染等笔法程式的表现,是多媒体教学所不能代替的教学手段。因此,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只有相互融合,各取所长,发挥各自的特点,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注意避免大量堆砌文字。在中国画理论课件的制作中,最忌讳文字的大量堆砌。那样会使学生只注意屏幕的内容,不注意教师的讲解,容易生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影响注意力。因此,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文字的提炼,以及文字和图片结合的艺术性。

3.注意把握添加动画和音效的尺度。为了提高中国画课的生动性,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加入动画、音效等效果,要与视频资料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添加动画不宜过多,背景音乐不宜过大,不要喧宾夺主。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中国画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国画教学的应用,可以使中国画教学内容直观清晰、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活泼、生动,知识点浅显易懂,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作表现意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促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和有效掌握中国绘画的精粹,为将来的艺术创作和弘扬民族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谢百治.多媒体教材制作与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4-36.

[2] 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46-47.

猜你喜欢

中国画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中国画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