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尚创意铸就的朝阳产业——法国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2012-03-29

东岳论丛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遗产法国

管 宁

(福建论坛杂志社,福建 福州 350001)

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各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削减了对文化的投入,但拥有悠久历史的法国,却依然保持长期以来对文化的高投入。正是由于一系列扶持本国文化政策的实施,确保了法国在文化方面持续繁荣的态势,而依托于丰富文化资源和完善文化设施及人才扶持政策的法国文化产业,也因此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趋势。本文借助对法国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的梳理与分析,力图总结法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政策、法规、人才培养、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经验,探究其成功的独特模式,期望能对我国文化产业实践有所裨益。

一、法兰西:文化繁荣,产业兴盛

法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本土文化产业的扶持,取得了显著成效。

法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与我国有所不同,强调如何运用市场手段将文化概念变为文化产品进行销售:“一系列经济活动,这些活动把文化的概念、创造、产品的特性与文化产品的制造与商业销售联系起来”①。近几年来,尤其是2011年以来,依托于丰厚文化资源的法国文化产业有不俗的表现。

在欧洲各国普遍受困于欧债危机、经济低迷、前景黯淡之际,法国的文化产业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尽管法国作为欧洲核心国,其经济不可避免地受欧债危机影响,复苏受阻,增长乏力,然而法国的文化产业在2011年却给世人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文化领域呈现整体繁荣景象,政府投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增加。尤其是文化遗产旅游、电影业和艺术品拍卖业更是蓬勃发展,创造了新的佳绩。

遗产旅游持续看好。2011年法国作为文化资源大国,将法兰西美酒和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文化符号及元素与旅游密切结合,着力推出法兰西美酒和文化遗产之旅作为年度宣传主题,在世界各地展开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取得显著效益。作为文化遗产旅游重要载体的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因此有了不俗的表现: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众多的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1年共接待参观者2700万人次,同比增加5%,仅卢浮宫一个博物馆就接待观众850万,其他的如凡尔赛宫接待观众600多万,具有艺术多元化特点的盖布朗利原始艺术博物馆接待观众130万,而专门展示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也接待了360万观众。这既表明文化消费持续增长,也体现出消费群体的分众化特点。

电影产业生机再现。曾一度受美国电影冲击而低迷的法国电影,自金融危机以来有了稳步增长,而欧洲危机加剧的2011年,则有了更加明显的起色,进一步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法国本土电影《不可触碰》荣登法国票房榜首,创造了票房奇迹,法《电影周刊》统计表明,截止2012年1月28日该片已吸引观众逾1870多万人次,投资仅950万欧元的片子票房收入已达1.34亿欧元,而且观影人数势头不减,目前依然在法国各大影院热映。尤为令法国人自豪的是,作为小制作成本,该片观影人数已远超美国大片《阿凡达》,有望超过《泰但尼克号》在法国所创下的2063万观影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该剧组主创人员因此受到总统萨科齐的接见,体现政府对发展本土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整个法国电影院线在这一年拥有观众高达2.16亿人次(而法国全国人口仅有6500万),观影人数创下1966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法国电影业在海外的收入也达到4亿欧元,增长达10%,其兴盛繁荣可见一斑。

艺术品市场交易活跃。法国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也一路看好,行情同样不降反升。法国的德鲁沃、艾德思及在法国的著名国际拍卖行英国佳士得、苏富比等四家公司的业绩,在2011年创下历史新高。德鲁沃独领群冠,成交额达4.75亿欧元,创下历史记录;佳士得也表现不俗,成交额近2亿欧元,创10来最高记录;苏富比的成交额比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达1.9亿欧元。艺术品拍卖业取得的斐然成绩,虽然表现了人们为躲避危机、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心态,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法国文化产业的独特地位和发展前景。

时尚产业兴盛不衰。法国的时尚产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依然处于引领世界流行趋势的地位。全国有近8%的公司涉及时尚与奢侈品领域,企业达1500多家,创造价值占法国制造业的5%。时尚产品的出口量也十分可观,达到所有时尚产品的近四成。香水、化妆品、时装和皮革制品等时尚产品,因得益于先进创意设计理念和一流的设计水平,使已有的品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保持了依靠文化创意和品牌营销所获得的高附加值。

法国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在欧洲危机背景下依然取得如此骄人业绩,得益于政府长期以来对文化的高投入和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其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二、法国文化产业:经验与特色

由于法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导致法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美国、韩国等不尽相同: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市场化的运营,政府只投资纯公益性文化设施,涉及文化市场的行为则完全依赖文化企业自由竞争;韩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政府的主导性十分明显,但“韩国文化产业政策重点放在了经济性、产业性的一面,忽略了文化产业的公共性与特殊性一面,从而陷入了为达到经济性目的、一切以出口创汇为主的政策误区”②。比较而言,法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一)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立法保障

法国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这为法国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但法国真正的文化优势还不在于文化资源,而在于法国对如何发展文化有其独到的认知和理念。法国政府认为,在更加开放的文化市场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扶持和干预,本国文化企业将受到很大冲击而导致衰退。此外,对于文化,法国与美国采取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法国在文化发展上并不信赖市场机制,他们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自豪,注重于以文化和艺术为主轴,倡导培育高雅文化的消费市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国家制定各种政策,以政府特有的行政力量,大力扶持本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法国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存保护和文化发展,突出表现在对文化建设的高投入上。尽管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各国经济均遭受严重打击,财政状况普遍面临困境,法国也不能幸免。但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法国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依然不减,且逐年增加。国家文化预算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法国自2008年至2011年间,文化投入从59.77亿欧元逐年增加到75亿欧元,增长了20%。与此同时,为适应文化发展现状、明确各部门职能、提高政府文化管理的效率,法国文化部近几年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与重组,经过合并与精简,形成目前文化部的四大部门:文化遗产总司、艺术创新总司、媒体和文化产业总司以及总秘书处。同时,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日趋国际化、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传统文化与媒体陷于困境等局面,法国文化部未雨绸缪,推出了一份长达302页的报告《2020年法国文化和传媒——新时代的文化部》,适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七个方面应对面临的局势:创建“数字文化”政策、逐渐形成各地区文化资源平等的格局、建立一种协调公共文化机构系统的机制、促进建立一种欧洲模式的文化政策、建立部际协调机制、促进与“私有领域”的互动、建立一个文化政策行动的创新实验室。这些举措表明,法国政府清醒地意识到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并富有预见性地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

在法国不断加大的文化投入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扶持和鼓励本土文化的发展,力图维护法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并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在法国,许多文化项目都由国家投入,如歌剧、戏曲和电影产业。同时还提供税收优惠、补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即并不是将所有文化产业都推向市场,而是相当一部分由国家给予各种形式的补助和支持。就公营的国家电视台而言,每年预算的增加值超过物价上涨水平,其设备和新技术运用水平都比私营电视台先进和优越。而法国的电影产业,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具有其独特审美风格,这其中有法国深厚文化传统的支撑,也是国家长期扶持的结果。法国政府通过政策和立法,对电影产业实行扶持性的资助制度,并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不断调整、日益完善。法国早在1948年就开始实行电影资助制度,由政府设立电影产业临时资助基金,以支持战后法国电影的振兴。1959年1月8日法国文化部成立后,从原来归属教育部和工业部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划归文化部管理,此时的电影中心开始设立“电影产业资助账户”。同时还进一步将相关扶持政策规范法、法制化,由此出台了《电影资助法》,该法明确规定电影产业享受国家扶持资金,但在资金来源上不直接从国家财政拨款,而是从每张售出的电影票中征收10.72%的税,所得税款直接纳入国家电影中心管理的电影产业资助账户中,作为电影产业发展资助基金。

时至1984年,由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法国立法又从电视台的营业额中征收5.5%的税,税款纳入电影产业资助账户,作为电影产业发展基金的又一资金来源。因此,从那时起,电影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更名为影视产业资助基金。1993年,法国再次颁布法令,对电影录像带和影碟征收2%的营业税,税款补充进入影视产业资助基金。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电影业不断受到冲击,于是法国政府又采取付费点播方式来满足法国人休闲生活的需要,并逐渐成为重要方式。2004年,法国立法规定,所收点播费用也需交纳2%的营业税,作为影视产业资助基金的另一补充来源。经过60多年的不断完善,法国电影资助制度完全形成,为法国电影提供了制度和资金上的保证,使法国电影保持着较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从国家管理体制看,法国文化产业由文化部主管,设有“媒体和文化产业总司”,具体负责管理文化产业。该司功能:一是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二是监督、考察文化产品质量。具体体现在:1、文化遗产保护、修复;2、个体艺术门类的扶持;3、新闻产业因受互联网影响,报业生存受国家资助;4、广电业的节目播出管理,包括是否健康、种类是否合理等;5、组织集体艺术活动,如狂欢节、嘉年华、艺术节等。

此外,文化部还通过授权相关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如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是半官方的组织,可直接收取相关税收支持影片拍摄;国家还授予影协审查影片,国家不再另行审查。

(二)重金投入,保护遗产,提升品质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法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之相关的保护法律和保护措施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立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法国文化遗产保护最突出的特点和经验。

保护本国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历来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化政策之一。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格雷茹瓦教士基于大革命对宫殿等历史遗址的破坏而呼吁保护历史遗产。1793年,“共和二年法令”颁布,明文规定任何文化艺术在法国领土都应该受到保护。1840年,法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即《历史性建筑法案》,1913年法国又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即“保护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保护法》,1941年又通过了《考古发掘法》。马尔罗主持文化部工作时期,颁布《历史街区保护法》,继续执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对文化遗产实行大规模的调查和登录。1994年文化预算在法国国家总预算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1%,而文化部预算的15%则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民族国家文化受到了贸易自由化尤其是美国流行文化商品的威胁,法国也不例外。如何把文化排除在全球自由贸易的框架之外,使本国文化产品受到保护,就成为当代法国文化政策至关重要的方向之一。经过长期的努力,20世纪末,法国终于形成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例外”的政策(即著名的“文化特别原则”)。与多数主张“文化例外”的国家一样,法国也采取了两种保护本国文化的措施:一是对外国文化商品的进入设置关税壁垒和贸易配额,二是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资助本国的文化产业。这些政策都对法国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产业的保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近年来,法国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即使在欧债危机持续蔓延、欧洲各国普遍削减文化预算和投入的背景下,法国依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据法国文化部门2011年9月公布的2012年文化预算显示,其总额达到了106.2亿美元,比2011年增加了0.9%,占国家总预算的0.76%。法国2012年的文化事业经费(不包括人员薪酬)共计30.1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2.9%;人员薪酬9.24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6%;用于出版发行、文化产业和新闻媒体的经费为66亿美元,与2011年基本持平。文化研究项目经费为2.55亿美元。同时,地方政府的文化经费达到11.68亿美元,比2011增长了0.6%。

在博物馆建设方面,法国不仅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而且注重文化普及与传播,确保本国公民的文化权益。蓬皮杜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属于国家投资兴建的博物馆,员工1200人,工资全部由国家负担,新的艺术品购入依靠企业赞助。有现代艺术作品6万多件,平时展出2千多件,轮换展出。以现代艺术为主,涉及绘画、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展示手段力求多样化,采用实物、影像、现场表演等多种方式;同时设有适合成年、儿童、青年等不同群体的展馆和区域。为丰富展览内容,呈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多彩多姿的形态,博物馆还引入不同国家各类现代艺术展品。不仅如此,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研讨、学术和学习活动,集现代艺术大全,也展现现代艺术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人物。该中心对法国人不收门票,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公民文化权利的保障。但对外国人、特别是旅游者收门票。

而对于在现代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媒体,法国并未完全推向市场或让私人经营,而是实行保护政策,避免让富人控制媒体,以确保媒体公信力和传播健康的信息内容。同时在管理机制上,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授权媒体业内人士组成的行业协会进行管理,这一方面保证管理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可确保该行业的权益不被侵犯。法国还非常善于利用自身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品。如百乐水晶,就非常强调法国文化品位和悠久历史,在产品宣传时特别侧重和强调这方面的特色。尤其是在水晶的设计方面,融入了法国文化特质:法国文化讲究高雅品味与浪漫气质,设计师在设计百乐水晶宫“长廊博物馆”天蓬时,运用了蓝、绿、黑、红四种颜色,以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色彩突出了法国文化的内涵。

但法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还十分注意文化遗产的传承。国家试图通过加强与文化遗产相关机构战略对话、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加快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步伐、将公民置于文化遗产政策的中心、扩大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上影响等方面的努力,在全面加强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借助和利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元素,以艺术创作、艺术创新、艺术经济去推动文化传承,以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的产业政策、顺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去提升法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法国《费加罗报》,既保留了其独有的历史特色,同时又格外注重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在数字化方面进行许多探索。该报属于私营媒体企业,目前属于达索工业集团。有政治版、经济版和文艺版三大板块。发行50万份。该报下属有《妇女》、《费加罗》杂志,还有《电视报》以及其他附加的专刊,如旅游、餐饮、文艺等。面对报纸读者越来越少的困境,该报将盈利点及时转向杂志和网站,建立了法国第一大信息网站,每天约有一百万人上网,上网多为年轻人,在法国排名第一。另有智能电话、互联网互动等方式的兼营项目。报业集团对纸质媒介仍然有信心,在他们看来人们对信息需求不会消亡,当然也采取相应措施,如实行的订报策略是——订报纸,可获得网站优惠和免费。

(三)立足高端,注重设计,引领时尚

法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注重从本国国情和优势出发,在战略选择上有其侧重点,而非各行业齐头并进。法国文化产业主要以地方性、本土文化为主要依托,实行差异化发展,即以高附加值的奢侈品设计,占领高端市场,引领时尚文化,形成法国文化产业一大优势与特色。

如果说在高科技领域,美国、德国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那么,在设计与时尚领域,法国则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领潮者。事实上,时尚设计一直是法国文化产业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领域。而另一个则是法国的文化旅游业,主要依托于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引领全球的现代时尚文化。从整体看,法国文化产业除了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出版、印刷、视听之外,另一重要构成是包括高级成衣、香水、皮革、葡萄酒等在内的具有高创意含量的传统奢侈品行业和工艺品制造业。

法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拥有350多年的历史,业已成为法国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性地位的产业:每年可带来350亿欧元的产值和15万人的就业机会。时尚产业中的香水和化妆品、高级时装(奢侈品成衣)、高级珠宝不仅引领世界,形成强有力的国际吸引力,而且构成对其他行业如美食、葡萄酒、装饰设计和旅游业的辐射力③。这一产业能始终引领世界潮流,关键在于人才的世界化:巴黎城市的世界性吸引了来自全球最优秀的设计师,巴黎由此成为时尚产业的世界性平台——在巴黎每年举办的众多国际性时装秀中,有为数不少的外国设计师参加,数量占了巴黎时装秀全部设计师的三分之一。而同为时装周,米兰场秀中外国设计师只占7%④。

就传统工艺美术而言,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具有悠久而深厚的传统,其艺术和工艺水平并不比法国逊色。但法国在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设计和推广上却是独领风骚。法国对本土色彩浓厚、特色鲜明的传统工艺进行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意、创新和传播的意识十分明确,法国奢侈品行业协会的目标就是致力于“把决策者、大众、年轻人、未来的创意者、未来的消费者组织起来,以活力无限的方式和创意、革新,把参与这个协会的品牌在法国和全世界提升其价值,同时提升法国的艺术及促进其国际化。”⑤并以“品质、艺术、本土性、传统”作为该行业的品牌标准。不墨守成规、强调创意和革新、注重提升价值、立足国际化传播——这些核心理念成为促进法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发展的极为重要和关键的推手。

法国奢侈品不论在设计、生产还是销售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涉及领域繁多,而且知名品牌云集,同时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法国奢侈品渗透于众多领域:香水、珠宝、时装、化妆品、高级瓷器、银器、水晶、香槟、白兰地、汽车等,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香水、化妆品和时装——产值和销售均居全球第一;并有众多世界著名品牌:香奈儿、迪奥、路易威登、卡迪尔、百乐水晶、拉里克、兰蔻等;这些奢侈品占据世界总市场的7/15。且由于附加值高,带来的收益十分可观:年零售额高达120亿欧元。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设计均是以法国文化为主要元素的。

如此成就和地位,离不开法国政府长期以来从政策、税收、金融、项目、智力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不断的扶持:1、政策税收方面,早在1999年,法国就已实行时尚产业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设计费税务抵免的优惠政策,近年又将此项政策扩大到钟表、珠宝和首饰、金银制品、眼镜、餐具、玩具、乐器、家具和室内装饰等众多行业的制造企业;被授予“文化遗产”标识的企业还可享受设计新产品所投入资金税务抵免15%的待遇。2、项目支持方面,法国政府相关部门于2006年起实施了一项“创新——发明——设计”的合作计划,试图通过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强化,达到推动项目生成和人才培育的目的,迄今已资助总额达300万欧元共15项的时尚产业项目,并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政府今后还将继续支持类似协作项目并加以商业化。3、研发支持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支持包括专业学院在内的相关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国家重点支持法国时装学院,该院成为法国时装设计和研发的最高学府,还专门开设服务于服装企业负责人的设计培训课程;地方政府如圣艾蒂安市建立的设计城,重点推动时尚产业的发展,在最近10年来坚持举办国际创意和设计双年展,其作用和贡献不可忽视。4、金融支持方面,针对时尚创意产业的特点,也出于维护法国引领世界时尚产业的地位,2010年法国设立了时尚银行(fashion bank),该行以政府担保形式对时尚企业的融资给予大力支持,其力度可见一斑。5、国际合作方面,法国政府除了善于通过媒体传播本国时尚品牌外,还积极鼓励时尚界加入名为欧洲设计管理项目(Design Managment Europe,缩写为DME)的合作体系,该设计管理项目成员主要来自11个国家的19个成员单位,其宗旨在于通过交流、协作,掌握欧洲乃至世界最优秀的设计管理理念,促进创意和设计业务的合作与发展⑥。

三、法国文化产业:启示与借鉴

虽然法国文化产业在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自身发展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其一,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大,虽然保护了法国本土文化及文化人才,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一些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文化发展活力,尤其在全球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可能削弱法国相关文化产业门类的应对能力;其二,奢侈品产业发达,但传媒产业的世界影响力下降,特别是网络媒体、游戏动漫等产业相对逊色,从长远看将削弱法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影响力;其三,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链打造,而法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链的打造和营销模式的创新远不及美国,这或许是法国在文化发展上不太信赖市场机制的结果。

但尽管如此,法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仍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一)注重保护本土文化,并纳入法制化轨道

法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奉行“文化例外原则”。文化例外原则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的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袭而制定的一种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法国人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和民族文化独立的重要性,坚决而果断地提出反对把文化列入一般性服务贸易。

法国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注重本土文化特质和文化传统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国家形象。这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同时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化、常态化,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文化保护还体现在对本土传统艺术和艺术家的扶持上,如收取电影票特别附加税作为经费支持法国人拍片。但也注意适应文化发展潮流,在现代艺术、时尚艺术方面,培养并造就优秀人才。

我国文化产业近年发展较快,但需要特别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在此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科学的利用开发,切不可舍本求末。同时,要注意引入现代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及科技手段相结合。另一方面,政府还需借助政策激励与扶持,如“针对文化企业的创业提供专项基金的支持,并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者补贴政策”⑦,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营文化企业的积极性。

(二)注重高雅文化的宣传和普及

法国文化部有专门法令,要求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各种高雅文化和相关文化作品。实行“文化协调员”制度,在巴黎的文化园区中,文化协调员从事各种门类文化艺术的普及宣传,引导公民欣赏高雅艺术,且这种宣传非常讲究效果与创新。他们设计各种形式的互动和参与性的活动来介绍包括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等在内的高雅艺术,以拉近公众与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政府还要求文化对公众完全开放,以此将公众引进来。这种制度,一方面提升了公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间接地培育了文化市场。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文化事业并非与文化产业互不关联、彼此隔绝,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法国对高雅文化艺术的宣传和普及,看似纯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然而借助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事实上间接地提升了公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这对文化市场的培养和拓展无疑十分有利。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提升公民文化素质,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法国设立文化协调员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三)注重本土文化艺术人才的保护

面对全球化和外来文化与文化产品的冲击,法国对本国文化人才依靠政策进行大力保护。比如法国电影人拍片,制作成本的五分之一可获国家补助,这部分资金是通过对外国影片收税获取的。也就是说,通过收取外国影片的税来补贴扶持本国电影人从事电影拍摄。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法国电影人能够生存下去。再如,国家为保护演艺人才,专门设立了“演员失业救济特殊制度”。演员只需要每年工作548小时(约三个半月),即可享受这种失业金。这个制度虽然不能保证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家,但能保证艺术家有好的待遇,同时维护了艺术的多样性,这为优秀艺术产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文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所在。政府除了要大力扶持文化人才,还要营造人才创业和成长的宽松、自由的环境。法国的制度有利于保护本土人才,但也会导致无法应对外来文化竞争的问题。我国应在保护本土人才的同时,提升文化人才的市场应对能力。

(四)注重文化创新与新媒体运用

法国虽然深为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也具有一定文化保守性,但总体而言,还是十分注重文化创新和网络数字技术的运用。文化部设有专门机构支持数字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对网络与艺术相结合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同时注重借助网络进行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包括卢浮宫、国家电视台和电台、国家图书馆、重要报刊等在内的文化机构和传统媒体,都设立了网站,并开辟各种互动性强的交流活动,观众参与踊跃。法国时尚产业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活力,既来自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长期培育,也来自于对先锋文化、前卫创意的追求。而这事实上也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特质之一:追求浪漫与时尚。

[注释]

①侯津瑶:《法国文化产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向勇,权基永:《国政方向与政策制定: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史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③http://www.diplomatie.gouv.fr/fr/france_829/economie_19084/index.html

④史蒂芬·基罗:《法国时尚产业给中国上的五堂课》,《加气混凝土》,2012年第2期。

⑤王绍强:《漫步法国设计:潮流艺术的引领者》,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⑥参见中国贸促会驻法国代表处研究报告:《法国新产品创意和设计产业的发展策略》,见中国商品网ccn.mofcom.gov.cn。

⑦陈少峰:《促进民营文化内容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遗产法国
与文化遗产相遇
法国(三)
法国(一)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