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2-03-28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补贴争端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9月17日,就我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补贴政策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对此表示反对,并表示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予以妥善处理。
截至2011年,美国已经是中国汽车零部件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析》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532.62亿美元,其中,销往美国的零部件金额总计120.7亿美元,占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金额的24.35%,同比增速26.44%。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贸易代表柯克宣布,美国已经要求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与中国就给予“出口基地”(export base)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厂商出口补贴计划进行磋商。基于公开资料,从2009~2011年,这些指定区域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厂商至少获得了10亿美元的补贴。美国所提到的“出口基地”主要指“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5月我国有长春、重庆、上海、武汉、厦门、芜湖、天津、台州、合肥、广州、保定、柳州等12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被评为出口基地的城市大多具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评审标准则是看出口额的增速、出口产品是否以自主品牌为主等因素。而出口基地的称号,对塑造城市和企业的品牌形象有关键作用。
山东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实施意见
2012年9月,山东省政府印发文件,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的充换电服务技术路线,为山东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及公司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强劲动力。
根据实施意见,山东将优先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力完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至2015年,山东全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规模将达到5万辆,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山东各类充换电设施将超过3000个,届时将建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标准统一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明确以纯电驱动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
武钢收购德钢铁巨头子公司欲造高端汽车用钢
2012年9月28日,武钢与德国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公司在武汉签署协议,独家收购后者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团,此次收购被认为是武钢将持续大力发展汽车高端用钢制造。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说,收购完成后,将对激光拼焊集团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并发展国内钢材深加工业务。武钢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将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市场份额将全面扩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板生产基地。
到2011年,武钢已成为国内第二大汽车板制造商,并且是国内惟一通过自主创新开发生产高级轿车用钢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激光拼焊集团是激光拼焊板的发明制造商,以激光拼焊板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主,占有全球激光拼焊产品市场40%左右的份额,而激光拼焊具有使汽车车身轻量化、提高驾驶安全度和降低生产总成本等优点。
江淮汽车投4.5亿美元在巴西建第一个车厂
2012年10月7日,中国江淮汽车制造厂巴西公司总裁塞尔济奥·哈比比在巴西东北部的萨尔瓦多市宣布,江淮汽车决定投资9亿雷亚尔(约合4.5亿美元)在巴西建设第一个江淮汽车厂。新建的巴西江淮汽车厂设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的卡玛萨利市,2012年11月28日将举行建厂奠基仪式。新建工厂从2014年下半年起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辆,可为巴西创造35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1万个间接就业。
2012年4月,巴西政府宣布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对进口汽车征收30%的工业产品税,这使江淮汽车在巴西的销量从原来每月销售3000辆急剧下降到每月只有1800辆。为此,江淮汽车一度宣布放弃在巴西投资建厂的计划。目前,巴西政府就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颁布了实施细则,该细则对外资新建厂家采取比较灵活的规定。
四川资阳签约15亿元汽车零部件项目
2012年9月,西博会上四川资阳市首次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加,本届共签约15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如世界500强百威英博、GE能源与中国500强华能电力合力在资阳打造西部首个分布式能源项目。此外,韩国岱摩斯、世钟等1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入驻资阳现代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此次入驻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涉及汽车变速器、前后车桥等领域。2012年8月28日,总投资200亿元的四川现代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分三期进行,最终达到年产70万辆的生产能力。资阳将依托现代全球研发体系,形成引领世界市场商用车自主研发能力,还将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商用车生产基地。
华菱单班年产5万辆重卡项目建成投产
2012年9月1日,位于马鞍山开发区南区的华菱单班年产5万辆重卡项目冲压、焊装、涂装车间建成并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华菱星马汽车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6月正式动工,总投资11.84亿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及相关辅助设施,其中总装生产线已于2011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该项目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先进性、节能环保、人性化、高效率和信息化等特点,厂房采光性好、安全系数更高,工人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很多工艺及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是国内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重型卡车生产基地之一。车身冲压生产工艺包括4条冲压生产线和2条开卷飞剪线。4条车身冲压线由20台500t~2400t不同吨位大型压力机组成,形成立体化冲压,压机均为国内知名品牌的数控闭式四点机械压力机,其中2400t的压机为国内最大的多连杆机械压机。台湾引进的开卷飞剪线用于下料,可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生产效率及下料精度。行车均为德国进口的安博葫芦欧式结构,安全可靠。
车间还设有先进的ANDON系统,这是一套汽车生产综合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物料呼叫、设备管理、设备数据采集、实时问题显示、统计分析、可动率管理、报表生成等功能。
资讯
Market News
专题[报道]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