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2012-03-27叶锋张艳霞杨俊玲李东旭
叶锋 张艳霞 杨俊玲 李东旭
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功能性腹泻属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S)之一[1]。其发病机制与饮食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酒精、胃肠排空时间、结肠转运时间短,胃肠感觉过敏及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功能性腹泻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我们采用抗焦虑辅以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消化门诊功能性腹泻患者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28~65岁,平均(52.0±2.8)岁。符合罗马Ⅲ标准:(1)每天无痛性反复排便≥3次,为大量不成形便。(2)症状持续超过4周。(3)在6~36个月时出现症状。(4)排便发生在清醒状态。(5)如果热量摄入充足,不会出现生长迟缓。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对照组5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症状、病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胃镜、肠镜,并行大便常规、潜血、大便培养、肝肾功能生化检查等,除外肠道器质性疾病,如肠道感染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结肠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甲亢等代谢性疾病。研究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抗炎、止泻、抗焦虑抑郁药物及PPI、H2RA等药物。
1.2 方法 试验组给予多虑平50 mg,1次/d,补脾益肠丸6 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20 mg,1次/d,苯乙哌啶5 mg,3 次/d,口服,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稀便:(1)整齐边缘的松散片状物,糊状物或水样便。(2)没有固体成分,完全是液体。(3)≥75%的排便为不伴腹痛或腹部不适。评分:无稀便为0分;3~4次/d为1分;5~6次/d为2分;>6次/d为3分。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前1周记录每天稀便次数,并做1周积分。治疗后第5周计算每天稀便次数,并作积分。2周积分差≥80%为显效,≤50% <80%为有效,<50%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8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功能性腹泻是消化门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障碍性疾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尤其是在应急状态下出现排便习惯改变。部分患者在饮食饮酒后出现,还有少部分患者在情绪突然改变时出现。其机制可能与饮食、胃肠排空时间短、胃肠内脏感觉过敏及精神心理障碍有关[3]。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调节胃肠运动功能,调节内脏感觉过敏和改善中枢情感等方面[4]。
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持久,属于抑制分泌的药物,科附着在肠壁细胞表面,通过抑制H+/K+-ATP酶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整个胃肠水钠的分泌,使胃肠内容物减少,可以有效减少稀便次数。苯乙哌啶为哌替啶的衍生物,对肠道的作用类似吗啡,可减少肠蠕动而止泻,也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通过抑制肠黏膜感受器,消除局部粘膜的蠕动反射而减弱肠蠕动,同时可增加肠的阶段性收缩,使肠内容物通过迟缓,利于肠液的再吸收,显示较强的止泻作用。补脾益肠丸,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肠管运动,解除肠管痉挛和双向调节作用。对于慢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作用。多虑平为新三环类药物,具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作用,并可通过皮层下中枢的调节,降低胃肠内脏的感觉过敏,减少胃肠敏感性,减少胃肠蠕动,抑制胃肠分泌。
随着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心理因素与FGIDS发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因素对FGIDS的发病机制,认为其可能通过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蓝斑核-迷走背核-自主神经-肠肌间神经系统致使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胃肠动力紊乱及感觉过敏[5]。采用多虑平抗焦虑并辅以中药联合治疗功能性腹泻,抑制了胃肠水钠分泌,解除了肠管痉挛,降低胃肠敏感性,延缓了胃肠排泄,取得良好效果。与常规治疗相比显著性差异,且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为治疗功能性腹泻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
1 罗金燕.依照罗马Ⅲ标准合理诊断功能性胃肠病.中国全科医学,2010,17:27-28.
2 袁耀宗,邹多武,汤玉茗,等.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定义和分类.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86.
3 Drossman OA,Camilleri M.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Gastroenterology,2002,123:2108.
4 刘修莉,李玲.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司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210-211.
5 李岩.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因素识别.实用内科学,2009,29:1091-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