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测量正常人肺动脉径线及相关比值

2012-03-27王青菊郝存勖周艳玲张信起韩藏佩

河北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管径分支

王青菊 郝存勖 周艳玲 张信起 韩藏佩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因其成像方面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人应用于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径线测量中,了解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直径的数值以及各个相关比值的大小是评价肺动脉高压的简单而准确的方法[1-4]。本文采用16层螺旋CT对大样本志愿者肺动脉径线进行定量测量,统计正常值范围,进一步探讨其重要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就诊患者202例,入组条件:无肺部、纵膈疾病和无引起肺动脉压力及血流变化的疾病[5];排除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肺气肿、肺栓塞及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其中男98例,女10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3±13)岁;按年龄分为4组,A组 20~35岁 52例(25.74%),B组 36~50岁 92例(45.54%),C组51~65岁41例(20.30%),D 组66~80岁17例(8.2%)。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行胸部CT增强扫描,120 kV,300 mA,螺距1.375∶1,采用1.25 mm重建。增强扫描感兴趣区设在肺动脉主干,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100 ml,浓度 300 mgI/ml,注射速率 3.0 ml/s,扫描延时 5 s,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系统,CT值达到100 Hu,患者在均匀呼吸状态下吸气后屏气开始胸部CT扫描。

1.3 图像处理及测量 扫描后将横断面薄层图像传入ADW 4.3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同时行冠状面重组,测量方法参照崔立明等[2,5,6],由 2 名放射科医生在工作站对主肺动脉(PT)(图1)、右肺动脉(RPA)(图2)、左肺动脉(LPA)(图3)、升主动脉(AA)(图4)横断面及冠状重组图像进行定量测量。

图1 PT测量:在 PT分叉水平,RPA包绕AA水平层面,取AA与肺动脉相切点到另一缘的最短距离

图2 RPA测量:横轴位于RPA最大层面,于肺动脉分叉约10 mm处测量其管径

图3 LPA测量:横轴位于LPA层面,于肺动脉分叉远端5 mm处测量其管径

图4 AA:取AA最大层面测量其管径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 PT、RPA、LPA、AA 管径及 PT/AA、RPA/PT、LPA/PT比较 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PT、RPA、LPA、AA管径以及PT/AA、RPA/PT、LPA/P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男性PT、RPA、LPA、AA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25.27 ~ 26.42 mm、17.85 ~ 18.78 mm、16.33 ~ 17.15 mm、30.33~32.14 mm;正常成年女性上述管径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24.83 ~26.28 mm、17.41 ~18.62 mm、16.23 ~17.22 mm、29.90 ~31.70 mm。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PT、RPA、LPA、AA管径及相关比值比较 ±s

表1 不同性别PT、RPA、LPA、AA管径及相关比值比较 ±s

?

2.2 不同年龄组 PT、RPA、LPA、AA 管径及 PT/AA、RPA/PT、LPA/PT管径及比值比较 正常成年人不同年龄组PT、RPA、LPA及AA管径均随年龄的增长值逐渐增大,不同年龄组间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及RPA在4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及RPA除在A组与B组及主肺动脉C组与D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余各管径在4个年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PT/AA比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其不同年龄A组与各组之间、B组与D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间RPA/PT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其中A组与各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LPA/PT比值随年龄增长无明显相关性。见表2。其中4个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见表3。

表2 不同年龄组PT、RPA、LPA、AA及各相关比值比较 ±s

表2 不同年龄组PT、RPA、LPA、AA及各相关比值比较 ±s

?

表3 不同年龄组间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升主动脉及各相关比值间两两分析P值

3 讨论

PT及其分支径线的CT测量是一个重要的预测肺动脉高压存在与否的方法[7],各管径及其之间比值,是反映肺动脉高压及心脏疾病非常敏感的指标,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在显示肺动脉管径改变及肺血管病变诊断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8],了解肺动脉及其分支管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对疾病诊断、临床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 肺动脉及分支直径测量标准选择 目前,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管径的测量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参照和对比分析了各学者的测量方法。本组采用16层螺旋CT横断扫描,扫描过程在一次吸气后屏气完成扫描,避免左右、前后层面的重叠和部分容积效应,使肺动脉与肺内软组织区分明显[9],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精确。采用左右肺动脉分叉处远端5 mm及10 mm处测量,是考虑到双下肺动脉斜向下走行;选择中间层面考虑在肺动脉大小的差异上,必须要考虑到管径外与内的能量损失[10],1.25 mm薄层重建,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采用增强扫描使主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更清晰,以区分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关系,另外采用增强扫描除外肺动脉栓塞是准确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基础。

3.2 肺动脉及各分支正常值范围 MSCT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简单直接,崔立明等[2]利用CT测量正常主肺动脉及分支直径按年龄段分为3组,PT、RPT及LPT管径分别为:<40岁[(23.1±1.2)mm、(19.2 ± 2.3)mm、(18.5 ± 1.4)mm]、40 ~ 60 岁[(23.5 ±1.3)mm、(19.4 ±2.4)mm、(18.6 ±1.6)mm]、>60 岁[(25.2 ±2.3)mm、(21.4 ±1.8)mm、(20.2 ±2.1)mm],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PT、LPA、RPA直径存在明显差异;本课题进一步采用大样本含量并细化年龄分组,平均分配年龄组,保证测量客观性。本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PT、RPA、LPA及AA呈明显增粗趋势,可能是肺间质弹性和肺动脉壁本身弹性随年龄递增而减退,以至血流不断冲击血管使其缓慢扩张[1],管壁逐渐增厚,管腔增粗。此外,正常成年男性PT、RPA、LPA、AA的直径均数的95%可信区间分较女性范围扩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肺动脉径线不受性别影响。

3.3 肺动脉各分支相关比值测量的优越性 有研究显示PT、RPT、LPT及AA管径大小可能与体表面积相关,而体表面积很难直接测量,且公式计算更加复杂,所以利用相关比值可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11]。本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 PT/AA、RPA/PT、LPA/P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性别差异对各比值影响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大PT/AA比值逐渐缩小,且年龄组A组与各组、B组与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对PT,AA直径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更加明显于主肺动脉,且该比值对年龄敏感性较高,说明随年龄增长主动脉硬化更明显。RPA/PT比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显示相对于主肺动脉右肺动脉直径增大速度高于主肺动脉,并且A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RPA变化较肺动脉主干更敏感,是否RPA更能反映肺动脉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16层螺旋CT可以客观显示PT及其分支形态及走行,在定量测量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可以获得优良的肺动脉图像,使肺动脉的测量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更为准确,测量结果具有稳定性,简便、易行,对临床诊断相关疾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朱友志,易习之.正常肺动脉分支直径CT测量.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552-554.

2 崔立明,韩平,梁波,等.16层螺旋CT正常肺动脉管径的测量.放射学实践,2006,21:491-493.

3 Ng CS,Wells AU,Padley SPA.CT sign of chron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ratio of main pulmonary artery to aortic diameter.Thorac Imaging,1999,14:270-271.

4 朱奇志,杜湘珂,罗德馨,等.螺旋CT国人肺动脉直径测量.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6:49-50.

5 Phillips CG,Kaye SR.Diameter-based analysis of branching geometry of four mammalian bronchial trees.Respir Physiol,1995,102:303-316.

6 雷晓燕,沈亚梅,郭佑民,等.肺动脉流速的MRI测量与多普勒超声比较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27-29.

7 Edwards PD,Bull RK,Coulden R.CT measurement of 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1998,71:1018-1020.

8 王云华,黄廷,杨立萍.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放射学实践,2002,17:201-204.

9 Devaraj A,Hansell DM.Computed tomography signs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old and new observations.Clinical Radiology,2009,64:751-760.

10 Dasi LP,Krishnankuttyrema R.Fontan hemodynamics:importance of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Thorac Cardiovasc Surq,2009,137:560-564.

11 Karazincir S,Balci A,Seyfeli E.CT assessment of 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Diagn Interv Radiol,2008,14:72-74.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管径分支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巧分支与枝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寒区某水电站大管径PCCP管施工过程
拓扑缺陷对Armchair型小管径多壁碳纳米管输运性质的影响
小区室外给排水规划管径计算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