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后安全转运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2012-03-20邓锐颖潘宁萍
邓锐颖 潘宁萍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南宁市 530022)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身心性疾病,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1],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而心脏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及危险性,增加了各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因此在术后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是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最终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行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共转运1 076例,其中男性772例,女性304例,年龄46~85岁,平均70.6岁。经介入诊治的病种主要有:冠心病681例,介入性诊断25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73例,缓慢型心律失常51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其他16例。手术类型包括: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起搏器安置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转运时尚需面罩给氧者52例,需鼻导管给氧者376例,维持静脉通路者825例,心电监护者657例。
2 护理风险
2.1 病情变化 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死亡率高的特点,心脏介入治疗与心脏外科手术相比虽然有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毕竟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可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迷走神经反射、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据报道[4],心脏介入治疗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而当球囊导管进入左心室触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90%,由于穿刺房间隔或球囊操作过程中刺破左房壁所致急性心包填塞发生率为0.25% ~1.71%不等。
2.2 管道堵塞或脱落 术后病人通常都带有静脉通路、吸氧管、尿管等管道及心电监护仪,心源性休克病人可能带有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管路,经股动脉行PCI术患者术后留有动脉鞘管,在过床及转运途中容易造成各管道受压、打折、堵塞或脱落。
2.3 出血 介入术后动脉穿刺侧肢体需绝对制动,如有不慎,易导致外周动脉穿刺处止血阀移位或加压敷料松脱,致创口出血。
2.4 坠床 运送途中如未将床栏拉起,或因行走过快、转弯过急、照顾不周,易造成病人坠床;若未注意保护患者的肢体,易导致四肢外伸引起蹭擦伤。
2.5 转运仪器摔落 转运过程中常有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便携式氧气筒等众多仪器,如未妥善安置固定,会致摔落损坏,影响病人的安全转运及导致财产损失。
3 护理对策
3.1 做好转运前准备
3.1.1 人员准备 患者的准备:双人查对患者,评估患者有无焦虑及疼痛的程度,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在病人无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时方可转运。转运前向病人做好宣教,告知其转运的必要性及途中配合方法,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妥善固定,以保障转运顺利进行。医务人员的准备:需由具有良好的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熟悉病情的医生及专科护士护送转运,必要时增加人力护送。
3.1.2 物质的准备 ①根据病人病情准备急救盒,内有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及注射、输液用物。备足转运途中使用的输液用药。②备好便携式氧气筒,以保证患者的供氧。③携带具有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配备监测的转运监护仪、监护仪及输液泵,并需准备有足够蓄电池,以便途中使用。④病情危重者需备好简易呼吸囊、气管插管用物及除颤仪等抢救用物。⑤根据病人病情准备性能良好的轮椅或平车。
3.1.3 与相关科室做好协调 在转运病人前与心内科病房及电梯班联系,请其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尽可能缩短转运时间。
3.2 加强转运中的监护 ①护士始终站在患者的床头,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表情、生命体征的变化。②静脉用药硝酸甘油、多巴胺、欣维宁者,严格控制速度,保证准确输入。③密切观察术侧肢体情况及穿刺处有无渗血:注意术侧肢端颜色及温度,以防包扎过紧或过松;桡动脉穿刺者用TR Band止血器加压包扎穿刺口,应注意保持止血器上止血指示点在穿刺点正上方1~2 cm,以保证正确有效的止血[5],并使用我科自行研制的获国家专利的制动护具为其进行术侧肢体的保护性制动,这将增加了患者制动肢体的舒适性,降低伤口出血发生率,有效提高过床及转运的安全性。④妥善固定各种管道,连接紧密,保持通畅,尿袋排空后夹闭。⑤选择病人感觉安全舒适的转运体位,使用轮椅需束好安全带,平车拉起护栏,做好保暖措施。行走时护送人员速度不可过快,尤其在转弯上下坡时要保持头高位,放慢速度,勿紧急刹车或突然提速,以保持轮椅或平车平稳行进。保护病人肢体勿超出转运工具,以免发生意外。⑥妥善固定转运仪器,注意维护仪器安全。
3.3 注意转运后的交接 与心内科病房护士通过腕带和病历做好病人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诊断及手术名称,术侧肢体穿刺处情况,各种管道通畅性,血管活性药物配置方法、浓度、使用剂量,带出药品、物品及特殊治疗措施、皮肤情况[6]等。双方确认无误后在交接记录本上签名。
4 结果
在本研究的1 07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转运护理风险的患者有46例(4.2%),其中8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0.7%)、5例血氧饱和度低至92%以下(0.5%)、1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1.3%)而中断转运,经处理后待病情平稳、症状改善后再行转运;穿刺针头滑出或堵塞者有6例(0.5%),立即给予重新穿刺,确保输液通畅;穿刺处创面渗血者5例(0.5%),立即给予重新压迫止血、包扎固定;定时药物或治疗未能按时给予者8例(0.7%),经检查发现后及时给药或治疗。这些发生不同程度护理风险的患者,均能及时发现,立即采取护理对策,进行风险控制,无1例发生意外,实现最终安全转运。
心脏介入手术后的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各个护理风险环节的管理,合理制定和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7],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我科通过对心脏介入手术后在院内转运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环节逐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转运人员的责任心,规范了转运流程,防范和减少了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了更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1]叶桂萍.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145 -146.
[2]刘唐威,伍伟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J].广西医学,2004,26(12):1741-1742.
[3]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 -376.
[4]张 艳,刘 靖,杨 婷,等.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并发症的护理要点[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45 -46.
[5]黄海英.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新进展[J].微创医学,2011,6(5):481 -482.
[6]李 纯.心脏手术1 301例院内安全转运交接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64 -65.
[7]缪卓慧,王惠珍.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0A):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