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口译语言缺失现象分析及处理策略探讨

2012-03-19刘霄楠

外国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跨文化

刘霄楠

(上海体育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室,上海 200038)

1.引言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成,将所有听到(闻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语言交际工具。”(梅德明,2000:6)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缺失普遍存在于语言表达的各个层面,在口译语际交流中经常构成理解和表达上的一大障碍。

所谓语言缺失,又称语言空白或语言缺省,即由于政治体制、思维意识、宗教信仰、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等不同而造成的两种语言缺少对应表达的现象。比如:汉语中的“切”、“砍”、“割”、“剪”、“剁”、“裁”、“刻”、“斩”、“劈”、“剖”等字眼只能用一个英语词“cut”表述,但“cut”完全不能表述不同工具和不同切割方法的内涵;同样与英语相比,汉语也有此类语言缺失现象:英语“horse”(马)又分为“stallion”(公马)、“mare”(母马)、“pony”(矮种马)、“mustang”(野马)、“steed”(坐骑),中国自古也有马,但也许马没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西方英语国家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的马几乎不需要如此多的分类名称。

语言既是沟通与传播的媒体,又是特定社会与文化的反映,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如果交际双方是来自不同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在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制约下,语言缺失现象是难以避免的。面对语言缺失,即使是富有经验的译员,有时候为了准确传达说话人思想,穷尽心智,仍然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口译活动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以及涵盖范围之广都要求译员必须实时迅捷地采取各种灵活的应变策略的能力以保障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口译并非单纯意义上的言语行为,而是一种涉及诸多知识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钟述孔,1999:1)。所以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口译不失为一个大有裨益的视角,而且最近十几年来跨文化交际理论,如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言语代码理论(Speech Code Theory)等的迅速发展,为分析和处理口译中的语言缺失和解决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国际交流日渐频繁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西交流的口译活动日渐增多,口译活动质量也越来越为翻译界所重视。口译效果除了取决于译员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水平外,还取决于译员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瞬时处理源语或目标语的语言缺失现象。所以说研究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如何有效处理这种语言缺失现象意义重大。

2.国内外口译研究概述

西方口译研究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始阶段。以Herbert和Rozan为代表的日内瓦译员根据自身的口译实践经验出版了“手册式”的著作。第二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Gerver和Barik等学者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特点是把口译(主要是同声传译)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引入实验心理学领域。第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巴黎高翻”(ESIT)的一批学者为代表的实践研究者阶段,以内省式和经验式的理论推演为主要研究特点。第四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口译研究“新兴期”,以1986年的Trieste口译大会为转折点,口译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发展阶段。总之,西方口译研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凸显特点:以会议口译研究为主,研究视角多样化等,但也面临着许多诸如缺乏科研方法的培训、缺乏实验研究对象、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缺乏作研究的动力等问题(肖晓燕,2002)。

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个从侧面开展了对口译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口译研究成果。首先是关于口译质量评估的研究,如蔡小红、曾洁仪(2004)提出影响口译质量及其评估诸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王东志和王立弟(2007)认为口译应该具有多重标准,并提出“语义优先”、“结构解析”、“词语简化”三个翻译标准以控制和提高口译质量。其次是中西口译研究对比,如肖晓燕(2002)和王东志(2007)对于中西口译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张威(2008)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构建、研究队伍等几个侧面对比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口译研究的差异和原因。但是更多口译研究集中于技巧分析和能力培养,比如,周建华(1996)对即席口译应变能力的分析;王大伟(2002)着重探讨了当说话人的句子较长,所含信息较多时,口译员如何增强句子前后的衔接关系以及如何将信息分流到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中去的口译技巧;杨先明和何明霞(2007)的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提出了口译微观记忆训练法这一新的口译记忆训练模式,并对其训练方法和原则进行了探讨。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传播行为,口译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翻译或语码转换,而是“跨文化的以语言为载体和途径的特殊复杂的交际、认知活动”(卢信朝,2007:40)。但是纵观国内口译研究现状,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研究方法也逐渐走向科学化,却鲜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分析口译现象和策略的研究,本文拟从跨文化角度对人类复杂的交际活动——口译进行实证和认知研究,探讨口译中的语言缺失现象和有效处理策略,以为全球一体化语境下的口译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3.语言缺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

盖瑞·菲利斯潘(Gerry Philipsen)提出言语代码理论(1992),认为“每一个文化,都拥有自己特定的言语代码”,“言语代码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严明,2009:5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世界事物的‘概括’存在着差异,在造词法上也存在着差异,英汉词语意义呈非完全对应关系”(邵志洪,1997:6);同时,汉语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表达语义的分析型语言,英语则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表达语义的综合型语言(邵志洪,2005:7)。词汇的不完全对应和表达手段的不同是英汉两种语言相对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3.1 词汇短语

英汉语在文化、地域、表达形式上均存在差异,翻译时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言语代码,尤其是具有各国特色的词汇。例如,代表汉语文化特色的“阴阳”、“气”、“道”、“风水”和“户口”等。不同国家、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地理自然环境而产生的语言缺失,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一种文化缺失。

以职场爵位为例,在中国官场,等级制度森严。中国曹魏以后官级设九品之制。九品以一品为最高,九品为最低。各品又有正从之分,共18等,从太傅、尚书、总督、布政使到府尹、府丞、知府和知事,名目繁多,极为复杂。这对代表西方文化的英语语言来说,难免是一种语言缺失。同样,英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封建君主制国家,语言里众多的有关宫廷礼仪、音乐舞蹈、着装习俗以及爵位词语对汉语来说也是缺失的。如 Duke、Marquis、Earl、Count、Viscount、Baron、Lord 、Baronet、Knight等。其中哪些能世袭?哪些称呼Sir?这对于不同文化的汉语来说,也很难找到准确的词对应。

同时,由于汉语造字和英语构词截然不同,所以利用汉字和英词的字谜、诗词等都是无法对等翻译的,这也是一种缺失现象。如汉语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和一勾心月伴三星(心),英语字谜:What’s the longest word in the world?(smiles)和 What room has no walls,no doors,no windows,and no floors?(mushroom)。即使同是利用语言回文特点,“客上天然居”和拿破仑的经典名句“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英语和汉语翻译也很难准确把握。

此外,汉语中表示谦恭的字,如:敝、贵、拙、寒、愚等,对于英语来说,也是一大空白。看下例:

我们认为,贵国外交部长昨天在会上的讲话将无助于该地区的持久和平。

It is not our view that the speech made by your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at the Conference yesterday will be conductive to a lasting peace in that area.(彭萍,2009)

其中的“贵”无法找到等值英语词,只能简单翻译为第二人称的“you”。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词表面上看,原语和目标语词义相同,但是内涵却不尽然,以“individualism”为例: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朗文词典的解释是:the belief that the rights and freedom of individual peop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ights in a society。“Individualism”是美国文化的核心,认为个人权利和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源于个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包括包括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而汉语对“个人主义”的释义为“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这种语义差异造成的语言缺失,在口译过程中最容易引起误会甚至愤怒。

3.2 语句结构

作为不同的语言体系,英汉两国语言不仅在遣词造句、而且句法结构上都存在着差异性。英语表示因果、让步、原因等关系的语句,常常需要关联词的出现来起衔接或粘合作用,重“形合”;汉语作为一种意象语言,不强调主谓宾等的形式框架,其逻辑关系往往隐含在意义中,因此相对于英语,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粘连手段,注重隐形连贯,注重以神统形,重“意合”。如:

许多人认为: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大吃大喝。

Quite a lot of peop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as they have got enough money and had their living standards considerably raised,they deserve to eat and drink extravagantly.(王逢鑫,2004)

上例汉语虽然没有因果关系的词,但是在翻译成为英语时,只有添加关联词“as”和“and”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下面这段英语,每个句子在意义上是关联的,表达次序无误,但是读来拗口,找不到要表达的意义重心,思维脉络不清晰。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or so,some un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increased their food production.Their populations have at the same time grown faster.The standard of living hasn’t improved.The increase in food production has been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using up marginal lands.There has been no gain in the productivity of land labor.

但是如果把上文加上一些关联词语,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清晰,整段思维贯通,如: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or so,some un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increased their food production.Their populations,however,have at the same time grown faster,and so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hasn’t improved.What’s more,their increase in food production has been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using up marginal lands.As a result,there has been no gain in the productivity of land labor.

这是因为这些关联词形成了英语表达所必须的粘着性和连贯性。

此外,英语一些特殊的句子结构,需要译员的特别注意,否则谬之千里。以否定词加比较级的句型为例: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You couldn’t be more beautiful in the wedding day.

这两句都是强调句而不是否定句,所以不能误译为:

我不能更同意你。

在婚礼那天你不能再美丽了。

而应该是:

我非常赞同你。

在婚礼那天你是最美的。

同样,汉语也有一些特殊句式,比如:

公园里今天好不热闹。

他这种行为好不气人!

这两句的“不”字都不是传统意义的否定词,与“好”字相呼应,表示强调。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The park is really bustling.

The behavior is indeed infuriating.

而不是:

The park is not very bustling.

The behavior is not very infuriating.

再如:

A book may be compared to your neighbor,if it be good,it cannot last too long,if bad,you cannot get r id of it too early.

一本书可以比作邻居。如果是好的,结识愈久愈好;如果是坏的,分手愈早愈好。

本句中“cannot last too long,cannot get rid of it too early”,既不能理解为“不能维持时间太长”,“不能太早摆脱”,更不能采用别扭的汉语代码翻译为“维持再长时间都不算多”,“摆脱得再早也不算过分”,而要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译文既保留原意,又听来通顺,达到“通达”的标准,才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4.语言缺失在口译现场的处理策略

美国传播学大师W.巴内特·皮尔斯和弗农·克罗农(W.Barnett Pearce and Vernon Cronen)认为,交际过程受到规则制约和指导,交谈双方为了顺利交流常常使用意义协调理论(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CMM),即个体确立规则,创造和解释意义以及在交谈的意义协调中使用这些规则(严明,2009:56)。根据这一理论,译员要熟知源语和目的语的制度性规则,比如语言结构、词汇内涵、文化差异等,以便在调节性规则(口译策略)的指导下针对语言缺失现象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4.1 释义

释义规则是口译行之有效的基本策略,对于解释缺失的词语意义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尤其那些非自释的专有名词、缩略词和一些文化词语等全有赖于译员根据需要做出解释。如果grandpa不能准确表达要提及的具体人物——外公,可以用英语来解释“my mother’s father”。

在口译现场,经常出现一些与本国时事政治有关的内容,对此,最好采用释义方法,以免引起误解或交流障碍。例如:

反腐倡廉:to combat corruption and build a clean government

下岗工人再就业:the re-employment of laid-off workers

豆腐渣工程:jerry-built projects

释义法也适应于汉语的数字简化词,以“三个代表”为例,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词,不管是那一种语言文化的人都很困惑,所以释义是必须的,如果必要时,还要尽量详细: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theory(The Party should always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China’s advanced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always represent the onward direc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and always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两岸三地:the mainland,Taiwan and Hong Kong

“八荣八耻”:eight honors and eight disgraces/Eight Dos and Don’ts

同理,专业性强,文化跨度太大的一些英语术语或首字母缩略词需要解析释义后才能使交流顺利进行,如:

TMDE(Test,Measure and Diagnostic Equipment)试验、测量与诊断设备。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4.2 简译、省略或添加

简译、省略或添加的意义协调策略都可以帮助译员利用英汉语言规则有效实现口译过程的顺利沟通。

“我后天想到府上来拜访,不挡驾吗?”

“非常欢迎,就只舍间局促得很……”

“I was thinking of visiting you the day after tomorrow.Would you mind?”

“I’d be glad to have you.It’s just that our house is very cramped ”(钱钟书:《围城》)

这是《围城》主人公方鸿渐和唐晓芙直接的对话。在提到唐家时,方用了尊敬的称呼“府上”,唐为了贬低自己,太高对方,用了“舍间”。英译文中,由于英语“自卑而尊人”语言的缺失,只能简译为you和our house。

泰山之所以独占鳌头,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是因为历代帝王将其奉为与天相连接的圣地,亲临祭祀。

Mount Tai is called the first mountain because it was deemed by emperors of carious dynasties the holy place where the sky and the earth become one and they would come in person to worship.

有时候,译员需要根据上下文和汉语言特征删减字词。例如:

要和平、求稳定、谋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各族人民强烈的共同愿望。

Peace,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a strong and common aspiration of all the people in this region.

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华山再高,顶有过路。(温家宝总理答记者招待会。原语:“但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华山以其峻峭而闻名,但再险峻的华山,依然有路登顶。“自古华山一条路,狭路相逢勇者胜”。总理以华山之路作比,以诗明志。但是在英语翻译中,由于华山险峻知识的缺乏,采用省略法不失为上上之策。

由于汉英表达习惯不同,有时候需要添加字词,以符合目的语的习惯。这种词很多,如黄山(Huangshan Mountain)、cartoon(卡通片)等,句子亦如此:

“The world watches.The world listens.”

世界在关注我们。世界在倾听我们。

过去20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通过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Over the past 20 years,China’s opening up has been dominated by“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namely/that is,to promote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rough intensive attraction of capital,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4.3 重组或转述

重组是根据汉语和英语的语言规则重新组织词句表达,使译语符合各自的语言习惯的翻译协调策略。比如:

In the subject we shall discuss during the conference which I have the great honor to open at this moment,nothing could be more risky than to succumb to the power of words and to limit ourselves to that.

现在,我非常荣幸地宣布会议开幕。就我们将要在这次会议讨论的各项主题而言,危险最大的莫过于听信高谈阔论,坐而论道。

一个英语长句,被巧妙地处理为两个汉语句子,其中which原来是定语从句,而在译文中则根据中国人的习惯改为了“我非常荣幸地宣布”这一主句。此外,译文中还运用了“高谈阔论”、“坐而论道”这两中文成语,既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让人觉得亲切而便于理解,又符合汉语离散式的语句特点,由此可见译者的意义协调能力。

转述是指的是译员能够在不影响原语主要信息,不影响说话者主要意图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原话进行调整,换一种方式表达,尽可能恰切地处理好原语中的难点,使其更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形和场合,从而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例如:

Round the clock service:24小时服务

Find a sugar daddy:傍大款

望子成龙:to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寒窗苦读:to study hard under extremely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中英商务谈判中,中国人的惯用法“打白条子”的翻译,“issue blank paper”只会造成了外方更大的疑惑,“blank paper”——“空白的纸”,与原义大相径庭。而把“白条子”转换成“IOU”(欠条),基本能够表达原义。转述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解释表达,可以帮助译员避免因为无法找到对应的译文而卡壳,避免口译不连贯甚至中断。

朱秀海《乔家大院》中“恕不远送”和“表嫂”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转译例子:

“恕不远送,表嫂,把你的东西带走,我受不起呢!”

“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Madam.Take your belonging with you for I will be too flattered if I keep it.”

再看2010年张璐翻译的温家宝总理答记者招待会的精彩语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 ’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汉语中表示不确切数目的“九”用英语的“a thousand”来代替。

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

“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懿亲”意为“骨肉至亲”,“blood ties”的转译很是精彩。

5.结语

一个称职的译员,不仅应该具备超强的理解能力、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具备熟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口译现场根据意义协调理论,迅速捕捉说话人的所有信息,自由驾驭两种语言的言语代码解码和编码,最后忠实而准确地传达给受话人。本文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了英汉口译中语言缺失的词汇、短语、语句、段落等层面,并提出了针对语言缺失的若干翻译技巧,包括释义、省略或添加、重组或转述等方法,以便为口译员更有效、更恰当地处理口译现场的语言缺失现象提供借鉴和指导。

但是正如西方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所言,“语言中没有什么充分至极的规律”(转引自刘宓庆,2007),囿于笔者学识和语言复杂性,本研究难免粗浅。口译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创造性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口译人员面对的是最复杂的跨文化挑战。充当媒介的译员除了自身的语言功底外,还受心理素质、外部环境和相关领域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的探索,为口译信息解码编码、意义协调整合助一臂之力,以架起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1]何克勇.英汉口译中缩略词的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2000(3):42-45.

[2]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3]卢信朝.口译质量的基本标准与多重视角[J].语言与翻译,2007(4):40-45.

[4]梅德明.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彭萍.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7]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 上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王大伟.口译中的衔接与分流技巧[J].上海科技翻译,2002(1):38-41.

[9]王东志、王立弟.口译的质量与控制[J].中国翻译,2007(4).

[10]王东志.我国口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六届口译大会综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109-111.

[11]王逢鑫.高级汉英口译教程[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12]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4):71-76.

[13]严诚忠.英语中级口译技巧[M].上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4]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56,59.

[15]杨先明,何明霞.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J].上海翻译,2007(3):42-44.

[16]张威.中西口译研究的差异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8(3):33-38.

[17]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8]周建华.论即席口译的应变能力[J].语言与翻译,1996(2):34-35.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口译中的“陷阱”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