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巧啦啦操抛接中扣肩接轿技术与训练方法探析

2012-03-17

运动 2012年2期
关键词:尖子站位训练方法

倪 洁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技战术分析

技巧啦啦操抛接中扣肩接轿技术与训练方法探析

倪 洁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技巧啦啦操抛接中扣肩接轿技术是技巧啦啦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分析抛接技巧中扣肩接轿动作技术要领,探讨扣肩接轿的训练方法,提示扣肩接轿训练的注意事项,才能在今后的训练中更好的教学与训练。

技巧啦啦操;扣肩接轿技术;训练方法

1 前 言

技巧啦啦操是一个团结合作的运动项目,其中抛接是以多个底座队员用手将一个尖子队员抛向空中,再接入手中。抛接是技巧啦啦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技巧啦啦操最精彩的一部分。抛,就是通过全身的力量将尖子队员用手抛至空中。有抛就有接,接有很多种,包括单人接、双人接、多人接。在多人接中,其中一人运用了扣肩接轿技术。扣肩接轿是为了保护尖子队员落轿后头部和肩部不会因滑落而落地受伤。只有对扣肩接轿动作技术有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提高训练和比赛中抛接的稳定性,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对技巧啦啦操抛接中扣肩接轿技术训练方法进行探析,这样更有助于技巧啦啦操运动得到科学、持续、快速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技巧啦啦操扣肩接轿技术与训练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超星图书网、南京体院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参考文献。

2.2.2 录像分析法通过实践训练,参加各种比赛,各种渠道获得拍摄的录像,对扣肩接轿动作要领进行分析。

2.2.3 访谈法对南京体育学院啦啦操教练江山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啦啦操教练周燕老师及其他院校的啦啦操教练和啦啦操队员进行咨询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对技巧啦啦操扣肩接轿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3.1 扣肩接轿动作要领分析

3.1.1 保护人站位方位:一组抛接配合一般是由4个队员组成,一个尖子队员,两个抱扣躯干接轿队员,一个扣肩接轿队员。尖子队员降落时身体与地面平行,两个抱扣躯干接轿队员相向而站,扣肩接轿队员的站位应在尖子队员降落时头顶与地面垂直的位置。保护人站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地判断自己的方位。站姿:扣肩接轿队员接轿时两脚前后站立,前脚站于两个抱扣躯干接轿队员后脚平行处,三脚成一直线。

3.1.2 接轿前准备当尖子队员双脚离开抛轿队员的手面抛向空中后,扣肩接轿队员就要做好接轿准备。首先,双臂以尖子队员的方位为中心伸直,指尖向上,五指并拢,掌心向内成倒八字打开,两臂距离与肩同宽;其次,两脚前后站立,两脚距离在30 ~ 50cm之间,后脚脚尖掂起,重心放于前脚上,双腿伸直,时刻做好主动迎接尖子队员的准备。

接轿前准备的重点是将尖子队员抛出手后,双臂就要向上伸直,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准备接轿。

3.1.3 接轿中位移接轿位移是在接轿前根据尖子队员降落时的位置移动身体准备接轿。在抛接动作中,尖子队员抛出后位置都会出现偏差,这就要要求扣肩接轿队员及时正确地对尖子队员的降落方位做出判断,并快速准确地移动到正确接轿方位。

在接轿位移时,最重要是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动作迅速,快速到位,保证尖子队员的安全。

3.1.4 接轿和缓冲接轿后缓冲保护是为了减轻对尖子队员后肩背部的冲击。当尖子队员降落时,扣肩接轿的队员就要伸手在最高点迎接尖子队员,双手触碰到尖子队员的双肩后,主动将手伸入对方腋下,先屈前臂,再以大臂带动前臂,将尖子队员拉至胸前含胸屈臂扣紧;同时重心由前脚移至两脚中间,双腿顺惯性半屈下蹲,保持自身平衡。

接轿后最重要是主动伸手将尖子队员拉至胸前扣紧。缓冲时,要含胸弯腿,头向尖子队员头部方位反方向闪开,避免与尖子队员后脑撞击。

3.2 扣肩接轿手法的训练内容及方法

3.2.1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可分为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主要有柔韧、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专项素质主要是针对某个项目或某个技术的素质训练。良好的专项素质是扣肩接轿队员的必备条件。扣肩接轿的专项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灵敏两个方面。

(1)上肢力量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①倒立:靠墙倒立、控倒立、倒立前进等;②俯卧撑:击掌俯卧撑、直臂控俯卧撑、屈臂控俯卧撑等;③双手反握杠铃屈伸和负重屈腕练习;④后倒扣肩接轿等。从而发展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屈肌群和三角肌等多块肌肉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扣肩接轿时对尖子队员肩部稳固有力地扣紧。

(2)下肢力量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①短跑;短距离往返跑、短距离冲刺跑、负重跑。②跳:蛙跳、冰棍跳、单腿跳、团身跳、跳绳;③负重半蹲走和负重深蹲等。从而发展肱四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多块肌肉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扣肩接轿时腿部充分的缓冲和下肢的稳定。

(3)腰腹力量的训练方法可通过:①腹肌:悬垂举腿、仰卧两头起、斜撑、推小车;②背肌:俯卧两头起、摇小船、睡硬人、上肢起;③腹肌背肌制控等多种训练内容来加强腰腹力量,有助于扣肩接轿时对腰部的及时缓冲和有效控制躯干,减少受伤机率。

灵敏素质是运动员反应和移动快慢能力的体现:(1)通过反向指令训练法对运动员进行反应训练,如教练给出指令,队员快速向反方向运动。(2)扣肩接人反应训练,如尖子队员站在高处,身体成一平面,双臂成侧平举,快速向不同方向后倒,扣肩接轿的队员要及时做出判断,并给予保护。

3.2.2 动作技术训练在扣肩接轿动作技术的训练中可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水平及训练进展情况选择不同方法进行训练。

初级阶段指运动员刚刚接触扣肩接轿动作。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将动作分解后再练习单个技术动作的方法。将扣肩接轿技术分解成若干个单个动作进行分段练习,使保护人对每一个动作环节都非常的了解。训练方法主要有:(1)观看完整的扣肩接轿动作,包括观看录像和训练中实践观看;(2)动作分解讲解,并做示范,包括人员的站位、上肢和下肢的准备、手臂方向的放置、重心的移动、接轿后手臂的摆放和身体的缓冲等示范;(3)实践练习单个动作。

中级阶段指运动员已具备动作的基本概念,能够完成扣肩接轿的分解动作,但动作尚不熟练。这一阶段主要采用降低难度的来练习技术动作,可以通过尖子站位的高低进行后躺来逐渐加大练习难度。训练方法主要有:(1)原地后躺扣肩接轿。尖子队员站在地面上身体后倒,保护人扣肩接轿;(2)高处后躺扣肩接轿。尖子队员站在高处身体后倒,保护人接轿。

高级阶段指能够进行完整的原地扣肩接轿技术。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完整抛接配合练习技术动作,可以通过调节抛接力度大小,逐渐完成整个技术动作的练习。练习方法主要有小抛扣肩接轿、完整抛接配合扣肩接轿。

3.2.3 心理素质训练啦啦操是一个配合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要彼此相互信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啦啦操队员必不可少的。当比赛时,人处在紧张和兴奋状态,抛接时会出现抛出后大幅度的位移现象,这就要求扣肩接轿队员能及时冷静地做出判断,并快速地移动,所以扣肩接轿队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1)语言鼓励;(2)多练多做,提高完成质量;(3)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理素质训练,最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建立。

3.3 扣肩接轿手法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3.3.1 要求明确,保证质量任何内容的训练必须按照一定的规格和要求进行练习,才能保证训练质量,达到相应的效果,身体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快速提高。教练员须明确练习要求,同时在训练时严格监控练习质量。

3.3.2 注意安全,确保顺利训练训练必须以人为本,根据训练任务的难度做好适当的保护措施。同时,必须认真检查训练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

3.3.3 定期测验,及时反馈并调整为了解队员身体训练的效果,提高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应及时进行定期测验,及时反馈队员的整体状态。可以通过测验练习内容或数量来检查队员的总体情况。

3.3.4 扣肩接轿技术容易出现的错误

为了更正确地使用扣肩接轿技术,就要针对这个技术容易犯的错误加以改正。扣肩接轿技术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1)扣肩接轿前会出现站位过前或过后;(2)接轿前手臂伸向尖子队员太迟;(3)接轿后身体重心移动过后;(4)接轿时未主动迎接尖子队员,腿部和腰部没有缓冲或缓冲不够,头部未及时让开

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我们要做到:(1)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2)多练习,把扣肩接轿技术的单个动作做熟练;(3)注意安全,加强保护措施。

4 结 论

4.1 扣肩接轿的技术要领是扣肩接轿队员站位准确;接轿前身体做好接轿准备;接轿中眼明脚快,快速准确移动到正确方位;接轿后注意缓冲。

4.2 扣肩接轿训练方法的要领是加强专项身体素质;扣肩接轿技术训练要循序渐进,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心理训练上,要多鼓励,多做多练,提高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自信心。

4.3 训练中要注重训练质量,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在训练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好保护措施。

[ 1 ] 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 J ].体育科技,2003(2):40-43.

[ 2 ] 赵秋爽.啦啦队的音乐和动作的选编和初探 [ J ].体育 科学 研究,2004(1):64-66.

[ 3 ] 张杰.浅谈健美操啦啦操的短期组织和训练[ J ].湖北体育科技,2000(3):13-15

[ 4 ] 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4):85-87.

[ 5 ] 吴晓红,丛燕君,江山.跳动音符健美操[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 6 ] 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7-92.

[ 7 ] 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体育出版社人民,2004:50-79.

[ 8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1-105.

[ 9 ] 黄宽乐,张遐芳,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20-22.

G83

A

1674-151X(2012)01-0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06

投稿日期:2011-10-06

倪洁(1985 ~),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尖子站位训练方法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赶牛
建党百年说“站位”
尖子坐抛物线及其几何性质拔高训练答案与提示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培养“尖子”造就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