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降脂活血汤治疗高脂血症56例
2012-02-26童蓓丽仇年芳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上海200072
童蓓丽 仇年芳 李 辉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上海 200072)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通过运用自拟的化痰降脂活血方治疗高脂血症56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112例均为本院中医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33~47岁,平均(38.3±3.4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伴发脂肪肝者28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病7例。对照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34~46岁,平均(37.8±3.3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伴发脂肪肝者29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7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均符合《内科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有关标准。
治疗方法对照组 除采用高脂血症基础治疗,包括①饮食控制;②合理运动;③情绪及心理治疗;口服降脂药物血脂康片2片,每日2次。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口服中药化痰降脂活血汤。药物组成:山楂、丹参、决明子各30g,泽泻20g,红花、景天三七各10g,蒲黄9g,茯苓、黄芪、半夏、栝楼、何首乌、白术、灵芝、川芎各15g。每日1剂,每日服2次。疗程2组均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疗效,根据《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计分方法。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1项者:总胆固醇(TC)下降≥20%,甘油三酯(TG)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0.26mmol/L;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1项者:总胆固醇(TC)下降>10%,但<20%,甘油三酯(TG)下降>20%,但<40%,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0.104mmol/L.但<0.26mmol/L者;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
观察指标 ①相关症状:如眩晕昏蒙,体倦嗜睡,气短乏力,口苦口黏,肢体麻木,舌质暗舌体胖,舌苔厚腻,脉弦滑。②血脂:血清总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③检测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
治疗结果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56例,临床控制8例,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56例,临床控制9,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2%。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mmol/L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mmol/L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以下表同)
组 别 治疗前后 n TC TG HDL-C LDL-C治疗组 治疗前 56 6.49±1.67 2.87±0.65 1.12±0.38 3.14±0.88治疗后 56 5.42±1.55▲ 1.69±0.68▲ 1.23±0.49 2.78±0.87△对照组 治疗前 56 6.46±1.69 2.86±0.67 1.13±0.40 3.16±0.75治疗后 56 5.39±1.61▲ 1.65±0.66▲ 1.27±0.48△ 2.71±0.83▲
2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血液粘度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
组 别 治疗前后 n 全血粘度(高切)10(1/s)全血粘度(低切)10(1/s)血浆粘度120(1/s)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G/L)治疗组 治前 56 6.29±1.12 10.72±1.63 2.42±0.14 49.02±4.28 3.88±0.57治后 56 5.60±1.09▲◇ 9.57±1.39▲◇ 2.03±0.18▲◆ 42.39±3.89▲◆ 3.32±0.44▲◆对照组 治前 56 6.25±1.38 10.67±1.69 2.38±0.15 48.91±4.23 3.87±0.59治后 56 6.07±1.25 10.16±1.66 2.30±0.17 47.41±3.83 3.71±0.56
讨 论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严重乳糜微粒血症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1,2]。
中医学并无高脂血症这个病名,根据高脂血症的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痰浊”、“血瘀”等范畴。病因多由长期嗜食肥甘,致使脾胃失调。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百病皆为脾胃衰而生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水谷精微运化之枢纽,嗜食肥甘,腻脾碍胃,日久则脾胃运化输布失司,痰浊内生。又或因人们平素缺乏运动,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等因素,劳伤心脾,心气亏损则运行血液无力,血脉运行不利,则成瘀血阻滞。又或因人们工作、生活等压力而致思虑过度,过虑则伤脾,脾虚生痰湿,而痰浊内阻,久必致瘀,最终导致痰瘀互结,阻滞脉络,损及内脏,而发生诸多病变。组方中山楂、茯苓、泽泻、半夏、栝楼健脾燥湿化痰,何首乌、红花、景天三七、川芎、蒲黄、丹参行气活血袪瘀,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决明子清肝明目,灵芝补气养血,养心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内含熊果酸和金丝桃,山楂能加快对TC的清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功效,还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血压的作用;何首乌、蒲黄可竞争性地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泽泻有阻止类脂质在血清内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壁的能力,促进血浆中TC的运输和清除;灵芝能影响脂质中间转化而起到降脂作用;丹参可促使脂肪在肝脏内氧化加强,从而影响血脂分布、运输及清除。决明子可抑制总胆固醇升高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红花则能减少脂质在肝脏中的沉积。黄芪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 TC、LDL-C、TG,升高 HDL-C[3,4]。
中药降脂往往是通过多种途径来起作用,虽然降脂速度相对西药来说较慢,但疗效持久、副作用也较小,目前西药治疗高脂血症停药后易反弹,而且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恶心、腹胀、腹泻、肝损害等。另外,中药具有降低血脂之外的作用,如降低血液黏度,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因此,更宜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1]王捷频,王四胜,王剑波,等 .痰浊、血瘀与高脂血症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9,30(9):1271.
[2]覃学美,覃自强,曹保卫.血脂水平、高敏CRP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923.
[3]吴同启.从肝脾论治高脂血症[J].陕西中医,2004,25(2):133-134.
[4]赵坤元.高脂血症中医药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5,26(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