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2012-02-15刘玉靖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

陈 华,刘玉靖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浅谈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陈 华1,刘玉靖2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觉醒。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控舆论导向,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队伍。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措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集中全党智慧,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觉醒。在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控舆论导向,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队伍。

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实现执政和维护自身权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自己、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理论武器。执政党背叛自己的指导思想,就丧失了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掌控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方面,因为苏东剧变、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得以集中力量来分化瓦解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我国受到的“西化”、“分化”的压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文化发展不仅没有趋同化反而更加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冲击。

任何一个社会,文化可以多元化,但社会意识形态只能一元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文化发展,确保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巩固其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活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决保证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必须牢牢掌握舆论的领导权,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科学

舆论是党的喉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鼓动者和引导者。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稳定和谐、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是马克主义与反马克主义斗争和争夺的重要阵地。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当前,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等新型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得渠道的同时,也加速了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传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网络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传播“西化”、“分化”思想的有力武器。加强舆论工作,已时不我待。

无产阶级执政党不怕批评,警惕的是别有用心的“批评”且这种“批评”成为舆论导向的主流。加强党对舆论的领导权,不是不听“不同声音”,而是为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真正占领舆论阵地,真正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指导思想,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舆论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服务,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二要加强引导。引导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教育舆论工作者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引导人们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三要加强管理。整合舆论阵地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加强对舆论的监督,尤其要加强对新兴大众传媒的监督。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树立起与统治阶级相一致的理想信念,进而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执政党来讲,其思想政治教育上能否与时俱进,决定了社会中坚力量尤其是政治和知识精英的理想信念与执政党理想信念的向背,决定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体现在文化方面就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思想文化领域仍然存在种种不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现象,在实践中还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和做法。与之相对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应景式”的学习教育、“拔苗助长式”的培训提升、“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缺乏说服力,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致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想倾向有所抬头,这在青年一代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使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与变化了的实际相符合、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与人的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相符合。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提供动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进团结、增强自信、推进创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正气、历练品德、促进和谐。要重点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增强其对国家、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党对青年的吸引力,增强广大青年跟党走的信心。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覆盖面广的优势,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实现优势资源共享。要通过严格选拔、严格培训、严格考核,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管,积极推进责任制,剔除“花架子”,做到真干事、干成事、见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脑、入心、管用。

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文化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因此,无产阶级执政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有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还要建设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坚决拥护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坚决维护和发展国家与民族根本利益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并引导他们把各项文化政策落到实处。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培养专业文化人才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缺乏专业文化工作者;部分文化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深入理解,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落后思想文化甚至西方“西化”、“分化”思想的“吹鼓手”;高层次领军人物少,基层文化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文化工作者梯队建设;部分文化工作者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实践、脱离生活、脱离群众,急功近利,创造不出符合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高质量作品。

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文化建设也“关键在人”。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通过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人才队,加强对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坚持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留人,形成知识、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梯队;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自觉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多创作能够弘扬正气、打击邪气,讴歌先进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优秀文化作品,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我们深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党会更加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Discussion and Some Measures on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CHEN Hua1,LIU Yu-jing2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

The Party's seventeen sessions of six CCP plenary conferences propose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al system,to promote the strategic task of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which reflected our party adequately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ly conscious,and indicated our party’s new awakening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Promoting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must adhere to the Marx doctrin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leadership position,firmly grasp the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act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and build a great cultural tea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ultural construction;measures

G120

A

1008-9055(2012)02-00088-03

2012-04-10

1.陈华(1978—),女,汉族,河南省焦作人,天津工业大学党委组织(统战)部副部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2.刘玉靖(1976—),男,汉族,山东省鄄城人,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责任编辑:刘凯文 刘文华

猜你喜欢

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