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师资实践双赢平台的构建
2012-02-15于海,王涛
于 海,王 涛
(通化师范学院 物理系,吉林 通化134002)
2010年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全国各高校全面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我院在坚定自身定位的同时突出推进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笔者依据《纲要》和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内容与要求,多方面及时汲取各相关院校培养师资的成功经验和人才招聘培训机构的最新师资培养理念、方法,整合和优化了我院物理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十多年来师资培养的优势,为探索困扰高师就业问题的题解,有效实施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物理学专业为例提出了一种供理科师范专业参考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师资培养模式,即:打造高师四年连续式“3+2”师资培养实践平台,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优化培养模式.筹划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学校就业声誉的校生共同发展的双赢方案.高师四年连续式“3+2” 师资培养实践平台是建立在高师师范专业本科正常教学秩序基础上的,结合教学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与学生社团活动一体化的师资培养实践平台,具体包括三大主体平台和两大保障平台.
1 打造主体第一平台:培养教学基本理念与技能的实践平台,形成应用赏识教育心态,澄清和确认目标的引领模式——“我有方向,我要学”
大学伊始,有意识影响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活动风气是使其主动调整入学心态,增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首要必备环节,也是进行教学基本理念与专业技能培养的主观先决条件.
校(院)系两(三)级应选取有专业代表性的名师或资深专业培训、就业指导教师就近年来学生关心的问题(例如考研、就业等),做导向性专业化专题报告,开拓新生视野,协助其明确方向.接下来系方持续开展并强化在各种学习和活动中不断确定的导向性方向.在做事中督促学生根据自我见识、愿望、能力和自身可能发展态势(包括环境影响因素),澄清自身培养目标.根据自我能力和可能发展态势,确认自我努力目标,即“我有方向,我要学”.这样就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为提升和培养师范生教学基本理念与专业技能开启了学生的主观动力.随后,以各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为培养方主体,以各专业实践基础课程为载体,结合系学生会相关活动,展开该平台教学基本理念与专业技能的具体培养项目.笔者以06~09级物理学专业学生为培养对象,具体实践如下:
首先,结合我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检查中学术报告一项,提议系领导组织或聘请有资历的相关教师给新生做导向性专业化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推荐赏识教育教学理念;最新本学科培养方案及其作用;近期毕业生的择业方向;考研及择业指南等热门话题.时间为每月一次(相关教师一学期一次).开拓了新生视野,多数学生根据自我见识、愿望、能力和自身可能发展态势,以“我的选择,我的准备”为题撰文,澄清和确认了自我努力目标,并保留在自己和教师的信箱中以待毕业时比对.
其次,笔者试以“三笔字专题训练”、物理学专业的“简笔画专题训练”和“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序言部分)”等实践基本课程为载体,主动调查新生理论和实践的实际基础,分析学生整体特点.在此基础上推荐和应用赏识教育理念,在相关课程和活动中引领学生实地认清物理学专业学科培养方案及其作用,并简介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的“三大三小”方向.“三大”即考研、教师职业、改行(公务员等).“三小”即教师职业的三个方向: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培训学校(有“五险一金”的教育机构).
同时,以本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为主体和系学生会联袂组织“三笔字书法比赛”、“中学物理简笔画比赛”、“中学物理讲题比赛”、“教师板书板画比赛”.由系指派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专业教师和大四教学技能获奖学生组成做评委,也可以招聘大四学生做增设评委,设立三等评奖标准和优秀评委奖.以赛促教,在做事中引领新生确定实际方向,督促新生立事,同时也锻炼毕业生的教学评价能力.
2 打造主体第二平台:培养物理学专业教学技能的实践平台,形成彰显基础、多项专业训练、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和择业服务一站式扶植模式——“我定方向,我要练”
(1)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平台.大一和大二是夯实物理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系统形成专业知识结构和实验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师范生拥有的“一桶水”的形成期.以物理学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和其它专业教研室联袂组织“物理专业知识多级竞赛”,分设不同阶梯,继续贯穿赏识心态,由系指派各专业教研室资深教师和大三、大四获奖学金的学生组成评委,也可以招聘大三学生做增设评委,设立三等评奖标准和优秀评委奖,进一步确立新生努力方向,学以致用.同时弥补和强化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能力.
大三之初,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就业目标——即“我定方向,我要练”,锻炼准毕业生成事.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设专门辅导课程.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以“物理教学论”、“中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两门专业必修核心课和三到四门教师教育方向专业选修课程为载体,聘请重点中学资深名师全面推介赏识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从说课、讲课、做课、教学评价到实验教学、课件制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训,力求训练方式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训练内容面向市场和教研,突出物理素养培养.
(2)专业教学技能实践平台和成果展示.为筹划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和择业服务一站式扶植模式的专业教学技能实践平台,本系开拓思路,外联教育机构,于2009年7月带领06级学生(大三)在沈阳科技宫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专业见习革新工作的探索.学生的品质和择业见识都获得了双丰收,这在后来的国家比赛和就业情况中体现突出.
自06级开始,教育实习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立足实战,特色比赛,以赛促聘,以老带新”.实习前,三方主动做好准备:系方主动做好课程、实习模式和实习动员准备;指导教师主动做好思想动力和实习督查指导的准备;实习生主动做好思想动力和实习资料的准备.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分片督查、开发指导模式,提高实习指导效能.实习总结阶段,从专业教师角度,实习指导教师细化指导措施和标准,组织中学物理说课、教案、学案、讲课、板书板画、实验技能、自制教具、课件、实习汇报等9项教学技能综合比赛.以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为核心,与系抽调的各专业教研室资深教师一起组成评委,也可以招聘大四学生为增设评委,设立三等评奖标准和优秀评委奖,再参加学院总角逐,突显整体实践效果的提升.
基于上述实践平台培养后,成果较好.2009年8月,8名06级学生代表我院参加了全国首届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获得了1个1等奖、6个2等奖、1个3等奖的好成绩,载誉而归.2010年7月,6名07级学生代表我院参加全国第二届“人教社杯”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又不负众望,获1个1等奖,2个2等奖,3个3等奖.就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0届(06级)物理学专业85人毕业生中11名学生考入研究生,16名学生考入特岗,其余大部分都应聘到私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其中突出的1例:国家比赛1等奖获得者应聘于北京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1届(07级)物理学专业79人毕业生中:7名考入研究生,9名考入特岗,1名考上公务员,其余大部分也都应聘到其他公立、私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其中突出的2例:国家比赛2等奖获得者应聘于北京大型教育机构学而思,现在任学而思全国初中物理产品线主管、北京中考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员及北京分校初三物理总负责人;有1名学生自己创业筹办教育辅导机构,现在运营良好.
这样看来,彰显基础、多项专业训练、外联可靠的知名教育机构,开拓多层面多角度的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和择业服务一站式扶植模式是有基础的,也是总体实践平台的支柱.重点打造方式:以赛促聘,敦促学生立业.
3 打造主体第三平台:教研型师资的初步培养和实践平台,形成“以诚安身、以业立命”的良性生存理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循环培养模式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培养教研型师资是当今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在大学期间进行教研型师资的初步培养和实践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首先,培养者开教研之源——“乐成师”.我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突出了赏识教育理念——“乐成师,苦成匠”,然后组织培养者之间知识与能力的有效交流,自觉收集教学资源,开教研之源.培养者共同努力和多省市教育学院增加了联系,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时下各中学新课改的各种有代表性的培养模式,利用了各种途径竭力收集各大出版社和各名家关于新课改的书籍,并找机会向师大专家学习,充分挖掘在中学工作的毕业生资源,获取有关教研型师资培养的第一手资料,探索更新培养模式,摆脱教学资源匮乏和指导师资培养的窘境,以赛助教,接轨培养模式,及时更新,在不断改进中竭力优化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循环培养模式,突显“以诚安身、以业立命”的良性生存理念.
其次,被培养者共享教研之甘——“乐于其中”.学生从大二到大四应聘前这段时间是边培养边实践,以实践促研究的最佳时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教学实践大体包括一对一式家教、受聘讲课、办班讲课、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参加比赛和参与教师立项.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又利用指导学生协会的机会,在大二和大四学生中开设4个研究组:高考讲题研究组、教研论文研究学习组、中学实验研究组、天文基础学习观测组,增加了该平台的实践宽度和效能.相继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各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急需与培养方及时沟通受益.例如:教育者教学心理成长和阅历积累;与被教育者的有效交流;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问题研究;教学和心理疏导的资源共享等等.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利用开设的课程、课后辅导或实践总结等各种机会,根据学生的教学心理层次、主动程度和学识水平等进行及时跟踪和专业协商指导,注重洞悉学生思维主旨,使其在实践中共享收获的喜悦,共同受益于“以诚安身、以业立命”的良性生存理念,引领学生成事,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循环培养.
4 打造第一保障平台:在职教师培养、研讨和展示平台,形成“我的职业,我快乐”的教育价值理念,建立各实践平台内在保障模式
为保障各实践平台的顺利实施,作为培养方,内部保障模式有效实施的首要因素是以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为核心,及时探讨、更新内部保障模式及内容,从而凝练、体验、内化并传承积极的、理性的教育价值理念.当前,该平台运行的模式是五步自我培养——快乐理念研讨——预期成果展示的三级阶梯模式.各教研室参与实践平台的在职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的建议和指导中,以五步自我培养为基础,研讨、体验和内化“我的职业,我快乐”的理性教育价值理念,丰富和交流获得快乐教学的自我培养提高方式.以此为适时出版著作、预期各级教科研项目成果及申请提供第一手基础实践材料,且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协作.五步自我培养如下:阅读培养大中小学生的书籍,及时记录实践心得;每学期1~2次培养方式交流,体现在教研室活动记录中或博客中,扩大交流面,补己所短;每学期进行1~2项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提高实验教学指导水平;每月做一套高考题或竞赛题,重点研究训练思维方法,保障快捷准确;每学期做1~2次专业前景讲座,促进专业提高,协助学生把握前程.
5 打造第二保障平台:在职5年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业绩交流和展现平台,形成“我的学生,我受益”的各实践平台外援交流保障模式
这种外援交流保障平台模式是与国家教育大环境发展中适时而成的,有着坚实的需求基础.当前,伴随着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良好趋势,很多高师院校主动提供或配合了地方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多途径地推进了新课标理念的有效实施,见诸于各大媒体中的社会收益显著.
依托上述趋势,我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以相关课程、各级教科研课题和地方名师工作等为平台,聘请往届在职5年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与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分别交流和展现了成功业绩,激励师生不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主动学习,提升理念,形成“我的学生,我受益”的坚实外援保障,合力探索就业题解.同时,从物理学教育理念和理论上竭力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了多方支持.去年5月,我系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2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又受聘于通化市初中物理学科名师工作室,为指导和配合该工作室的提升出谋划策.
总之,打造高师四年连续式“3+2”师资培养实践平台,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生存、就业能力,提升学校发展空间、就业声誉,从而获取校生双赢的方案,是基于当代高校教师应有的理性的爱学生、爱职业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在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也势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齐颖,于海.依托校园网实现全方位数字化微格教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68-70.
[2]齐颖.信息技术教师网络实训平台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