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学的“社区”视角及相关研究议题❋
2012-02-15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1)
1 社区信息学的基本内涵
社区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面向社区开展的大量信息技术项目实践与研究,到90年代末,其学科框架逐步清晰,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M.Gurstein指出,“社区信息学是在社区层次上将信息与通讯技术带来的各种机遇与社区经济及社会发展联结起来的一种技术策略或学科,这些机遇包括如电子商务、社区网络和电子信息中心、电子民主、在线参与、自助与虚拟健康社区、发表观点、文化交流等。”〔1〕该定义强调了社区信息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下称ICTs)在社区的使用,而是关注ICTs能为社区带来的各种机会及如何利用这些机会来促进社区发展。L.Keeble和B.D.Loader认为,“社区信息学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探究对ICTs的使用和传播产生影响的社会及文化因素,以及ICTs对促进社区发展、社区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把社区信息学描述为是ICTs带来的变革性与社区中所诉求的发展持续性二者的交互。〔2〕该定义进一步指出了社区信息学在分析技术革新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关联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强调了社区信息学的关键目标是建立数字变革的本地驱动模式,以回应社区真实的需求。
社区信息学关注的不是学科的建构和学科的内在本质等学理问题,而是从实践操作和现实目标上框定一个基本研究领域和核心概念体系,从而使分散在各种学科和实践领域的相关研究与项目实践有一个共同的研究与交流平台。社区信息学强调来自政府、商业界、教育界和非盈利机构的多方合作,尤其关切民间团体的力量,吸引了情报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政府决策人员、以及都市规划、乡村发展、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等相关人士参与建构该学科和进行相关研究,从各种学科中获得理论支持和资源。
总的来看,社区信息学有具有ICTs和社区两个视角。前者是来自情报学的优良传统,着重研究如何开发社区信息系统,如何利用ICTs开展社区信息服务,如何收集、传播、利用社区所需的信息资源等,后者则具有社会学的特点,着重研究ICTs在社区应用的条件,如何调动社区参与和支持,如何切实满足社区需求,关注ICTs在可识别的社区及其特定社会语境的具体应用和对社区的实际促进作用。“社区”是社区信息学的核心,也是社区信息学与关注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或组织的计算机化的社会信息学(Social Informatics)〔3〕相区别的根本点。因此,本文主要从“社区”这一角度对社区信息学加以探讨。
2 社区信息学中的“社区”
2.1 社区的概念与类型
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共同的身份认同是社区构成的重要因素,在社区中,人们共同的利益、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文化维系力。社区中互动是否积极,归属感是否强烈、反映了社区的凝聚程度。
社区的类型可从自然、行政、专能、兴趣等不同角度划分。如从地理空间来分,可分为都市社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专能社区可分为如文化、工业、学术、生活、商业等不同的社区;非空间性的精神社区,则可依民族、宗教、职业、种族、兴趣等而划分。除了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实社区,还有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社区,F.S.L.Lee等认为,虚拟社区即由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支持,以参与者沟通与交流为中心,旨在激发社区成员建立相互联系,产生和共享信息与知识的网络空间。〔4〕尽管虚拟社区突破了空间界限及文化区隔,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与提供给人们以健康生活和正常工作的环境的现实社区保持联系是必要的。
在一个区域内,存在不同种类社区的交叉,一个个体也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种类的社区。社区往往体现了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结合,人文区位和地理区位的结合,现实与虚拟的结合。
2.2 社区信息学关注的重点是欠发达、弱势社区
社区信息学既关注关涉特定地理区域民众的需要和利益的在地-本土社区(geo-local community),也针对没有特定的地理范围的现实社区和虚拟社区。总体而言,在地-本土社区,即基于特定地理范围的、实在而非虚拟的社区,是社区信息学的主要关注对象。同时,社区信息学强调通过在地-本土社区与虚拟社区合作,来促进真实世界中的ICTs项目和相关研究的发展。而对在地社区的研究与实践中,尤其关注欠发达的、弱势的社区。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存在因各种因素被排斥在技术之外的群体,M.Gurstein指出,社区信息学特别为那些弱势社区开辟了一个平台和发展策略,以便他们能利用技术所带来的机会。〔5〕利用ICTs对弱势群体进行援助,可有利于提升弱势社区的自我管理、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社区信息学的重点对象是3R(Rural,Remote,Region),即乡村社区、边远社区、特定区域,充分关注在何种条件下ICTs能对用户尤其是受排斥的社区和人群有利,如支持本地经济发展、保障本土文化保存和创造,激发社区及个人能力建设等。
2.3 社区信息学是基于社区层次的研究与实践
与技术决定论、技术-经济资本主义的观点不同,社区信息学认为,ICTs在影响社会的同时,也为社会所影响。因此ICTs导入社区是一个与社区情境,尤其是与用户的互动过程。引入ICTs,无论是通过建设基础设施还是普及最终用户终端来弥补硬件“鸿沟”,都不是全部解决方案,问题的关键在于ICTs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如何被访问,能提供什么资源,是否有利于支持社会组织和结构,是否可协助社区目标的实现。ICTs与其所将植根和应用的社区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生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社区通过联系构成了多层立体的社会网络,ICTs就是在这种社会网络中被认同、推广、接受和发挥作用。社区信息学强调ICTs项目应融入本地文化生态系统,回应本地层次的需求,这比项目获取外在支持、资助和补贴等更重要。
同时,社区信息学强调在社区层次上而非个体或机构层次上开展ICTs项目,以达到更全面、系统的成效。基于社区层次的ICTs项目可创造一种开放互动的情境,以共享技术基础结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有效调动和使用社区资源,激发个体和集体的能力,创造更多的内部机会,整合面向个体、机构和社区的多重计划目标,将项目与社区计划及社区已有的学校教育、图书馆服务、E-政府、电子商务等行动结合起来。在社区层次上的ICTs项目有利于各方参与者从各自的立场阐述其目标和需求,结合社区人文、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综合权衡项目中各种任务的优先度,发现契合本地需求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方式。
3 相关研究议题
3.1 接入(Access)
ICTs项目导入社区,其基本点是“接入”,即在ICTs基础设施保障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可访问和可使用。从社区信息学的观点来看,接入既考虑到物理的接入,又包含社会意义上的接入,包括:网络的连通、设备、开源软件、可持续的运转技术支持、相关内容获取、所有权和控制、用户使用能力、用户所在的社区的具体情境,社会-文化因素如经济、政治环境、文化、语言、宗教因素、法律、安全性等多种因素。
Clement和 L.R.Shade提出了“接入彩虹”,包括七个层次的接入考量:治理和政策、识字能力和社会促进、服务提供商、内容和服务、软件工具、设备、传输设施。“接入彩虹”模式反映了“技术”(电话连线和电脑),“经济”(使用和维护成本),“社会”(文化,教育/文化系统和社会障碍限制使用的相关问题)和“物理”访问(如伤残人士的易操作)等多元视角。〔6〕
在ICTs项目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管理和组织社区的接入条件,如:已有公共设施与当地社区的连接,社区公共资源利用机会的创造,适合社区需求的独特的软件、硬件和应用程序的设计,相关机构或目标人群的培训等。
3.2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R.D.Putnam认为,社会资本是“促进协调与合作,以增进双方互惠的社会组织特征——网络、规范、信任”〔7〕;N.Lin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中的,当行动者希望实现提升生活成就的特定意图时,可被调动的资源”〔8〕。也就是说,社会资本是从个人人际关系及特定社会网络中能积累的和可能获益的资本。
社会资本是个体、组织或整个社区在交往的基础上产生、建立和发展的特殊资源,可在同代内乃至代际共享或传承。社会资本既是个人资产,也是集体资产,但信任和规范则只是集体资产。对于社区而言,社会资本是社区交互及社区联系的结果,有三个层次:社区内,社区间及社区与经济及政治机构之间。社会资本可加强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是社区增加财政资源及公共服务并促使它们的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下降的社会资本代表社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在整个社会,社会资本不是平均的,其分布与个人活动范围及交互能力、对家族、机构或社区的隶属度与参与度有关,更与历史、社会结构、社会事务、公共政策决定及文化传统与权力等紧密相连。对个体而言,社会资本可从个人积累,也可从社区获得,一个个体人际关系少的人,也可从好的社区中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本。
社区信息学十分关注社区社会资本的建设及其意义。O'Neil在调研了30多个社区网络和社区信息中心方面的研究文献后指出,社区信息学的三个最共同的概念框架之一是社会资本。〔9〕K.E.Pigg 和 L.D.Crank 着重分析了建设社区社会资本对于发挥 ICTs在社区的潜力与效果的影响。〔10〕L.E.Simpson探讨了社区信息学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认为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社区信息学的相关项目在社区的有效应用、广泛接受,促进更广的社会包容,达到项目的可持续。〔11〕K.Williams和J.C.Durrance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在社区信息学中的应用。〔12〕
社区信息学在开展ICTs应用项目的部署时强调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本,以促进ICTs在社区的有效实施。社区信息学的诸多案例表明,在ICTs引入社区时,有必要探索社区已有的社会资本,在技术设计中,充分考虑所在的社会系统和文化,从社区获得全面的支持和理解,选用适合社区特点的特定工具及相关媒体,使社区需求、社区资源、社区资产等得以共享,并通过识别和扩展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群众领袖,使项目在管理、维护、培训等方面得到及时的保障。
同时,社区信息学把促进社区社会资本的提升作为ICTs项目的关键策略。ICTs在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扩展方面有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促进社区内成员的个人社会资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朋友、亲戚、邻居是共同理解信息技术、接受培训和互相指导的最为天然的伙伴,在咨询、交流和不断学习、实践中可巩固和拓展社会资本,尤其是弱势群体,可通过参与活动成为集体的一份子;中观层次,促进社会集团(包括网络、团体、组织和各种协会等)在公共层面上的集体活动,以表达他们的兴趣、热情、观念,通过各种志愿组织及政治、经济组织与本地相关机构的联系,促成各机构的协作,以便共同完成或维护各方利益;宏观层次,促进社区与其他社区及各种外部资源的联合,通过提供技术保障和组织手段,支持社区中及社区间的合作,并且将ICTs项目与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整合,提升已有的社区资源,组织新的社会力量,促进当地的社会网络的连接,建立基于情感认同、互助互惠、利他主义上的信任,在社区内及社区间加强、提升、扩展社区联系,促进社区的社会资本的积累。
3.3 赋权(Empowerment)
赋权是指个人/团体完全获得个人/集体力量、权威和影响力,并在与其他人、机构或社会的交互中使用这种力量。赋权意味着提高个人或社区的精神、政治、社会或经济实力,发展个人或社区的生存能力和自主能力。赋权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运用,个人层次的赋权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自我决策,侧重于人的发展,增强自尊,拓展行事能力,实现其个人价值。集体或社区层次上的赋权则强调作为集体的社群或社区组织在赋权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应予注意的是,赋权是一个从下至上的过程,需要由个人或社区的启动,而不能被看作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而且,赋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多维的过程。
赋权特别针对被排斥处于决策之外的群体,例如,因种族、民族、宗教、性别或残疾、贫穷引起的受到歧视的、被边缘化的人。这些群体没有自给自足的经济实力,对慈善或福利依赖性强,在社会中是“没有声音”或其声音“无法被听到”的人。由于各种能力的缺乏,没有得到可以发展自己的机会,失去了自信,这反过来又可能导致社会问题。注重分析他们自身和他们周围的社会和政治现实的看法,是更好地理解赋权的心理内容的关键。赋权就是要调动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获得生活决策能力与自助的能力。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的性别平等政策,针对妇女赋权问题,给出的赋权定义是:“人,女性和男性,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的生活议程,获得技能,建立信心,解决问题,能够自立”,“不仅是集体的、社会的、政治的过程,而且还是个人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其他人不能给妇女赋权,只有妇女才能给自己赋权来代表自己进行选择或发言”。〔13〕ICTs为发展中国家和穷人创造了新的经济、社会机会,促进了电子民主和更为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ICTs对于社会特权阶层,而不是在经济和社会处境中的弱势方更为有利,继而形成马太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差距。因此,ICTs与赋权的关系,是一个需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考虑的复杂问题。社区信息学尤其把与弱势社区或被边缘化的社区合作以解决各种威胁社会的重要问题,如贫困、健康问题、暴力、食品安全问题等,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理解ICTs所植根的特定社区情境是利用ICTs促进社区成员赋权的关键。例如,英国研究者在英国、荷兰分别执行建立了妇女培训中心项目,研究ICTs如何适合妇女日常生活及怎样与性别相联系。通过了解社区中妇女的相关社会和经济因素,项目着重解决如何克服资源缺乏、技能缺乏和实践缺乏、以及阻碍妇女使用ICT技术的社会态度等障碍的问题,使这些妇女改变了对技术的态度,建立了自信,树立了自尊,提升了生活品质,增强了经济机会。〔14〕
3.4 能力建设(Capability building)
社区信息学的理论和已有的实践案例表明,ICTs能极大地促进社区的各种资本的调动,以提高个人和社区的能力。
在个人层次上,ICTs项目旨在培养个人的基本能力和生存技能,加强参与社会的能力,提升精神文化修养,进而具备选择和决定促进其自我实现的能力。利用ICTs开发丰富的信息资源,采用易用和合适本地条件的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扫盲、文化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本地信息技术员的培养等,使用户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掌握文化、技能,进而有机会参与到主流社会的发展之中。
在社区层面上,社区能力指建立和维持其地区的发展的知识、技能与行为,包括社区解决自身的问题能力、做出决定和计划、评估建设未来的进程能力。社区能力不仅强调社区的生存能力,也强调创新能力,不仅是在经济上获得发展,而且在文化权利上得到保障,使社区成员的生活更为积极、智慧,在全球化背景下自主选择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道路。ICTs在社区特定的情境中,联合各种机构的力量,充分激活和利用其自然资本、人的资本、社会资本和信息资本,有利于提升社区的社会、经济、信息、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决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3.5 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ing)
英国社区发展基金会给社区发展的定义为:为消除贫困和弱势境况,在基层实施社会发展计划、深化民主进程中发挥特殊作用的一系列价值观和实践。〔15〕社区发展交流机构认为,社区发展既是一种职业(比如对于地方当局的社区发展工作者而言),又是在社区开展工作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基于正义、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社区。〔16〕在联合国的发展项目中,人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包括,以可持续的方式提高生产力和管理系统,引入外部知识及评价来发展传统智慧,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潜能,能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过程,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使自然资源得到再生等。
社区信息学特别强调ICTs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如社区经济振兴、社区健康信息保障、社区电子民主、乡村区域发展、扫盲及成人教育等等,其目标不仅仅是在社区中技术的引入和信息的可获取,而是要籍由实践,使社区发现本地资源,创造社区优势,协助社区实现自我促进与自力更生。社区信息学为采纳和使用ICTs的社区提供了从技术考量、项目流程到效果评价的一系列的实践范式,分析社区内和跨社区的信息需求、社区资本和相关实践,形成符合社区特点和需求的信息系统的框架,在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工具的基础上,拓展社区将ICTs运用于政治、经济、健康和环境、教育、艺术、文化和科学等各种领域的创造力,进而推进社区跨越存在于社区内及社区间数字鸿沟,有利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Binns和Nel通过在南非乡村开展信息技术项目的实证研究指出,只有当社区使用自己的资源和技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具有生机的未来时,社区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17〕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与社区信息学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学术教育在不断涌现,基于社区信息学的社区建设及社区发展项目层出不穷,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研究者各自的学科背景不同,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教育方式等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ICTs在中国都市基层和乡村的全面铺开和持续推进,催生了多种视角的相关研究,但未得到学科意义上的整合。社区信息学关注社区的独特性及ICTs对社区的意义,可为各种ICTs项目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也有利于丰富具有我国本土特点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理论。
1.Gurstein M.Community informatics:enabling communities wi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Idea Group Publishers,2000:1
2.Keeble L,Loader B D.Community informatics:themes and issues//Loader B D.Community informatics:shaping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relations London:Routledge,2001:3
3.梁俊兰译.社会信息学是什么.国外社会科学,2002(3):123-124
4.Lee F S L,Vogel D,Limayem M.Virtual community informatic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JITTA).2003,(1):47 -61
5.Gurstein M.Community informatics:enabling communities wi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London:Idea Group Publishing,2000:2
6.Clement A,Shade L R.The Access Rainbow:Conceptualizing Universal Access to the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Gurstein M.Community Informatics:Enabling communities wi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London:Idea Group Publishers,2000:32-50
7.Putnam R 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1):65 -78
8.Lin 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4
9.O'Neil D.Assessing community informatics:a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for evaluating community networks and community technology centers.Internet research,2002,12(1):76 -102
10.Pigg K E,Crank L D.Building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the potential and promi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Journal of Community Informatics.2004,1(1):58 -73
11.Simpson L E.Community informatics and sustainability:why social capital matters .Journal of Community Informatics,2005,1(2):102 -119
12.Williams K,Durrance J C.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networks:rethinking theory in community informatics.The Journal of Community Informatics,2008,4(3).http://www.ci-journal.net/index.php/ciej/article/view/465
13.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加拿大国际开发署性别平等政策,内部资料:8
14.Herman C.Crossing the digital divide:experiences of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a community ICT Centre//Trauth E.Encyclopedia of gend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Hershey,PA,USA:Idea Group Reference,2006:154 -159
15.Commun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Community Development Challenge Report.〔2011 -05 -10〕.http://www.cdf.org.uk/SITE/UPLOAD/DOCUMENT/communitydevelopmentchallenge.pdf:2
16.Community Development Exchange.Definition of CD.〔2011 - 05 -10〕.http://www.cdx.org.uk/community - development/what- community -development
17.Nel E,Binns T.Place marketing,tourism promotion and communitybase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Urban Affairs Review,2002(38):18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