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洪江大木商杨义斋
2012-02-08王贤辉
王贤辉
清朝洪江大木商杨义斋
王贤辉
木行是宋代以前就有的老行当,明清时期更为盛行。在古代做木材生意是个高风险、高收益行当。因为木材要靠水运,而且要在水涨潮的夏季最为合适,季节性很强,每年只能做一次生意。一次若做成,一年都不愁了,如果碰上大洪水或触礁事故,就会人亡货毁,血本无归。杨义斋,就是当年洪江的大木商。
湖南洪江木材运输要靠沅水,从贵州收购木材,运到洪江,再运往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销售。
运一联排(约26立方米)木材少则需要8个人,多则需要10个人,排上前后各有4个招(即浆)用来划动木排,控制木排的方向。招是用一根园木条做成,有碗口粗,前面削成扁状,后面是圆形。每联排上有个领工负责领航,领工的工资比招工工资高,位置一般在排的左前角。排的后面有个蓬,工人都在蓬里生活。排后面四个人中有3个人是负责伙食的。
排上关键的人物除了领工,还有两个人很重要,一个是文管事,一个是武管事。文管事是账房先生,要负责检测木材的质量、长度、规格,放排过程中主要负责账目,管理排工的后勤,到了码头还要帮助老板销货。武管事主要在河边照看木材,约请排工,谈妥价钱,必须对河道非常熟悉,一路上的航行实际上是由他指挥,哪里有险,哪里有滩,他都一清二楚。文、武管事都是跟着排走。
老板每次收购运输木材的多少要根据资金决定。杨义斋收购的木材量很大,他在洪山青山脚设有放木排的滩头,此处水速慢,水域面积大,便于安排木排。他将木排放在青山脚,请工人照管,因为每年只放一次排,并且要等水涨的季节,所以采购来的木材,先放在排坞里等待时机。
洪江商人很相信风水,放排要选择风水吉日,还要看水势。当时,行业木商根据水势积涨水情况将沅水不同的水势,依次划分为“划排水”、“过塘水”、“土漕水”、“满江水”、“过街水”等五种水势.“划排水”太小,“过街水”太大,均不适合放排,只有水势合适才放排。排工启程前还要对着江梵香跪拜,祈求旅途平安。
杨义斋不跟排走,而是坐车,他要根据水情判断木排抵达各个码头的时间,在当地码头与排工汇合。木排运到岳阳,洪江的排工就调头了,必须再在岳阳另请排工,因为每个码头是互相不能串通,各个地方的码头有各自的利益范围。
沅水多险滩且多匪患,武管事还要负责木材的安全护卫工作,土匪对过往木排一般都要收取过河钱,如不给钱就会进行捣乱,木排一旦撞上石礁就会发生散排的危险,排毁人亡。所以,木商们一般都会给钱的。
排到了桃源下面的陬市,水深了,没有险滩了,就五六个联排放在一起扎成大联排,可让领工回洪江,只留下文武管事,在陬市另请人请船来拖。同时,管事要拍电报回洪江给老板,报告木排是否平安抵达武汉。
木排到了武汉的鹦鹉洲,要看当时的市场行情,依据价格来决定木材是卖还是不卖。如果不卖,杨义斋便坐船到武汉,再坐车到南京,在南京、镇江或上海将木材出手。如果水势好,两个月就可完成木材运销任务,每次成交后,盈利都非常可观,文、武管事是老板的得力助手,销完货,老板都会带着两人在当地游玩几天再回洪江。生意做成后,老板就再回洪江、贵州收购木材。
杨义斋一生有七名子女,解放后,他参加公社合营,1956年病逝,享年53岁。如今,其子杨培成仍住在洪江古商城内杨义斋留下的窨子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