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的初步研制*
2012-01-31夏鹏飞齐向华
滕 晶 夏鹏飞 齐向华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增韵》曰“烦,闷也”,《国语·齐语》曰“躁,扰也”。烦躁是一种心中烦闷不安,急躁易怒,甚则手足动作及行为举止躁动不宁的表现,这种表现若持续一段时间,往往会成为导致或加重疾病的一种紊乱的心理状态。笔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多数具有烦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与失眠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使得睡眠难以得到根本改善[1]。因此,客观地评定失眠症患者的烦躁状态,对于指导失眠症的中医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研究目的、用途和研究人群
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研制的目的是为了评定失眠症患者烦躁状态的程度、性质及特征。该量表作为中医心理状态的特异性量表,主要用于失眠症患者的评定,预想可用于诊断及了解患者的状况,以及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受影响最严重的方面,对失眠症的病因进行定性、定量的诊断。
拟定该量表的研究对象为具有基本文化水平,智力正常且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诊断标准,患者有主观的心烦焦虑症状或时常有坐立不安、易激惹等客观症状并持续了1个月以上;年龄16~75岁;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者。
2 研制方法
2.1 烦躁状态内涵的确定 参考《康熙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等对烦躁及其状态的描述,概括烦躁状态的内涵为: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保持着异于正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的心理信息内容。“烦躁状态”是一种心理状态的紊乱,是指患者心境不良,自觉心中烦闷不舒、情绪不安,事事不如意,急躁易怒,甚至出现行为举止躁动不宁的一种证候。
2.2 量表结构的设计和分级 以中医的 “形神统一”理论为原则,初步构建量表的结构。其中“形”的主要结构包括:整体、体型、头面、口齿唇、耳目鼻、胸腹、腰背、二阴及二便、妇人经产、饮食、呼吸;“神”的主要结构包括:思维心理、气色、精神状态。然后按照形、神的结构填充形成信息表。
表1 独立样本t检验报告表
表2 删除项目后的KMO线性检验(KMO and Bartlett'sT est)
表3 因素分析结果
2.3 量表内容介绍 拟定 《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为自评式量表;采用李可特式(Liken-typescale)量表法,选用5点计分方式,结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设有中间等级,选项之间力求等距。
2.4 初量表的形成 以《中华医典》光盘、CNKI医学文献检索等计算机检索为主,辅助手工检索,对中医近千种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以“失眠”、“不寐”和“烦躁”、“虚烦”、“心烦”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取相关症状和体征以及描述性词语,作为量表的备选词条,围绕量表结构,对量表词条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论证,确立条目池。
组织从事心理学、中医学、量表学、临床流行病学等领域著名专家结合失眠症临床特点,对条目池进行讨论,将词条按照量表制作的要求以陈述句的方式进行表达,使之达到既通俗易懂,又可以准确描述目标特征为目的。通过对词条进行调整、拆分,初步确定了64项量表条目,形成量表初稿。
2.5 测试量表的形成 在调查人员指导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6例研究对象当场填写 《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初量表),用如下统计学方法对初选条目进行再次筛选,形成测试量表。(1)困难度分析:可用条目的通过率来反映。(2)反应度分析:考察各条目5个选项中被选中率低于10%的选项数,删除选项多于2个的特异条目和多于3个的共性条目;(3)项目检验:计算出每个被试的总分,对总分进行高低排序,取前27%的被试的分数做为高分组,取后27%的被试的分数做为低分组,分为高低两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4)因素分析:包括线性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分析要求观测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在进行因素分析前应进行变量的线性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按照共同度小于0.40和载荷小于0.40删除条目。
3 结 果
3.1 困难度和反应度 本研究共发出166份量表,收回166份,且无漏填,应答率100%,说明条目语言容易理解,困难度低。也未出现回答时集中于某些特定的选择项或者某个选择项完全没有人问津,所有患者都完整的填写了整个量表,说明易于理解,反应度良好。
3.2 项目检验 见表1。依据t检验结果,第11、49项条目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故将11、49项条目删除。
3.3 因素分析 (1)线性分析:见表2。KMO值为0.854,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076.768,表明数据呈较好的线性,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如表2所示。(2)探索性因素分析:见表3。根据第1次因素分析结果删除第5、10、18、24、25、26、28、31、36、38、45、48、53、63 项 条目,共计14条。对保留的48个条目继续进行第2次因素分析,根据第 2 次分析结果,删除第 4、23、43、56 项条目,共计4条。将保留的44项条目继续进行第3次分析,删除 7、19、42、52、64 项条目,共计5 条,将所剩的39项条目进行第4次因素分析,取得满意效果,将39项条目全部保留。
4 讨 论
失眠症烦躁状态的患者的表现多种多样,既有躯体方面,又有心理认知方面改变。本量表在编制过程中从整体观上充分注重了失眠症患者形神的变化。量表条目的选取是将古今医书医案中有关于失眠、烦躁的症状、体征进行频度统计,能够切实、全面地反应失眠症烦躁不宁状态的临床表现,保证了量表在主体上的说服力;量表条目的语言描述咨询了相关方面的专家,使条目的描述规范并通俗简捷,不涉及敏感的词语,保证了量表的可接受程度;量表制作在经过条目池的构建、条目的初步筛选、166例患者对初量表的测试、通过采用条目的困难度、反应度、t检验、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量表进行了项目量的分析。经反复验证,按照分析的结果,进行条目的删除,得到了39个条目,初步形成了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评定量表。
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具有如下特点:(1)中医的思维模式、理论和语言习惯等直接根植于中国文化,因此,量表所体现出的精神和所运用的语言易于被患者所领悟;(2)量表的调查过程实际就是中医辨证的过程,其结论能够揭示失眠的原因,直指患者内在的心理症结,进而指导临床治疗;(3)《与知郡职方书》曰“切少烦躁,损气伤神,益为灾矣”表明了烦躁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而通过量表的评定能够积极地揭示失眠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将防治前提,更好地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综上所述,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路,根植于中医的传统理论和语言,研制具有指导辨证施治意义的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齐向华.失眠患者烦躁状态的理论和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