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中国现代林业发展说探论
——以20世纪60年代为中心
2012-01-28蔡伟
蔡 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董必武中国现代林业发展说探论
——以20世纪60年代为中心
蔡 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20世纪60年代,针对中国林业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董必武明确提出“大办林业”以满足国家总体需要,主张发展“散碎林”,在植树范围、植树群体与植树品种等方面,主张围绕制定规划与处理好各种关系等以推进林业事业进步。
董必武;林业思想;“大办林业”;“散碎林”;发展方法
董必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学界对其法制思想、教育思想、民主建政思想等均有研究,但对其林业思想的关注较少。事实上,董必武“大办林业”与发展“散碎林”等林业思想寓意深刻,比较符合中国国情。
一、“大办林业”以满足国家的总体需要
20世纪60年代,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董必武对国家各项建设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其中对林业的关注尤为突出。具体地说,他围绕中国林业现实存在的问题作了多方面思考,认为大力发展林业体现了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明确地提出了“大办林业”的口号。
(一)中国林业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
1.林业缺口满足不了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初,囿于诸多原因,相对于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需要来说,我国林业生产缺口巨大,董必武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他在湖北省召开的林业座谈会上曾直接指出:“我们现在是木材太少了。”[1]20又说“现在我们每年需要上千万立方米的木材。按照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用量来算,每年要差几百万立方米。还不包括民用材。这就是说有很大缺口”。而“现在国家每年需材几千万立方米,总有几百万立方米的缺口,靠吃老本,这是不行的”[1]83。显然,林业的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实际需求不相协调,需要加以改进。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大国,木材需要量很大,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国家对木材的需要量不是少,而是越来越多,开矿、修铁路、盖工厂、农村修建房子均需木材。而“现在砍伐迹地更新跟不上。要真正成用材林,还是靠栽树。你们召开的农民代表会议上不是有的代表反映烧柴很缺吗?可见植树造林是符合广大群众迫切需要的”[1]121。在这里,他将林业发展与国家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强调落后的林业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林业建设刻不容缓。
2.林区迹地更新速度太慢,适应不了林业发展的需要。在论及林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时,董必武还直接提到了“林区迹地更新的问题”,认为其更新速度满足不了现实林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他说:“这些年来,我们砍伐了多少?栽了多少?我们这方面做得差,更新的只有六成。”如此直截了当,反映了他敢于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的积极工作态度。为此,他还剖析了造成此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更新为什么跟不上采伐呢?一是布置得迟了,二是砍伐不经济。有的地方蔸子留的高,我在麻城龟山看到的都是很高的蔸子。这是个很大浪费。”[1]17
3.林业发展不充分,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前述“林区迹地更新的问题”,董必武指出:“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林业工作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1]17事实上,发展林业对国家经济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他认为木材可以造纸,木材少纸也少,造纸的纸浆还是可以出口的东西。化学纤维也少不了木材,胶合板都少不了木材,树木多了枯枝落叶还可当肥料。“总之,希望你们奋斗数年,把这几项搞起来,使林业有个大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1]20承德专区王专员向董必武汇报林业工作时,谈到该区坑木尚需调入一部分。董必武问:“你区坑木为什么不能自给,你们打算将来如何办?接着说:应该多造林,争取在一定限期内达到自给,永远依靠外援给国家带来的问题很多。”[1]60董必武的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毛泽东的思想颇为一致。从理论上而言,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林业发展可谓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毛泽东眼里,林业的发展对农业、牧业建设非常有利。他指出:“苏联伟大土壤学家和农学家威廉斯强调地说,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2]71
4.植树造林不足直接导致祖国大地荒山遍地,影响环境。森林实乃陆地生命的摇篮,具有综合性环境效益,如它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调节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气候变化、保护土壤不受风雨侵蚀等。如果听任大片荒山裸露在外,这既不美观又不利于水土保持,而且还浪费土地资源。因此,董必武从生态环境角度强调发展林业的重要性。他在论及部队和学生造林价值时指出:“部队和学生造林是长远的事,要长期做,这对于消灭荒山有很大意义,要叫专区、县做林业工作的同志很好地组织运用这股力量。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主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培育好树苗,第二是作好计划安排”[1]120。后来他又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消灭荒地荒山,绿化大地。”[1]89在这里,董必武的具体表述虽还比较简单,尚未达到当今的理论高度,但其造林以“消灭荒山”的积极价值显然蕴涵了当今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明确提出“大办林业”的口号
前述董必武对中国林业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的剖析并非空穴来风。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诸多原因,国家林业建设并未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后来,毛泽东开始比较重视林业的价值,在1958年11月6日的郑州会议上指出:“要发展林业,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同志们,你们不要看不起林业。”[2]57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好转。然而,形势不容乐观,诸多潜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就林业领域而言,林业发展状况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不相适应,尤其是木材的严重短缺难以满足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董必武意识到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亲自到各地视察林业建设情况,并大力宣传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后来他还亲临湖北省委召开的全省林业座谈会,着重阐述了发展林业的紧迫性。他指出:“现在是否可以提大办林业的口号呢?我认为现在完全可以提出这个口号。大办不是说今天干一下算了,而是要一直贯彻下去。我们要急起直追,赶上去,实现林业的现代化,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1]17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价值,强调指出:“植树造林就不单纯是一个解决国家木材缺乏、人民需要的问题,也不只是林业部门的专门职业问题,而是保证以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实现的一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保证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各个方面都应当从自己的角度,重视植树造林问题。因此,人民公社、生产队要大办林业,铁路、公路应把植树作为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军队、学生参加植树,以至机关团体参加植树等等,就成了自己的任务。”[1]54-55在这里,董必武将“大办林业”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并主张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植树造林运动中来,大办林业以造福子孙后代。
二、促进林业发展主体思路与基本内涵
董必武还进一步论述了实际发展林业的主体思路与基本内涵。他在分析我国林业缺口问题时曾作了一定的中外比较,由此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林业思路。他说:“我们中国的林业要赶上像芬兰、瑞典这样的林业发达国家,搞成片成块的林子固然需要,像东北、西南大片国有林区,广东、广西、湖南也有成片的。但是如果光这样发展大片的国有林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克服我们的困难呢?”[1]17-19在这里,他已注意到发展成片林的重要性,同时,也反对照抄照搬,自觉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倡搞“散碎林”。董必武指出:“我说的是搞散碎林,这样造林不仅国家花钱不多,花劳动力很少,还有不怕火、不怕虫的好处。成片林有两怕:怕火,怕虫”,“大家看这是不是大办林业的好办法。当然,造大片林是要的,我说的这些办法是补充办法”[1]17-19。可以说,董必武主张搞“散碎林”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造林思想。此外,他还就发展林业的基本内涵作了一定理论阐释。
(一)植树范围
1.铁路两旁植树。针对新中国铁路发展的现状,董必武注意到可利用铁路旁空地植树造林,并加以大力提倡。他说:“铁路两旁都有隙地,东北的铁路就占地很宽。那里有的植了树,有的树植了如何管理就没有考虑。至于新修的铁路,差不多没有搞。”因此,铁路两旁植树大有可为。至于如何植树,他进一步指出:“铁路两边都留了十五米宽,植一行树,一公里可栽二百五十棵,栽两行就是五百棵,错开还可以栽三行。全国铁路约有几万公里,一公里栽五百棵树,那有多少!十五年到二十年后,铁路上的枕木就可以部分自给了。不适合做枕木的就统一调剂嘛,有了树就好办了。”[1]17-19在这里,他强调铁路两旁植树的现实价值,如支援铁路建设,扩大绿化面积,美化自然环境、防风固沙,保护铁路地基和列车运行安全等重要作用。
2.公路两旁植树。不仅如此,董必武还将公路植树与铁路植树进行了一番对比,更加突出了公路植树的迫切性。他说:“公路植树比铁路更差些,全国修了几十万公里公路,如一半种上树,那就很可观了。”[1]17-19在其诗作中,他明确道出了近年来公路两旁植树工作存在的缺失,如言“铁路公路旁,植树有潜力。以前筑路者,曾植树为饰。植后供观赏,久渐失注意。有路树成材,应伐更新迹。有路树多缺,尚少见补植。近年筑路多,似未及此物”。在另一诗作中,他述说了公路两旁植树的好处,如言“路树美风景,宜有不宜无。若从经济论,路须与树俱。路两边留地,列树数行敷。每里植两行,可植五百株,加密行加倍,千株里有余。路里五十万,几亿本非虚。如栽速生未,十年成材储。随伐随即栽,新栽补旧除”[1]23-24。
3.水利干渠两旁植树。与前二者相似,鉴于水利干渠边绿化带少,致使水体被沙尘污染、干渠积灰的问题,董必武提出可在水利干渠两旁植树。他说:“水利干渠也可以绿化。绿化的观点要贯彻到生产队,哪些地方栽树,栽什么树,由大家商量决定,干渠不是处处都能栽树的,栽树只有公家得益,群众没有好处也是不行的。”[1]17-19
4.村子周围植树造林。董必武以湖北为例论证全国农村植树造林的现实价值。他说:“湖北的村子周围造林是大有可为的。”[1]17-19并借助诗表达自己的思想。其诗曰:“农轻重布局,林业附于农。农村大动员,林业始有功。”对此效果,他作了一定预测,认为:“每农户年植,十株桧柏松。鄂农六兆家,树增千万丛。积累至十年,将以亿计终。”在论及其好处时他指出:“此法最经济,少费钱与工。社队培新苗,社员手植从。劳动计工分,勤者得利丰。”对于所植树木的产权归属,他说:“林权照规定,为私也为公。”至于具体管理,“社队订公约,护林责任崇。见缝即插针,不让地有空”。如此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甚巨:“为期三十年,满眼青葱笼。树木皆成材,资利用无穷。”[1]21-22后来他解释说:我建议的本意,只是想动员农户每年参加植树,见缝插针,不让居住周围有空地。建议的十株树,同样是为着便于计算而举出来的一个数字。诗题叫大办林业,就规模说,所有农户都参加植树,真办起来,不能不算大;就每个农户说,一年植十株树,费工还是很少的,大约两个到三个工就行了[1]28-29。
(二)植树群体
董必武在论及植树范围的同时,还对植树群体作了一定探讨。他认为可以为植树造林服务的群体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1.广大农民群众。董必武对此曾向陶希晋表明自己的观点。陶在给董的信中曾就“指示意见”如此说道:“关于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的指示意见,我返南宁后传达给科委同事和自治区个别领导同志,都认为这是当前较好办法,亦只有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收又多又好的效果。”[1]38在后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董必武还书面提出“动员农户植树,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领导农户大办林业”。在他看来,我国农民有一亿一千余万户,各地农村周围都有空地,近年开渠不少,如把农户折半计算,得五千余万户,每户每年植十株树(假定一个便于计算的数字),每年就可增植五亿余株树。“动员全国半数农户参加植树,规模是大的,一户只花工三天,有工分可得,农户不费什么,对农民说是很便利的。”[1]42-43
2.铁路公路职工。董必武认为经营铁路公路时,需要将植树作为一个重要任务纳入其中。他说:“我国两路共约有五十万公里,除去山洞、桥梁、隘道、险径和复线部分不能植树外,作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计算,当不下于十七八万公里。这样长的路侧可以植树,每公里植八百至一千株树,养三十年成材,就有一亿三千万株至一亿七千万株树可用。二十株树合成一立方米,可得六百五十万至八百五十万立方米。这不是个小数。”“这是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列入计划的。植树后每年枝丫剪伐,还可有收益。栽树依靠路工,保管委托道班,路局经营的经费增加不会很大,这是可挖掘的一项木材资源。”[1]42-43
3.军队与学生群体。董必武也比较注意发挥军队在植树中的重要作用。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书面意见:“各省、区利用驻屯军队,每年造林,有计划地消灭荒山、荒地。”“如果各省、区把驻军每年为群众服务的力量抽出一部分来造林,他们所植的树是可计算而得的。全国各省区驻屯军队假令抽一百万人出来植树,每人每年植一百株树,大约作七至十天工就可以了。”如此一来那就是一年增植一亿株树,按三十年累计,就是三十亿株树,以后每年采伐一亿株,迹地更新一亿株,就年年有一亿株可伐,得木材五百万立方米[1]42-45。为响应号召,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联合发布公文《关于部队植树造林问题的通知》,努力贯彻其“把军队每年为群众服务的力量抽一些来造林”的指示,认为“军队参加植树造林,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政治意义。近几年来部队一直把植树造林,作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执行中央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关于木材生产和造林问题的指示》以来,部队对植树造林更为重视”[1]51。同时,学生群体也是植树造林的重要力量。董必武指出:全国学生亦是植树造林的一支宏大的集体力量。在他看来,全国学生有八千余万人,其中小学生最多,若连小学生五六年级以上的大、中学生算,可供劳役的当不下二千万人,折半计之,亦可得一千万人以上。“设想这一千万人以上的学生,每人种植二十株树,即可得三亿株树以上,按三十年累计,可得六十亿株以上的成材树。”[1]42-45
(三)植树品种
在确定植树范围、植树群体后,董必武还对植树造林所需品种作了一定探讨,注重于适宜环境需要,易于成活,生长较快的树种。如他在植树造林诗二首中就有“桧柏松”、“枫树”等树名。其诗曰:“水渠之两边,尽量栽长枫。”[1]21-22他对公路旁栽树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他说:“林业是经济工作,经济工作是要算账的。公路也应栽速生树、易生树,如南方的橡树、北方的白杨。”[1]18至于农村,究竟植什么样的树,董必武认为应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具体意见,尤其是更多地听取农民的意见。他指出:“诗虽是就座谈会上发表了的意见写的,因为诗要押韵,有时为韵所限,写出来的诗句,不能完全表达本意。如诗中‘每农户年植,十株桧柏松’一韵,就字面看,好像我建议农户每年植十株桧柏松似的。实际我的本意是建议每户年植十株树。桧柏松只算举例,因韵中只有松韵好押,故举以为例,下面枫字韵也是这种意思。水渠两边,社员认为种什么树好就种什么树,不一定要枫树。”[1]42-43按照其诗词所言:“何种树最佳,制宜要因地。”[1]24-25在其心目中,绿化的观点要贯彻到生产队,哪些地方栽树,栽什么树,由大家商量决定,干渠不是处处都能栽树的,栽树只有公家得益,群众没有好处也是不行的[1]19。很显然,董必武对树林品种的考虑充分体现了他尊重林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的积极思想。
三、推进林业发展具体途径与主要方法
董必武在前述林业发展思路与内涵基础上,还对推进林业发展的具体途径与主要方法作了一定探讨。这主要包括制定规划与制度化、落实发展的具体方法与处理好各种关系等方面。
(一)制定规划与制度化
1.发展林业应有一定设计规划。事实上,林业涉及范围波及全国各地,而发展林业可谓代代相传的大事业,没有周详的规划势必难以收到实效。董必武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指出:“任何工作,只有一般号召,不具体地去抓,效果不大。一轰而起、一轰而散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1]120为此,他还在自己的一首诗作中作了一定表白:“部定为章程,局年列计划。”[1]24在另一首诗词中,他说:“树为路附业,经营与昔异。首先是布局,考虑周为贵。检查路政时,莫将树忘记。”“任务系新增,完成当匪易。牵涉诸问题,应该从长议。期以三五年,沿路有林带。”[1]25-26从这些言论中不难看来,董必武非常重视林业建设的规划问题。为制定合理规划,他认为从中央到地方应层层有规划。具体操作应首先从以县为单位的地方开始,从调查研究入手进行。在做好县级规划基础上,依次做出省级、国家级的规划。规划必须周详,具有可操作性[1]56。具体地说,“年年列计划,检查莫放松”[1]22。
2.制度化也是发展林业的重要一环。在前述基础上,董必武认为将林业工作制度化,建立各种制度也不可忽视。“要把任务具体落实到基层,要长期坚持下去,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时间长了就会搞出名堂。”[1]64具体地说,首先必须确定林权。“人民公社化以来和今后新造的各种林木,都必须坚持谁种谁有的原则,国造国有,社造社有,队造队有,社员个人种植的零星树木,归社员个人所有”和“经营分配的自留果树和竹木。在屋前屋后或者在生产队指定的其他地方种植果树和竹木。这些东西永远归社员所有”的林权规定,董必武认为应当大力宣传,切实贯彻,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提高全国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省、地、县、公社各级党委应有一书记或副书记分工管林业,行政机构中应设林业厅、林业局专管林业。各级领导要带好头,做好示范工作,引导人们重视林业建设。植树造林运动展开时,必须在林业厅、林业局领导下设置专职人员作技术上的指导。植树造林以后,组织专业队伍管理,建立保护林业的条例、公约,等等。对于保护林业有功的,给予奖励;对于破坏林木有罪的,给予处罚[1]55-56。“权属确定后,随即发给执证,使群众安下心来。”林权处理后,政府还要帮助社队作出规划,进行技术指导,使群众合理经营和利用,不能让群众抓现成收入把林子破坏了[1]62。
(二)落实发展林业的具体方法
究竟如何植树?对具体方法,董必武作了一定探讨。
1.转变思想,端正态度。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搞好植树造林首先需要转变过去轻视林业的思想,真正确立重视林业建设的意识。董必武注意到这一点,他说:“过去提出发动群众植树造林,从国家木材缺乏、人民需要、经济收益各方面考虑的多,把植树造林同实现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联系不够,因此,过去对植树造林的问题,林业部门考虑的多,其他部门也认为这是林业部门专业职责,自己用不着重视。殊不知植树造林搞得好的地区,可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旱防涝,固沙防风,对保证农业丰收,能起重大作用。”[1]53-54在他看来,林业部要注意抓思想问题,因为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不完全一致。“应该广泛地展开讨论,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别人提出不同意见,不要给人家扣帽子。”[1]72植树造林就不单纯是一个解决国家木材缺乏、人民需要的问题,也不只是林业部门的专门职业问题,而是保证以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实现的一个方面的问题[1]54。具体地说,“动员一大事,思想先打通”[1]22。不仅如此,对于如何植树,他主张深化认识。他说:“我原以为我的几点设想,两路两旁植树最容易实现,因为它们本身规定要植树,也植过树,不过照我的设想就要把过去对植树意义的认识转变过来,要使植树成为经营路政的一个组成部分。”[1]49
2.群策群力,见缝插针。如何植树造林,董必武注意到群众的力量,强调发动群众搞植树运动。他指出:“人民公社、生产队动员农户见缝插针,在住宅周围和水渠边,每年植树十株,逐渐消灭村旁空地,然后由近及远,消灭社、县所属的荒山荒地,是可能的。”[1]43在他看来,只要农村社员对所在地周围隙地植树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了,帮助铁路、公路的植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1]27。在植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才能解决好问题。此即是动员农户在村子里植树时,“植树在什么地方?目前用见缝插针的办法”[1]29。三五年之内,村民住宅周围还有缝可插,等到周围无空地可栽时,县和公社再想办法。“首先在住宅四周空地,由近及远,扩大植树,把群众发动起来,群众有了树苗,植起来费工不多,工非白费,保证成活后,年年有收益,农民必然会响应领导的号召。”[1]58“机关、学校、部队驻地周围都应绿化。”[1]70
3.注重试验,树立榜样。对如何植树造林,董必武反对盲目上马,强调先进行试验,摸索出经验后再推广。他指出:“试验的地方,只要那里林权问题已解决(这点是大前提),育有树苗,社队领导找出植树空地,分配树苗若干株给农户栽种,每个农户年费两三个工就可以完成。农户费工不多,工非白费,应该说动员广大农户参加植树是没有多大困难的。这种做法,农户的困难最少,社队领导却有不少麻烦,定林权、育苗圃、找技术、寻空地、组织农户栽种,等等。除林权问题外,其余问题都是年年要费力的。开始两三年费力要多些,在工作摸出规律后就可照着去做了。这里需要做点笨工夫。”[1]35如造林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等。各地气候土坡不同,树身坚脆高低各别,地方领导机关如何取得经验,择点试行,如何事先准备,逐渐推广,“由于没有具体实践,想法是否对头没有把握,所以必须选择几个地区进行试点。只有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才能推广”[1]53。在植树造林中,我们应善于发现榜样、树立榜样、学习榜样。董必武曾将南宁作为广西造林的一个榜样加以称赞。他说:“今年南宁市的造林绿化工作,做得相当好。”[1]34-38“南宁市造林绿化工作的办法很具体,真正做到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已成为群众性运动,成绩显著,这可作为广西造林的一个样板。”[1]34-38
4.领导负责,注重投入。植树造林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没有相应的领导负责显然无法进行。因此,需要领导负责,很抓落实。董必武说:“领导只靠行政命令、发号施令是不行的。要解决彻底,一定要真正落实。”[1]82“我想省、地、县级主管林业的同志,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直接帮助社队的领导,解决其动员农户参加植树的困难(包括定林权,育苗圃,筹经费,找技术;等等),使社队领导乐于从事推动农户参加植树。”[1]34-38而“挖树根的机器和为植树时挖坑的机器”,解决机器问题不仅仅靠科技人员的创造,相关领导同志也必须重视并落实。
(三)处理好各种关系
1.处理好借鉴与独创、建设与节俭的关系。董必武非常注重向西方林业发达国家学习。他说:我们应该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经营林业的经验,“派人到北欧的瑞典、芬兰和日本等国长期考察,学习他们经营林业的有效办法”[1]45-72。另外,我们也不应被别国经验所局限,“要根据中国的情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创造出我国的林业经营方式,不要机械地抄袭其他国家的经营方式”[1]45-72。只有吸取别国的经验,并联系中国国情,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走的林业建设道路。董必武认为“不管搞什么工作,都要贯彻勤俭建国”,搞林业也是如此,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少花钱多办事,要经常体会到国家的困难,要经常考虑到需要和可能,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搞好林区建设”[1]45-72。
2.处理好农业与林业、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对农业和林业的关系,董必武认为:“农林是一家。”在他看来,农场兼搞林业意义很大,好处很多。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促进农田丰收;可以调剂劳力,使农闲劳力有事可做;可以把所有土地都利用起来,使地尽其利;可以解决自用木材,还可以支援国家木材。同时,林子搞起来还可以搞许多林副产品,增加农场收入,提高农场利润[1]45-72。至于植树造林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既要注重数量,也要提高质量。植树过程中“要根据条件分别对待,土地条件好的地方,一定要搞高质量、高标准的人工林。如镜泊湖这样好的条件就应该搞高质量、高标准的人工林”,要不然“对这样好的土地反而有浪费,未完全达到地尽其利”。林子“更新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一定要高质量、高标准地跟上采伐。现在所以没跟上,主要是思想认识和决心问题”[1]45-72。因此,解决数量质量问题,首先必须把思想认识和决心问题解决好。
3.协调军队与地方、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为搞好植树造林,军队和地方应相互协调配合。造林地由地方选择设计,造后交地方管理。帐篷、工具等军队自己有,不足时地方要主动帮助解决[1]45-72。育苗和管理,应由省、区行政机关统筹安排[1]45-72。军队和地方应该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办好林业。在学校与政府关系上,董必武认为国家“发动学生造林。当地政府划出土地,包给学校,包造包管,将来有了收入归学校。工具、技术上的困难,政府应给予解决”[1]45-72。国家主要是引导学校造林,划出种树土地,并在工具、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学校则负责这块土地的造林工作和管理工作,林业收入归学校。
4.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管理与搞活两不误。董必武在承德地区视察林业时对当地领导讲:“林业工作和农业一样,点多面广,群众性强,要把群众的当前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向群众讲清楚”[1]45-72。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细心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当然,群众的正当利益也必须考虑。在森林管理方面,董必武认为应“先死后活,要把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全面地看,不要有片面的群众观点,要看到林子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1]45-72。林子植完树之后,要好好把它管起来,避免人为破坏,因为林子破坏容易恢复难;但管理者不能忽视群众利益,应该接着研究搞活的办法,“要给群众找个妥当的出路,不能与群众搞成对立的局面”[1]45-72。
5.认清并及时处理植树造林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来说,要处理好公路、铁路两旁植树的土地与农民耕地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要划清界,有问题的地方要跟农民讲清楚、协商好。公路、铁路旁植的树,“社队应负责管护,将来修枝收入可以归社队”[1]45-72。栽树只有公家得益,群众没有好处也是不行的。树木的管理不仅要有管理的办法,还要有奖励,有处罚[1]17-19。“社队筹不出或不足的育苗费,允许其限额向农民银行贷借,植树三五年后,剪伐枝丫,就有收益,可以归还。”[1]42-43铁路两旁植树,劳动力不够,还可请点临时工,有了这个任务,就给他们增加一点工资,因为他们增加了一点劳动量。树大了每年都有收益,就可以给他们一点奖励[1]17-19。社队造林出的劳力要统一计酬,参加当年分配[1]61。“农村只要把山林权、劳动报酬、苗子等问题解决好了,社员是愿意栽树的。”[1]84同时,发展林业难免遇到困难,政府要千方百计予以解决,以免阻碍林业建设,影响群众积极性。如“苗木有困难,国家要帮助解决。群众育苗经费有困难,国家可以设法给予贷款。育苗造林技术有困难,政府要帮助社队训练技术人员,每个社至少要有一个懂得林业的人。总之,群众植树造林上的困难,我们(政府)都要担当起来,细致地研究,具体地解决”[1]61。首先应解决的是育苗问题。省、专、县林业部门就要按照参加植树的人力定出植树的面积和需要树苗的数目,及早准备。育苗有技术指导问题,因地制宜问题,也就是选种,掌握下种的季节,选择和改良土壤,施肥,如何利用营养砖、营养钵、营养篮等,什么地区适宜种什么树,这要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指导[1]56-57。当然,解决问题是要靠各方共同努力,在某些时候,群众也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帮助解决问题。
总之,董必武的林业思想比较丰富,前述内涵只是就其大端作了一些考察。从一定意义上讲,其林业思想体现了当时国家林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透过这些内容,不难发现,其思想具有一定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对当时林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1]董必武.董必武林业文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M].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K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2)04-0075-05
2011-11-20;
2012-03-16
蔡 伟(1985-),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