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资源的全景式扫描和科学性分析
——评季桂起教授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源流》

2012-01-28翟瑞青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授转型文学

翟瑞青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源流》一书,从多维交叉的视角,以纵横整合的价值坐标系,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探索和发现。这样一部洋洋洒洒四十五余万言的鸿篇巨制,是身为副院长兼管教学和学生两项重要工作的季桂起教授长期潜心研究的心血和结晶。多年来,季桂起教授一直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这一研究领域情有独钟,写出了不少优秀文章,也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和肯定,可以说,这本专著是集大成者,既是他多年研究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总结,又是他不断拓展研究空间和范围,扩大历史视野的结果。尽管之前对季桂起教授的文笔、风格、治学的严谨深深了解,但仔细阅读这本厚重的专著,我还是被作者气势的磅礴、视野的开阔、资料的丰富和思维的缜密所震撼。

一、厚重的史笔风格

季桂起教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侧重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文学的变革,这次研究,他把时限上溯到明代中叶,从本土文化资源的作用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两个维度上,“研究从明代中叶到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变迁,从中考察与梳理影响这一时段中国文学发展变化的诸种文化因素及其运行机制。尤其是研究推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文化资源的调整、变动,以及这些调整、变化具体影响到文学内部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如何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从而为中国文学为什么会发生这一转型实际发生的状态做出比较合乎文化及文学自身运行规律的阐释。”[1]将研究置于古今中外历史大格局上进行宏观性的展示。历史跨度之大,空间视野之开阔,是之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所无法比拟的,显示出作者厚重的史笔风格,以及宏放的胸襟、雄大的气派和扎实深厚的学养。如果不具备史家风范,宏阔的历史视野,沉潜的学术根底,很难完成这项宏伟的工程。

二、丰富的资料累积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学术界争论多年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普遍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始于五四,并且侧重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从80年代开始,“重写文学史”和“20世纪文学”呼声愈烈,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开始升温。一方面认为晚清时期国门的打开,鸦片战争的爆发,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在外来思想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已经开始发生转型,因此有了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说法,把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上溯到晚清。另一方面,在关注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在致力于本土文化资源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不过一般把时限限定在晚清时期。季桂起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本土文化资源对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周作人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和胡适主张“把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放到更深远的历史背景上来看待”的命题应该成立。但是要想把一个争议多年、众说纷纭的学术问题梳理清楚,与全国知名的大家相抗衡,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并非易事,必须具备大量的有说服力的实证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支撑和佐证,季桂起教授通过对中外古今大量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学的、文化的史料的爬梳与分析,从中得出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资料之丰富,常人难以比肩。

三、缜密的逻辑思维

光有丰富资料的科学研究是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必须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才能以理服人。季桂起教授的文章素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的缜密折服众人,没有灵动华丽的语言,也不具备激情四溢的情感,而是用朴实无华、周密严谨的语言,理性的思辨能力,缜密的逻辑,站在文化“全球化”的制高点上,通过对中外古今大量文学艺术资源,还有各种西方现代哲学资源的借用与分析,把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内在资源和机制,内在现代性欲求的萌动与变化,和外在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整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是如何在文化环境与资源的变动下发生这一转型的。追本溯源,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水到渠成,有一种百川归海的气势,让人信服。这的确是一部极具个人学术特色和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尽管文章内容丰厚,篇章众多,结构宏大,但是作者并没有顾此失彼,而是框架合理、结构匀称,上下两编犹如一座变化多端、结构对称的建筑物,互相照应,互为表里。整部书稿又如一个三维坐标系统,绪论部分作为一维把古今、中外两个维度统领在一起,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相信这部著作一定能对深化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研究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产生特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桂起.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源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教授转型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刘排教授简介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