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探索·开拓
——21世纪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述评

2012-01-28郑甜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民族化钢琴理论

郑甜

(枣庄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钢琴艺术是西方专业音乐中影响最深远的音乐艺术种类之一,19、20世纪之交开始进入中国社会。中国的钢琴艺术在接受、学习、借鉴西方成果的同时,随之发展起来。特别是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钢琴艺术在探索中逐渐成长,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在回顾21世纪前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21以来我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进行概述,并试图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21世纪前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回顾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在20世纪内外条件下新发展的产物,它在长期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中,经历了接受、学习、借鉴与创新等阶段后形成的,其形式、风格带着新时代的显著特点。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社会先后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左倾”极端思潮的危害。在经历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中国才将“左倾”的意识形态与研究观念基本消除。这一时期的钢琴艺术研究同样深受影响。

作为音乐学研究的一部分,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由中国钢琴曲的创作理论研究、钢琴曲的演奏理论研究、教学理论研究等部分组成。中国的作曲家较早开始尝试创作中国钢琴曲,其中赵元任先生于1914年创作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中国钢琴艺术的起点。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更是开启了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大门。此后,我国的钢琴作曲家们积极创作,发表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推动了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在中国近现代时期的音乐创作领域中确立了重要的地位。

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魏廷格教授的《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是钢琴艺术理论界的重要成果,也是理论研究界最早对我国钢琴音乐创作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之一。文章对我国钢琴曲创作的发展过程、艺术特色、创作成果等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对我国钢琴艺术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傅雷是最早在钢琴演奏艺术方面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观点,并首次将西方钢琴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其意义深远。

此后,汪毓和《江文也钢琴创作中的民族因素》、《汪立三——为中国钢琴音乐开拓新境界》、魏廷格《他依然谱曲不止、抚琴不辍——老志诚先生访谈录》、蒲方《试论汪立三的钢琴创作》等文都对中国的钢琴家及其作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

中国最早的钢琴教学始于20世纪初,随着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于1927年开设了第一个钢琴系,我国的钢琴教育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在教学研究方面,廖乃雄在《试论钢琴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中,第一次对钢琴教学理论提出了带有系统性的观点,推动了当时的钢琴教育界的发展。之后,涵盖了专业、业余钢琴教学等方面的有关钢琴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陆续发表,其中,魏廷格教授的《六首肖邦夜曲不同演奏的比较研究》更是首次采用比较法来研究钢琴演奏艺术。

我国第一部关于钢琴演奏、钢琴教学研究的专著是出版于1990年,由应诗真编写的《钢琴教学法》。作者在书中运用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钢琴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而苄萌的《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是一部综合性的中国钢琴艺术研究著作,是首次将我国的钢琴演奏艺术、音乐创作、教学方法及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1996年创办的《钢琴艺术》是中国第一部钢琴专业杂志,推动了我国钢琴艺术研究的发展。

新世纪前我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囊括了钢琴艺术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仍要关注到其中欠缺的部分,特别是从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入手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这些也是中国钢琴艺术理论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其更为深远的发展。

二、新世纪我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述略

进入21世纪,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以钢琴艺术发展历程、钢琴作品创作、钢琴演奏理论、钢琴教学理论为重点的研究体系。

(一)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历程研究

明朝万历年间钢琴进入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从最初的照搬、借鉴,到逐渐走向独立、形成民族风格,期间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陈霖《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常爱玲《明清时期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缓慢的原因》、牛春雨《建国后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历程分析》等文介绍了我国钢琴艺术各个发展时期的情况。魏廷格《中国钢琴艺术30年回顾——略谈成果与缺失》、马艳《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等文则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体把握。

同时,学者们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冯效刚《文化衍生的主动选择——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引发的思考》则选择“文化”的视角,对中国音乐家文化选择的成因、价值判断进行深入研究。张敏《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与反思》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演奏和创作的历史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二)钢琴家及其作品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钢琴曲创作研究,特别是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钢琴家及其音乐创作的研究,有了新的探讨。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钢琴作品的音乐分析研究、音乐风格研究,以及钢琴作曲家的创作手法、艺术成就等研究内容。

作品的音乐分析研究,如伍润华《丁善德创作中复调形式与复调思维的运用》、项葵《汪立三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的分析与研究》、宋婕《王建中现代技法钢琴作品的音乐学分析》等文。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方面,如王伟《丁善德钢琴音乐探索与创新的轨迹》、姚思源《老志诚先生和他的音乐创作》等。

音乐风格研究,如周芳《浅析江文也钢琴作品风格的演变》、张瑞蓉《汪立三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传统因素》、朱芳《浅析王建中钢琴改编曲<云南民歌五首>的音乐特色》等。艺术成就研究,如叶思敏《他山之石,这样攻玉——汪立三<他山集>的艺术成就》等。

(三)钢琴演奏理论研究

演奏技巧的研究是中国钢琴艺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音色、以及手指触键方法、手臂和手腕的运用等方面。其中音色研究主要包括钢琴结构原理与音色的关系;钢琴触键与音色的关系;钢琴踏板与音色的关系等相关研究内容。朱国昌《琴韵生辉色彩飞扬——1980~2010年钢琴音色研究综述》中收集了此阶段公开发表于《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等刊物,以及九大音乐学院学报、各大专院校学报上有关钢琴音色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其音色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关于现代钢琴技巧研究的文章如程贝《现代钢琴技巧之生理机能窥探》。文中认为19世纪后,钢琴家们开始倡导的演奏方法主要包括肌肉放松、动作协调等要素。陆惊呐《手部肌肉训练对钢琴技巧提高的重要性》、罗敏《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训练方法》提到了手部肌肉与手指训练的方法以及对于演奏的重要性。金英《谈钢琴教学中和弦弹奏技术》认为由于作品风格和音乐表现的不同,和弦弹奏法也各不相同,因而在高等学校钢琴教学中,要重视和弦的弹奏方法。

(四)钢琴教学理论研究

21世纪以来,大量有关论文陆续发表,在专业、师范、业余钢琴教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论域与论题。钢琴教学是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现今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江茂琳《高等师范钢琴教学改革探略》、孙舜华《高师艺术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探讨——以新课程为背景》、常守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模式点滴谈》等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研究,对高校钢琴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相关研究如牛冬阳《西方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陈勇《浅析钢琴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张娜《探究音乐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等。

(五)钢琴艺术民族化问题

钢琴音乐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只有依赖于我国的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和作曲家,才能实现其民族化的过程。因此,中国钢琴艺术民族化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钢琴音乐家们在吸收和运用了京剧、豫剧、粤剧等戏曲的唱腔、曲牌音调后,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当前学术界认为我国钢琴艺术的民族化道路是正确的,并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解析,如王培伋《钢琴艺术民族化刍议》、张健《钢琴艺术民族化研究》、崔思蕖《钢琴艺术民族化新解读》等。

目前,已有许多关于中国钢琴艺术与戏曲音乐的关系研究。向乾坤《中国戏曲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张琳《戏曲音乐元素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等文总结、研究了中国的钢琴艺术与中国戏曲结合后取得的艺术成就与成功经验,认为丰富的戏曲音乐元素,为我国钢琴音乐提供了广阔的创作源泉,为中国钢琴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三、对21世纪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反思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此时期该领域有如下几方面的发展特征:

特征一,不断更新的研究理念。21世纪的政治空间和学术氛围都非常宽松,经济环境良好,科学技术先进,社会资源充足,在这一大背景下,学者们不断更新研究理念,正因如此,才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重视运用多学科,如哲学、美学、文献学、乐律学等于一体,进行跨学科、跨分支的整体、系统把握,研究方法逐渐科学化、多样化。

特征二,不断开阔的研究视野。21世纪,我国的学者们努力从不同观念、角度出发,运用多种方法来挖掘钢琴艺术的价值。此时期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视野不断拓展,在广度与深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例如随着富有我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的不断产生,学界也越发重视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许多关于钢琴与我国戏曲音乐的关系问题研究。

特征三,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新世纪,中国钢琴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家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材料,创造出了许多新成果,出版、发表了大量著作与文论,使得该领域研究在纵、横两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历史发展研究不断详尽、音乐作品研究更加丰富、演奏技巧研究更为科学、教学理论研究更为系统、钢琴艺术民族化问题得到进一步探讨。

同时,中国钢琴艺术近10余年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现结合自身在演奏及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作如下分析:

其一,21世纪以来的钢琴艺术的理论研究范围广泛、研究视角新颖独特、研究方法灵活多样,大多已加以深入,但多数研究文章都只是泛泛而谈。许多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钢琴音乐家们的关注仍显欠缺,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许多对当代音乐界做出重要贡献的钢琴作曲家、教育家、演奏家的深入研究,包括其作品的音乐风格、曲式特点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内容,仍是个空缺。同时,中国钢琴艺术的理论研究极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成果,相关著作少之又少,需要学者们继续努力,加以补充。

其二,21世纪我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中,在中国钢琴艺术民族化问题方面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的钢琴学派仍未形成。钢琴艺术民族化这一方向是今后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民族化,就要求艺术家们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创作出优秀的中国作品,形成钢琴演奏方面的中国特色,这样才能建立起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乐派。因此音乐创作者应进一步加强钢琴与民族音乐的融合,研究者们应继续从民族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解析,为中国钢琴艺术民族化提供一定的参照,从而实现中国音乐的国际化,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健康发展。

其三,缺少中国的钢琴教育教学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钢琴教育一直沿袭着西方的教学体系,虽然西方的钢琴教材本身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毋庸质疑,但是当前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很难满足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当前,国内不少的音乐院校已在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希望通过这一途径,给钢琴教学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但是仍缺乏系统性与可行性。因此,要想继续推进钢琴的教学研究,就要高度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积极摸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理论研究内容,逐步形成更加适合于我国钢琴教育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魏廷格.关于中国钢琴艺术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概述[J].钢琴艺术,2001,(2).

[3]魏廷格.中国钢琴艺术究竟始于何时[J].钢琴艺术,2004,(8).

[4]刘恒岳.“和平”奏响九十载乐界共叙钢琴情——中国钢琴艺术9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钢琴艺术,2004,(5).

[5]魏廷格.中国钢琴艺术30年回顾——略谈成果与缺失[J].钢琴艺术,2008,(10).

[6]冯效刚.文化衍生的主动选择——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引发的思考[J].黄钟,2008,(2).

猜你喜欢

民族化钢琴理论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