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理性思考

2012-01-28颜娜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德育

颜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最高层的一种,是广大师生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由学校师生在教学科研等日常生活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必须根植于校园,生长于校园,离开了一定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校园文化是由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发展的,是为实现学校的各项职能服务的。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高等教育中,高校校园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对内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创造先进的文化成果、塑造人才和服务社会,对社会文化发展起引领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环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承载着社会和家长的极高期望。高中时代的学生一直在升学的压力下拼搏,考进大学后又身处学业和就业的竞争,还有经济上的困难。他们既有一般青年在青春期共有的特点,如冲动、叛逆、求群体归属感、行为动机来自情感和理性两方面等,又有与他们自身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当前在学校中的地位相关的特殊心理、情感等。比如,不大适应大学生活、在学习上有困难、不会处理与同学、老师、异性的关系、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等等。所以高校德育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惑。

1.德育主体的迷失。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过分注重“两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德育“灌输”原则,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个体化特征。在高校德育课堂上,互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迷失是共存的,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是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不道知德育课能给他什么,也不清楚能否在德育课堂上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学生对德育课的忽视和逃避是明显的。面对学生的怀疑、不重视,德育教师往往找不到成就感和尊严感,使得教师的价值感失落。在寻找价值回归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与德育无关甚至背离的学识打动学生,从而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而道德教育本身的功能却在丧失。

另外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部分高校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高校中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滞后、空泛,缺乏新时代气息,学生上课完全是在熬时间。同时教师教学授课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教学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教学手段单一、枯燥,只重视陈旧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德育教育的目标太过理想化。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组合,而高校的德育教育强调的是道德理性和道德义务,具有理想化与超现实性,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更何况是自律意识并不强的大学生呢?相反,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如诚实守信原则、公正原则和道德权利被忽略,而同情心、公德心、正义感的培养和训练被淡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倒置。

3.德育方法的单一性。尽管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不少好的教育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参观访问,但总体收效甚微。德育教育的主体是有个性、有差异、有思考判断能力的学生个体,而“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仍是沿袭传统的集体灌输式方法,即‘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式。”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难以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

同时,有些高校对师德的建设不够重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在整个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自身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其言传身教的作用比起学生课堂外学习的要突出得多,重要得多。但是在部分高校中,不少教师将个人主要精力放在校外而将教学工作当作“第二职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老师缺乏进取心不钻研业务不搞教学研究,不重视课堂教学。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不能起到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难营造出优良的育人环境。

4.大部分高校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基础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在信息化日益加快的今天,网络已成为每个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工具之一,网上心理咨询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咨询方式。由于这种现象的产生,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似乎有其先天的发展优势。而在现实情况中,大部分学校都忽视了建设此平台的重要性。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这种作用是由其自身功能所决定的。

1.教育导向功能。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最容易被其接受的教育载体之一,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们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相当多的是从文化活动中获得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围绕德育目标,适应大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强烈思想倾向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2.育才功能。高校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宗旨的,努力推进大学生跨世纪素质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校园文化作为第一课堂的扩展

和补充,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扩大知识领域;而且可以调动、挖掘学生各种潜能、锻炼各方面能力,并为学生全面发展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3.凝聚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好似一种粘合剂,能把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追求的学生集聚起来,或相互交流技艺,共同提高,或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才环境.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为集体荣誉,更加勤奋学习、工作,并发挥自身优势,为集体争光。

4.娱乐调节功能。大学生正值受教育、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消除疲劳,焕发精神,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还能起到:“以美导善、以形悦目、以情感人”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助于调节、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杜会的急剧变化,在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障碍,由于心理困扰不能及时排除,有些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近几年来,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的增多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单靠一般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危机,通过参加特色各异、色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发泄或转移自己压抑的情感,并能从中找到一定的精神寄托.

总之,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它是通过教育工作者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行为而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启蒙性、知识性、娱乐性。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重视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客观地位,开发、挖掘校园文化这一载体的教育功能,并运用文化手段达到对青年学生的施教目的,应该说对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特殊重要作用。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为高校德育工作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坚持主导性,突出主旋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格局,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正确处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多样化,即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第二,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在文化环境的构建中,精神文化对物质文化起着导向作用,而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保障。物质文化环境,是与精神文化氛围相辅相成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脏、乱、差是落后的文化现象,它虽与经济基础有紧密的联系,但又不全是经济问题。在有限的经济基础上,物质文化环境也以营造得有高下之分,这就反映了管理者的文化意识。高等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要符合育人的特点。既要有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要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和雅静的美。

第三,创造健康的校园精神。人总是生活在己有的文化氛围中,总是以周围群体和历史的遗传为生活范式。如果一所学校历史积淀而成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时空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规则是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那么,生活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相反,如果校园精神中存在着消极、落后保守乃至腐朽的观念、意识,这样的文化环境是极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的。所以,校园文化既要抓有形的制度建设,更要抓无形精神的确立,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导向、师长作则、典型示范等措施,倡导和确立群体认同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可以说抓制度建设较易,抓精神建设较难。而只有当无形的精神与有形的制度在对人的导向上保持一致性的时候,制度建设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建设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是重点。

第四,实现学生的心理认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创造思维的进行,对于人才的成长、精神产品的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高等学校校风、学风所反映出来的高校社会心理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学生对学校的各方面的措施、政策不理解不认同而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造成的。这就需要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校园中的活动来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的思想、情感、知识交流,取得学生的认同。

1.领导行为透明化,发挥领导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全校来说,领导干部有效地发挥示范效应,就会产生良性辐射。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修养往往成为学生的榜样。领导的以身作则,教师的为人师表,就够对形成一种积极行为风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氛围是渗透了情感因素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充满了人情味。每个人在情感上与环境相通,被别人理解,使某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渲染整个环境,引起共鸣,达到鼓舞士气的激励作用和以情动人的教育作用。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特别渴望关心理解。

3.培育公平的竞争环境。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每个成员提供实现目标的均等机会,尽管个人的条件、能力、水平不同,在竞争中只要公平、赏罚分明,便会有积极作用。而不运用公平效应,搞平均主义,定会产生消极作用。

4.充分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人的社会性,使他具有从众的心理,人们往往对照别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机制影响成员。

第五,坚持时代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辟校园教育新阵地。网络文化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它不仅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模式,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渠道,而且强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网络交流的平等性、隐蔽性、互动性和虚拟性往往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畅述观点,宣泄情感。这就给德育工作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这一高校德育的新领域、新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正面影响,遏制或克服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用高雅的文化、科学的理论占领网上阵地。

结论

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入手,走出仅依靠课程灌输的套路,渗透性地搞好德育工作。因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和环境的陶冶。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性和充分利用情景暗示性、熏陶力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式。而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实现的。校园文化正是这两种方式的最佳结合。因此,降低德育标准,从基础出发;改善德育方法和途径,从德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出发,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2]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龚海泉.走出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史华捕.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4,(3).

[6]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8).

[7]邓侨侨.高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新论[J].海军院校教育,2004,(4).

[8]宁玉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5).

[9]马金城,杨筱.浅析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J].高等教育研究,1999.

[10]孟韵.校园文化氛围与素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1999.

[11]孟桂英.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浅论[J].教育探索,2000,(12).

[12]刘持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J].改革与战略,2005,(3).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