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2012-01-28徐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大学人才

●徐明

浅析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徐明

本文分析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及其胜任素质模型,进而梳理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大学模式、企业模式和科技园模式的路径选择。

创新人才胜任素质

2006-2010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勾勒出了我国的创新战略地图。预计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坚强保证。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胜任素质模型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的概念源于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比如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强调能够产生价值增值,因而企业创新具有多维性、时效性、层次性和战略性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型人才是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具有与众不同个性的人才,能够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从理论或方法上弃旧图新,或在新条件下,坚持正确理论的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

(二)创新型人才的胜任素质模型

创新型人才胜任素质是那些与人的创新活动相关的素质,包括人格特质、自我认知、社会角色和创新思维。

一是人格特质,即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比较稳定,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同时人格特征对其他某些显性素质如思维特征、知识、社会角色等的发展提供来源。包括强烈的求知欲;高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成就动机);坚韧有毅力,自信心强;有竞争意识,敢冒险;勤奋而有责任心;强烈的好奇心。

二是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包括积极的情感;高度的情绪控制力。

三是社会角色,即适应社会的各种潜能和能力,主要表现为预判能力、协作能力、变革能力等。创新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变革能力,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变革能力,才能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创新。

四是创新思维。思维特征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创新型人才具有的创新思维,是开展创新活动的源泉。包括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想象思维。创新型人才会以发散思维搜集信息,想象思维进行创新构思,以灵感思维进行创新构思,最后由辩证思维分析得出结论。这四种思维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多元化的主体,一是研究型大学,二是企业,三是产学研结合的创业科技园。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大学教育模式、企业大学培养模式和创业科技园培养模式等三种。

(一)大学教育模式

(1)课程体系。这是大学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衡量指标是综合化程度、结构平衡性、设机动性和发展灵活性。课程综合化程度高有利于人才跨学科跨专业选课。课程结构应该围绕促进学生合理素质结构的形成而寻求平衡点。提高课程设置的机动性,有利于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2)知识发展方式,即知识与学生之间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关系,主要有单向流动和双向交叉两种方式之分。前者指信息流在学生与知识之间双向度流动,学生不是做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这就要发展学生的追求科学的精神。

(3)教学计划,其包括基本制度和组合制度两部分。前者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基本模式。后者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在基本教学计划基础上,将组合制度与一定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相配套,便产生出多种组合式培养计划,如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

(4)教学组织形式。比如,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形式、个人形式的学习活动相结合等。此外,为适应选修课和实践课的需要,类似“隐性课程”的教学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规划性和自发性两方面营造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企业大学培养模式

研究企业大学的权威Meister(1998)认为,企业大学是一把发展及教育企业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伞,以达成企业目标及经营战略。

(1)体现变革与创新。企业大学是企业为员工进行职业教育及终身学习的专门机构,因此并非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它不只要满足人才在技能训练上的需求,还要满足企业在整体经营策略上的需求。

(2)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真正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重点并不在其有形的组织,而是其贯穿整个企业的组织文化及变革力量。最高领导首先要有组织变革的决心,主管领导能否全心全意地投入,并将员工的绩效与其升迁考核制度连接起来,激励员工自主的学习意愿。考虑企业自身资源的局限性,企业大学还应与国内外大学或认证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创业科技园培养模式

创业科技园培养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官、产、学等联合举办。其功能是共建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研发项目,同时实现高校、院所、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由于创业科技园教育、科技、经济结合所代表的方向及各方参与度、依存度的增强,单纯的一方主办实际上已被多方参与所取代。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形式是,由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大学引导,市场制导,以“聚集、聚合、聚焦、聚变”为发展模式,整合“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多方优势资源,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创新人才可以在其中脱颖而出。通过这种培养模式,营造优越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环境,形成大学与企业,研发与孵化联动的创新人才培养开发。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

1.大学教育模式的路径选择

(1)淡化专业,推行学分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往往有赖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教育。大学就是要强调个性教育,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同时培养其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因此,应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

(2)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应大力加强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等。

(3)建立创新人才的评价方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创新人才评价应该包括:创新思维、心理素质和知识能力三个层面。通过制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外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2.企业大学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1)基于企业实际需要的“量体裁衣”式的课程开发。第一,要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学员能力素质差距加以诊断,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业务实际和员工发展的需要等,进行深入性的学习需求分析,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第二,在此基础上组织企业内外部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一起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既能够与工作岗位、学员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又能使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指导作用。

(2)基于行业变革和市场动向的教学内容更新。企业大学因其服务于企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办学宗旨,应重视在教学内容方面及时、灵敏地反应本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的动向。组织力量定期深入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去调查,发现企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发掘企业一线新的学习需要,及时把这些内容整合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

3.创业科技园培养人才的路径选择

(1)培养开发各级优秀创新人才资源

首先,要通过政策优惠和发展机会吸引入驻园区,优化人才结构。其次,面向大学优秀人才购买科技成果,共同合作开发项目,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将社会上的人力资源也视为潜在的孵化对象,可以通过开办管理人才培训班、专业技能培训班等一系列开放式、适应国际趋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培训课程。

(2)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科学管理

首先应树立“不求留其人但求用其才”的用人思维,多样化在国内外引进、使用人才。其次应充分了解创新性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提供多元的项目研发与实践机会。第三,可以通过股权、期权等新型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有效地进行激励和考核,对在园区内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创造巨大效益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配套的奖励。

(3)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开发

首先要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挖掘人才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引导其在目标控制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开发。其次,充分尊重个性和人格,弘扬一种求新求异的工作思维。第三,可以通过实习、培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够直接感受和接触市场规律、管理技能、营销技巧等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园区企业还可以把高校作为人才库,以项目合作、企业兼职等形式培养特色人才或培养委托定向人才、与高校或研究所设立研究生培训或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形式开发人才。

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大学等多方力量,并且社会也需要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形成尊重人才的理念。

1.黄宝强:《创新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为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大学》,载《现代企业教育》,2002年第2期。

3.(美)岑明媛:《企业大学——21世纪企业的关键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何强:《中国企业大学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载《中国人才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李仕明等:《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定位》,载《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4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责编 王 阳 Tel:010-88383907 E-mail:yeanling@2911.net

本栏目由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协办

猜你喜欢

创新型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