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撑起一片“君子”的绿荫

2012-01-28胡应斌

浙江经济 2012年6期
关键词:绿荫君子机会

文/胡应斌

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充任的,不过,每个人却是有可能、有机会做一个谦谦君子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社会需要君子人格,71.0%的人认为君子人格可以重构国民道德与价值观。与之相对应,89.0%的人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君子”的概念超越时代局限、常说常新,甚至有人将“君子之道”视为可以医治市场经济环境下诸多现代病的济世良方,并明确倡言,我们的社会要创造一个成全君子的制度环境,让君子更容易成功,而不是做君子更容易吃亏。

考察“君子”、“君子之道”的涵义,表述虽有细微差别,内核却大同小异,不外乎强调内在修养,讲求责任担当,“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坦荡荡”、“君子喻于义”……这些震铄古今的话语,其中最核心的意味,乃是个体的修养而并非是外部环境。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并不特别将路径归结于一个君子的制度环境,“自强不息”也好、“厚德载物”也罢,指向的都是生命个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和担当。或许有些悲壮,或许有些无奈,但事实就是如此,从来没有、也不会有一个预设好的君子国,然后规训所有的人都成为君子的先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是撑起君子环境的一片绿荫。一者,君子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小人”、有利欲、有寡德,才有君子。君子的典范意义,往往是在对立、冲突乃至堕落的语境中得以格外彰显。这样说,可能不免消极,却也是君子之道艰难险阻的实情。惟其艰难、惟其孤往,方才能够于微茫之中点亮他人、照亮周围,方才能够在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个体努力与群体共鸣中成为社会的最强音,“蔚为大观”。

一个正常的、有道德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建立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够自珍自重、自我救赎的基础之上的。古人所谓的“修身”、“齐家”,其所孜孜以求的,无非就是这种超越周围环境的个体努力。这种努力是如此之宝贵,往往让无数仁人志士毕其一生去追求、去改变周围环境。事实上,这种求索精神正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浩浩传统社会留赠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二者,当下社会当然需要君子人格,国民道德的重构,一样有赖于大家都是君子的理想环境。不过,这种重构并不能凭空等来、坐享其成,而是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作为。举凡见危不救、失德无耻、甚至作奸犯科、贪赃枉法等种种情由,可能有大环境濡染的因素,也不排除小范围的整体性溃败因素,但却不能将根源完全推给环境、推给社会,而无视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至于说,因为做君子容易吃亏,所以大家都遥相企慕却敬而远之,更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设若每一个人的生命之灯都暗淡无光,则所有人都不可能逃脱晦暗,逃脱恶劣环境的辖制而臻于美好的境地。这一点,古有明训,不复赘言。即以舆论沸沸扬扬的“老人倒地扶不扶”话题而言,如果一个社会始终过于粘附于一时之具体利益考量,则受害者只能是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君子之道”时,神情勉励清华学子,“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充任的,不过,每个人却是有可能、有机会做一个谦谦君子。自珍自爱、有责任、有担当,以公民精神践行君子之道,其实并不很难。

猜你喜欢

绿荫君子机会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卢春旭
给进步一个机会
君子无所争
最后的机会
风景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有君子之道四焉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