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浙商总部中心
2012-08-02高尔新
□文/高尔新
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再创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江干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高度重视“浙商回归”工作,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强化回归项目招商,努力把江干区打造成“浙商总部中心”。
现实基础和优势
中心区地位和交通优势的支撑。江干区处在杭州主城区的中心位置,更是杭州“城市东扩”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区块。坐拥钱江新城行政办公中心、市民活动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以及民营总部中心五大中心,依托城东新城枢纽功能,江干区打造浙商总部中心具有其他城区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江干区交通优势突出,境内高速公路、高铁、地铁、运河等多种交通方式集聚,与萧山国际机场隔江相望,车程只需20分钟。辖区有两大交通枢纽支撑,九堡客运中心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客运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规划日发送旅客4.8万人次;东站枢纽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辐射全浙江,服务长三角。
产业基础和发展资源的支撑。江干区已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服务业、工业“两轮驱动”的都市经济新格局。2011年江干区实现生产总值344.1亿元,近5年保持了年均18.3%的增长势头;实现财政总收入85.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6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02%和31.15%,总量分别位列全省第16和第12位,先后有8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56家企业创建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西子联合、滨江房产、巨星工具等一大批浙商企业在江干区起步、发展、壮大,区内已经成为浙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江干区对在外浙商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据测算,今后五年,仅区本级可供出让土地总量就将达4000余亩,预计还将新增楼宇商业面积600余万平方米左右,届时全区楼宇总体量将达到杭州全市总量的约1/3。与高校合作共建的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浙江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中国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更是杭州市明确打造的产业转型升级大平台。这些资源都为浙商回归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项目带动和发展环境的支撑。江干区范围内大项目集聚,除基础建设项目外,规划开发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就达16个(钱江新城三大综合体、城东新城八大综合体、地铁三大综合体、红普路总部综合体、九乔国际商贸城综合体),仅201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达到344.1亿元。发展环境方面,政策领域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覆盖产业、企业、人才、创业等各领域、各环节的经济政策体系。江干区处在下沙经济开发区产业大平台和下沙高教园区人才集聚地的第一辐射圈内,携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丰富的人才宝库支撑浙商企业创新。依托杭州市民中心,结合区办事中心建设,尽全力为企业提供方便办事、政社互动、资讯交流三大功能和一站式服务,公共服务效能区域领先。
前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广泛动员,组建机构。认真组织召开江干区推进“浙商回归”工作专题会议,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把江干打造成为“浙商总部中心”的战略设想。区内已率先成立浙商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审核浙商总部集聚区和浙商总部中心建设中的有关规划、政策等重大事项。实行区级统筹、部门协调、街镇联动的工作机制。
注重规划,完善政策。启动浙商总部经济集聚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立足“浙商回归”,从具体区位、发展现状、资源分布等要素出发,对未来5-10年浙商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明确,目标是要力争形成“一区、四心、多点”的浙商总部经济集聚区格局。同时遵循区“十二五”规划以及正在编制的浙商总部经济集聚区战略规划,形成“浙商回归”专项扶持政策的框架文件。
整合资源,强化招商。针对浙商回归、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辖区内的出让地块(包括商业、住宅)、10%留用地、产业园区、商业楼宇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初步形成了浙商回归项目的载体资源库,为浙商企业总部回归、业务拓展、办事处设立等提供丰富的投资选择。全面对接海内外优秀浙商,发挥侨联、工商联等平台作用,组织专门招商队伍与全国各地的浙商商会、杭商商会进行了广泛对接。全面梳理并建立浙商企业名录,已成功签约国芳百货等一批“浙商回归”项目。顺利承办浙商创新创业推进大会,来自国内外500余名浙商企业家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合力促成两大权威中介机构落户。经过前期对接沟通,浙商研究会、杭商研究会有望落户钱江新城,将使江干进一步成为浙商聚会的根据地、浙商资讯的集中地和浙商谋略的发源地。
下一步工作打算
编制一个专项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重落地、重操作的原则,按照国家级产业集聚区的标准,加快推进浙商总部经济集聚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对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目标、基础、载体、途径等作出全面分析,进一步明确工作路径和重点,科学指导各项工作开展。
制定一个年度计划。重点是加大出门招商工作力度,计划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广泛走访、对接意向“回归”浙商,旨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扩大招商资源库。坚持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考核化、考核绩效化,把“浙商回归”工作的具体任务细分到各单位负责人,确保工作推进有责任、有落实、有节点、有成效。
构建一个政策体系。整合区内现有政策,结合省、市“浙商回归”政策,尽快出台《江干区支持浙商总部经济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揽子解决或降低制约“浙商回归”的不利因素,以最大的力度吸引“浙商回归”,尤其是总部项目回归。
打造一个地标项目。江干区将谋划以远近结合的形式,打造浙商总部中心大厦。采取政府部分返租或政企合作的形式,率先挂牌浙商总部中心,集聚招引浙商总部项目。未来计划在核心区范围内选址打造以“浙商总部大厦”为名称的地标式建筑,该项目将优先考虑与具有较强实力的优秀浙商或浙商商会合作开发。
汇编一个资源目录。针对浙商投资的需求热点,将尽快编制“浙商回归”项目资源库,按照出让地块、留用地、楼宇等不同类型,按照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不同产业或业态,为来访浙商提供最全面的项目载体选择。
建立一个服务中心。计划在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内,选址设立一个专业化、综合性的江干区“浙商回归”投资服务中心。将浙商投资信息平台融入服务中心建设,将浙商需要的资讯汇集于服务中心,努力把服务中心打造为全球浙商投资江干、投资杭州、回归浙江的“首发站”。
开展一个系列活动。在浙商创业创新推进会后,江干区还积极争取到承办2012年度的杭商大会。除积极参加省、市统一组织的招商活动外,计划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参与承办或自行举办以“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打造浙商总部中心”为主题的“浙商回归”专题招商推介系列活动,全面塑造江干区的浙商总部中心新形象。
落地一批浙商总部。加快推进土地出让,精心包装楼宇经济,深入对接意向浙商,争取实现国芳百货、中润、银泰城东新城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项目率先锁定、签约、落地。从资源、政策、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全力以赴为上述项目落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