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前影响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2-01-27沈赛娟李九林吴佳佳
沈赛娟,李九林,吴佳佳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PET-CT中心,合肥230001)
·护理专栏·
PET-CT检查前影响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沈赛娟,李九林,吴佳佳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PET-CT中心,合肥230001)
PET-CT是可在活体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技术。目前检查以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应用最为广泛[1-2]。由于FDG与葡萄糖呈竞争性摄取的关系,为了避免因血糖异常对检查图像造成影响,患者检查前有一些必要的准备,包括:检查前6~8 h禁食、禁输注含葡萄糖液体、避免剧烈运动、精神过度兴奋等[3]。本研究列举186例检查前未能做好充分准备的患者,探讨影响患者检查前准备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科室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未能按要求进行检查前准备的186例患者,平均年龄(59.3±10.5)岁,男102例,女84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记录患者检查准备情况 自制调查表,由前台接诊护士及时记录,调查的项目如下。(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2)社会学资料。包括工作状况、经济收入。(3)检查相关资料。包括对检查的了解程度、未作准备的内容、预约方式、预约时间。由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填写问卷。
1.2.2 对检查了解程度的判定 不了解指对检查名称、方法、检查前准备内容均不知晓。部分了解指对以上内容了解≤2项。完全了解指对以上内容了解﹥2项。
2 结果
186例患者中,≥40岁108例(58.06%);男116例(62.3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5例(56.45%);有工作的79例(42.47%);家庭月收入<2000元的89例(47.85%),2000~5000元的82例(44.09%);居住在本地的56例(30.11%);对检查的了解程度,完全了解7例(3.76%),部分了解41例(22.04%),不了解138例(74.20%);186例患者中家庭支持检查的仅123例(66.13%)。
患者未能做好准备的原因:(1)护士没交待(包括交代不完整)的18例(9.68%);(2)没到科室预约的121例(65.05%),其中;电话预约的47例(26.27%),熟人代约的62例(33.33%),未预约的12例(6.45%);(3)家庭不支持的 31例(16.67%);(4)按自己理解的16例(8.60%)。
3 讨论
3.1 影响患者准备依从性的因素
3.1.1 预约方式对检查前准备的影响 在所有未做准备的患者中,超过65%的患者是未到科室预约的。其中51.23%是通过熟人代约,由于患者及家属没有与我们直接联系,护士交代的检查前准备由代约者转述,但代约者往往未能完整的传递给患者,使患者来时未能做好准备。
3.1.2 患者的相关因素 依从性与患者对检查的态度、了解程度密切相关。作为新型的检查,PETCT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来说更是了解甚少,患者不知道PET-CT是什么样的检查,应该注意哪些,仅是依靠自己的理解准备[4]。本研究186位患者中,对检查部分或不了解的患者达96%。
3.1.3 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与检查准备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中,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的患者达47%的,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检查费太高,或是家庭不支持检查,准备放弃检查,在反复犹豫中,未能做好检查前准备。护士要更为关注这部分患者。家庭支持患者检查,能有效地按照护士交代的准备事项提醒患者可有效地降低不依从发生率。
3.1.4 社会人口学因素 本组调查显示患者的检查依从性与年龄无关,而受教育程度越高则依从性越好,这可能与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获得相关知识途径也会较多相关,依从性也会更好。
3.2 护理对策
3.2.1 进行业务培训 让前台护士熟练掌握检查的适应证、检查要求及检查原理。
3.2.2 健康教育 向患者耐心介绍检查的适应证,检查要求。制作书面的预约单,列出具体检查前准备事项,要求重点突出[5]。
3.2.3 调整前台预约工作 ①本地患者要求家属亲自到科室预约,由护士当面交代检查前准备,并交以书面文字介绍。②外地患者可通过电话预约,护士交代检查前准备,患者复述后核对。③对于熟人代约的患者,要求代约者留下患者联系电话,由前台接待处致电告知检查准备。④在医院及科室网站及相关宣传媒介公布科室预约电话。⑤上午高峰期前台排双班。
3.2.4 家属参与 很多患者的检查预约以及检查过程中都由家属陪同或参与,护士应向患者家属详细交待检查准备的内容,需注意的事项[6]。尽可能地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使患者能更好地完成检查。
[1] 潘中允.PE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4-196.
[2] 李少林.核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69-170.
[3] 唐刚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其在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1):1-5.
[4] 刘颖,李剑明,齐荣斌,等.PET-CT检查中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5(22):7.
[5] 刘蕊,潜海滨,李楠.PET-CT检查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6,10(21):43.
[6] 宋建华,曹剑鸣,余丽丽,等.临床核医学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37.
R473
B
10.3969/J.issn.1672-6790.2012.04.043
2012-04-11)
沈赛娟,主管护师,E-mail:shensaij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