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放射治疗防护措施浅谈

2012-01-26綦俊辉袁胜利高守乐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11期
关键词:检查室防护用品射线

綦俊辉,袁胜利,高守乐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a.介入放射科;b.肿瘤科,山东 青岛 266003

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些传统的医疗手段已逐渐被创伤小、疗效好,见效快的手术方法所替代。尤其是自放射介入手术在临床应用以来,众多患者受益匪浅,更加推动了介入放射医学的发展。经过多年对介入放射工作从业人员的计量检测,发现介入手术医生在所有放射职业医生中,所受照射量最大[1],受照剂量是传统放射人员的数倍乃至数十倍[2],放射损伤事件最多,已引起普遍关注。因此,如何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射介入从业人员减少受照剂量,进而减少放射损伤成为放射医生关注的重点。

1 介入放射治疗的防护特点

介入放射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床边近距离操作;操作时间长,受照剂量大;为了适应无菌操作及术中病人体位摆放的要求,需要经常变换机器的位置,因此,难以在机头部分使用固定的防护措施;介入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临床科室,对防护知识了解少,防护意识较差[3],这些都是放射介入工作者受辐射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求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介入人员身体健康。

2 介入手术室的前期准备

2.1 介入手术室防护材料的选择

介入手术室的墙体和楼板防护层是重要的防护设施,用于保护手术者、协助手术者和周边人员。其防护效果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而异,通常采用的防护材料有铅、含钡混凝土,砖等。根据马延洪[4]等人的教材,防护材料的性能分为屏蔽性能和反散射性能,在选择防护材料时应根据射线能谱合理选择。介入诊疗所用射线能量范围多在50~125 kV,综合防护性能以砖、铅材料为最好,因此,墙体防护材料以此为首选。

2.2 介入手术室的布局

介入手术室按照功能可分为检查室、控制室、设备室及辅助房间。其中,以检查室布局最为重要,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介入检查室面积应>40 m2,并避免摆放过多物品。适当增加面积有助于工作人员采用距离防护。

3 X线设备的功能选择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徐孝波[5]等人的检测结果,医生所接受的照射量与设备的型号、球管位置等有一定的关系。如在设备的选择上可优先选择专业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能够使照射剂量明显降低。现在使用的DSA,大多随机配备多种防护设施及功能,介入工作人员对此要充分认识并熟练应用,以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3.1 介入血管造影X线机防护设施

厂家对专业的DSA在机器设计阶段已考虑到使用者的防护问题,将部分防护用品预置于机器内部。在选择、应用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合理应用。

(1)随机铅帘,悬吊式屏风。根据杨伟[6]等人的研究结果证实,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应用铅屏风可以阻挡61.12%~77.34%的散射线。随机配置的铅帘及铅吊屏,运动范围大,不会影响无菌操作及设备与病人的摆位。且运动范围、重量等因素在设计时已作考虑,不会影响设备的整体安全。

(2)缩光器。配备常规纵横遮光片和虹膜形遮光片,可将视野缩小至兴趣区。

(3)配备普通X线机使用的球管管套内铅屏蔽防护及滤线器、滤线栅等。

3.2 具备防护效果的功能

(1)脉冲透视。对于进针等不需要观察细致的过程,尽可能选用低速帧频。

(2)透视图像末帧保留。检查中须对病情分析时,采用末帧保留的图像可大大缩短透视时间。

(3)透视剂量显示。用于显示当前剂量率,随时提醒手术者保护病人及自身安全。

(4)路径图。用于直观显示靶血管具体位置及走向,对于缩短血管内治疗时间等,非常有意义。

(5)无射线缩光器、视野调整。在选择照射野、数字平板视野时,尽量使用此功能可有效缩短受照时间。

(6)采用高压栅控等技术,切断管电压低能部分,从而去除高压拖尾部低能射线。

4 手术中常采用的防护方法

除熟练应用上述措施和功能外,所有辐射场内人员须穿带防护用品并注意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方法的应用。根据成君方[7-8]等的推荐,随身防护用品的铅当量以0.1~0.3 mm为宜。将铅胶衣与铅帘、吊屏等合理搭配使用,可将散射线照射量减少61.12%~99.31%[6]。

5 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手术人员及合作者,要求术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受诊者病情,制定好手术预案。操作准确、简捷、迅速,并采取人员替换的方式,以限制每个人的操作时间。对于手术必须在场人员,在保证手术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远离X射线直射区域及受检者受照肢体。严格避免非必须人员在辐射场内逗留。

[1]张良安.医用辐射新技术应用中的辐射防护问题[J].辐射防护通讯,2005,(5):3.

[2]Col Hockings.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J].J Radiolee Port,2001,(1):518.

[3]杨迎晓,李全太,孙作忠,等.介入放射学的防护特点和要求[J].中国辐射卫生,2003,(12):17.

[4]马延洪.X线物理与防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徐孝波,殷志跃,陈秀华.介入放射时X射线机防护与操作者个人剂量检测[J].中国辐射卫生,2003,(4):224.

[6]杨伟,陈永新.X线介入手术的综合防护[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10):1246-1247.

[7]夏慧琳,卜羽,安文昊.介入放射诊疗辐射剂量特性的检测与验证[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2):20-22,8.

[8]成君方,傅爱玲,王征,等.不同厚度铅胶板对介入手术操作位置散射线的屏蔽效果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0,(9):72-73.

猜你喜欢

检查室防护用品射线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万荣县:全面融合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大协作监督格局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黄牛”到底有多牛?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黄牛”到底有多牛?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