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修身思想对医德教育的启示

2012-01-26邵立波张艳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内省仁德医德

邵立波,张艳清

(1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liboshao@163.com;2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1 儒家修身思想概要

1.1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儒家形而上的德性思考中,“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1]“仁”是宇宙的最高德性,是终极之“道”,是德性道德修养的本体和价值之源,还是“善”的最高意境;修身就是人识“仁”、达到“至善”途径,不修身就不能“知”仁,不“至良知”无以“至善”。修身是个体发展的基础——是人求“学”问“道”的起点,也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治理国家能力的基础,还是能否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王”理想的条件。对群体的家、国和社会而言,能否通过道德修养和教化,使特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内在素质,关系王朝的长治久安和王制的存废。《大学》开篇即明确了修身主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目标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到繁,范围由己到人,层层递进的三重人格修养“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个前后相续、逐个递进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修身则是“内圣”至“外王”的核心环节。儒家强调修身是提高道德修养、协调社会关系、稳定国家秩序、最终达到天下一统的唯一途径。

在形而上的道德层面,儒家理想人格的目标就是通过“反诸求己”的道德内省实现“内圣”,达到“至善”的精神境界,成为“君子”、“圣人”。在形而下的世俗层面则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张个人的理想必须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兴亡高于个体的存在价值。儒家虽对人性的善恶有激烈的争论,但各派在不同心性理论基础上,或主张弃恶(抑恶)扬善,或主张改恶从善,绝无违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立场者。

1.2 修身是“反诸求己”的道德内省

儒家把反省内求作为修身的根本,强调发挥个体的主体性、自觉性。儒家认为:首先,修身的实质就是修心养性;个体心性修养的改变最终取决于个体能否把外在的教化“内化”为自身的德性品质;个体向内心的反省是最关键的环节。“在儒家看来,道德作为主体的属性是人的自觉的活动,易言之,所谓道德实践是主体自觉的选择,为善为恶不决定于他人,而完全取决于自己。”[2]84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孔子还把能否坚持“内省”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其次,“天德下贯为人德,人德上齐于天德,且归于天人同德”,[3]天之德与人之德同为“仁”,人的本性中先天地就具有“仁”的品质,“非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人要认识天地万物之性,不必向外寻找,只需要向人的内心寻求,通过“反诸求己”的反身内省,在发掘、保持本心的基础上至“良知”、“内圣”。因而,修身就是一种“反诸求己”的道德内省,即人只要按照“反诸求己”的方法做,就能够成为圣贤。“故聪明圣神,内视反听。言为明圣,内视反听,故独明圣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按照“反诸求己”的方法,孟子还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

1.3 修身是自愿的、积极的道德自律

儒家视修身为一种德性教育,是主体自愿的、积极的将特定的道德规范与伦理原则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以提升自己道德涵养、人格境界的活动。儒家的修身自律以主体的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为前提条件。“仁”是儒家德性道德修养的本体和价值之源,“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仁”是为人之“本”,“仁者,人也”,“仁者,人心也”,“仁义礼智根于心”,若无“仁”,人“与禽兽奚择哉?”所以,出于本性,人都有向“仁”、向“善”之心。这种从内心中油然而生的意志力注定是主动的、积极的,它唤醒了、激发了修身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把来自外界的“你应修身”、“你要修身养性”转变成“我要修身”、“我要修身养性”的主观自觉。又由于儒家先验地设定修身个体的内心中本来就有“仁”、“仁爱”和“善”,修身个体在“反诸求己”的内省活动中,很容易地就会发现、找到其希望的“仁德”。只要将内省的主要功夫用在涵养和不断扩充本心中的“仁德”,使之充满内心,成为修身个体内心之本性,就算完成了“内省”而至“内圣”了。

1.4 修身是“推己及人”的道德实践

儒家的“仁”,是爱“他人”的“仁”。为了达到“安人”、“安百姓”的目标,人要把内心中的“仁”、“爱”推广于外,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实现。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首先,“仁”是人先天固有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仁者爱人”就是内心固有之“仁爱”情感的外显;也只有把内心的“爱”外显到具体的、实际的行为当中,直至达到“慎独”的状态,才能至“内圣”的最高境界。因为人“性相近”,人可以把用于个体的爱,“推己及人”地用在“他人”身上,以“爱己”之爱、“爱身”之爱爱“他人”,使其也感受到来自身外的“爱”。在儒家看来,“仁者爱人最深厚的根源即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木。亲情之爱孕育了对他人的爱心,爱人就是爱亲之心的外展与扩充”。[2]170其次,使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把人的“仁”与“爱”之道德情感从个体内心推之于“他人”身上、推广到社会当中,以“爱己”之爱爱“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安人”、“安百姓”,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理想,这就是儒家基于修身之上的“推己及人”的道德实践。

1.5 修身是持续终生的自律过程

儒家的个体的道德修养不仅包括内心的对“仁德”的认知,而且也包括外在的道德践履,是“知行合一”。特别是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解决了道德认知问题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践履”、“笃行”,以求道德精神和道德实践、思想意念和实际行为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而无论是道德认知,还是道德实践,都必然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只有在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后,道德认知或者道德实践才有可能达到“顿悟”。孟子也认为“天寿无二,修身以俟天命”。承认修身是个体持续一生的过程,永无止境,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作为一种道德自律,修身是持续一生的不断克己、反省的过程。

2 对医德教育的启示

继承和弘扬儒家重视修身的传统,学习和借鉴儒家“反诸求己”、“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方法,引导医学生积极自觉地涵养德性人格,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终生践履,这是当前医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1 重视修身

无论是个人的事业发展、成才建业,还是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个体道德素质的高低,即“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个人德性素质、思想境界的高低,既决定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也关系民族的繁荣兴旺。

业于“仁术”之医,医学生必须切实从本心上认可“仁”,从心油然而生地向往“仁”、追求“仁”。只有内心充满了“仁”,是“仁德”的心,医学生才能在具体的德性践履中,推己及人地把“仁德”外化。医学生必须克服医德知识化、政治化的干扰,高度重视自身德性素质、理想人格的提升,切实做好修身功课,涵养“仁心”、“仁爱”。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对生命负责。医学生必须由心底萌发并充满对人命的仁慈、关爱,才能“一心赴救”,实现医万家、救众人的理想。

2.2 立志修身

《述而》有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儒家看来,无论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还是内在的德性涵养,自我都起着主导作用。”[4]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有高尚德性情操的人,取决于自己的主观选择和自身努力,而非外在力量的约束,也就是“为仁由己”。“为仁由己作为仁德修养的方法就是反诸求己,即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2]175通过反身向内的自我反省,涵养和提升自己的德性品质,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有无能力或能力大小的分别,只有愿意与不愿意修身、努力与不努力修身的区别,只要真心要修身,必定有收获。换而言之,修身不是能力问题,是有无决心和态度的问题,只要决心做,就没有做不好的,只有进程上的差别。[2]174-175

善良、仁爱、公正、谦逊、诚信、勤俭等高尚道德还不能在医学生外在的行为中一贯地表现出来,是因为还没有在医学生的心底根深蒂固,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为仁由己”的逻辑前提还不具备,即“己心”还“不正”。医学生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正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内圣”是“外王”的必修课,任何一个希望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医学生都首先要做好“内圣”的功课。一旦下定了决心,就必须按照“反诸求己”的方法,通过做反身向己的内省,发现、发掘内心中的这些品质,即使是还处于萌芽状态也不懈怠,不断地扩充和涵养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逐渐地真正的、完全的内化为自身的德性素质,直至成为自己的本心。

2.3 自觉修身

儒家主张的修身,是在充分认识修身重要性的前提下,主体依照自己的主观意愿,主动地要求通过修身养性提升个体的德性品质的活动;因为主体有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够把自己从“要我学”、“要我修身”等的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并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心底形成“我要学”、“我要修身”的自觉。

现在的医德教育,主要以医德规范、医容、医礼等的学习与实践为主要形式进行,这种源于“灌输”模式的抽象原则的说教,很难触动医学生的内心、调动其自觉修身的积极性。这样,医学生往往将修身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把医德修身、修养的相关内容当作知识来学习,把“要我学”的东西仅在记忆层面加以保存,根本没有将其消化、内化的动力。必须以儒家德性品德修养理论弥补以规范伦理教育主导修身而使教育陷于空洞的道德说教的缺憾。修身之于医学生应该是一种自愿的、积极的、主动的德性自律。

2.4 践履修身

道德之所以有价值,即在于它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因此,道德实践的本质在于施人,施人是正己的目的。[2]132儒家的修身就是“修”德性和“施”德行。“修”就是“为仁由己”的“反诸求己”,其作用在“正己”、“正心”,其目的在成“仁德”;“施”就是“推己及人”的德性的践履;其作用在“规范”,其目的在行“仁义”、弘“仁德”、传“仁爱”。儒学虽然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强调,人要通过修身提升德性、“至良知”,但其落脚点还在“现世”的“安人”、“安百姓”,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道德修养来说,实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4]医学生践履德性医疗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内心中的“仁”外化为自己的切实行为,以自己的德性医疗行为彰显仁德慈爱与人道关怀;二是“推己及人”,把内心中的“仁”传递给其他人。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医学生的修身都较好地提升了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质,同时又在人际与社会间传递“仁德”,以具体而丰富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实践,为捍卫生命健康、促进和谐医疗做贡献。

2.5 坚持修身

修身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坎坷也在所难免,其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要持续终生。医学生要有非凡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也唯有坚持这样的修身,才能获得集仁、智、勇于一身、具备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的君子人格。“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蓬勃昂扬的生命张力和刚健奋发的精神,正是当代医学生应该具有的风貌。医学生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耐心。医道艰辛,既要精益求精,又要诚心诚意。历史上,无数医家无不以毕生的实践诠释“大医精诚”。立志于医业的医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秉承医训,坚持修身不懈怠,在医术上孜孜以求,不断进取;在医德上谨从人道,全心全意、尽心至诚。

[1] 程颢,程颐.二程集·卷第十一·明道先生语一[M].王孝鱼,点校.上海:中华书局,2004.

[2]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35.

[4] 张桂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简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12):66 -68.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0:95.

猜你喜欢

内省仁德医德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为仁由己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下学生肢体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及探索智能的培养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孟子说仁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省”与“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