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0-12-29戎文慧徐忠华蒋鹤生燕颖军
宋 辉,戎文慧,徐忠华,蒋鹤生,燕颖军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49)
良好的医德修养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在长期的医德意识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医学生学习阶段对于医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德教育是医学生良好医德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在认识医德意识现状的基础上,查找医德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成因,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对策,对于医学生良好医德意识的形成,促进我们更好地开展学校医德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德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德意识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医德的基本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形成正确医德意识的基础,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支持,正确医德意识的形成就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部分医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偏差,往往是因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医德规范要求,对医德教育产生排斥思想,医德意识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医德意识落后于现实需求,医德意识的理论研究不能紧跟医学科技发展的步伐;医德规范不能及时指导医学生所面临的医德实践,不能解答医学生医学实践中的困惑;医德教育对于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内化和形成缺乏有效的应对办法。造成医学生对医德教育不重视,应付考试,抄抄写写,积攒学分,混及格的现象较为普遍。医德教育作为医德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医学生尚未定型的医德观念极易受到临床医疗实践中不良医德现象的影响,造成不利于医德意识形成的两面夹击的严峻现实。
通过对在校三年级和临床实习医学生两个层次438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医德意识教育总体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倾向性。
(1)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淡化。人道主义的核心是一切以人为本,医德意识要求医学工作者,一切从病患出发,一切为病患服务。但是随着医疗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商品意识在医务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功利思想无孔不入。医学生以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片面看待和处理医务行为,金钱至上、人情物化、自私自利等思想,淡化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医德意识教育忽视人道主义精神教育,不注重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不注意引导医学生从生命价值角度理解和认识道德命题,造成了部分医学生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不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冷、硬、顶、推的现象,甚至有极少数把治病救人看作是获取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这在临床实习医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
(2)医德意识内化教育不足。医德意识是良好医德的内在核心,是正确医德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医德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艰苦努力,才能由理论教育内化为医学生内心稳定的价值观。现实的医德意识教育往往缺乏对内化形成方面的设计和考量,片面强调理论的掌握和行为的约束,忽略内化的行为过程。造成部分医学生理论“扎实”,实践“浮夸”。缺少了内化教育的设计,医学生易于受消极价值观念的支配,医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明显不足。一些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后产生畏难情绪,表示将来不愿干临床工作,嫌临床工作太苦太累,对医德教育态度冷漠,这些都是医德意识内化教育缺失的重要表现。
(3)医德信念教育缺失。医德信念对于医德行为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坚定正确的医德信念,正是医德意识教育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医德意识教育中医德信念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医学生医学价值观背离。在医学实践中表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倾向,如有的医学生医德信念动摇,背离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和原则;有的医学生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忽视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和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有的医学生一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漠视个人价值的社会性、劳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医学生将医疗行为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和手段,为病患服务的医德信念淡化。
2 医德意识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医德教育是医德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形成必须通过深入持久医德教育的影响和浸润,不断的医学实践养成,使医德意识内化为医学生内心坚定的信念。通过分析归纳调查结果,得出当前医德意识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大环境的外在因素。医务工作者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细胞,其所从事的医学工作,不仅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更由于其服务对象是人这一特殊性,而时刻都带有浓厚的社会大环境的烙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社会思想倾向、道德领域的风吹草动都极易影响医学实践活动及活动的主体医务工作者。俗话说“大环境不转变,小环境难根治”,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时有苗头,部分医务工作者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和先富起来的人们比收入,和发达地区比待遇,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虽然有“从我做起”的愿望,但看到周围“都那样”,自己也就随波逐流,忽视了医德的原则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将内心的尊崇转化为稳定的医德意识,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2)人生观、价值观改造的因素。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锤炼是人一生的课题,尤其是医务工作者,更应该把人生价值观的改造作为终生的课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形成正确医德观念的基础。部分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偏差的医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医德规范要求,对医德教育常嗤之以鼻,甚至产生强烈的排斥思想,医德意识的形成更加无从谈起。
(3)医德教育缺位的因素。不可否认,当前我们许多医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医德理论的研究存在相对滞后的情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医德教育一旦不能及时地指导医学生所面临的医德实践,不能解答医学生医学实践中的困惑,加之形式死板,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形式,难免会使医学生对医德教育产生厌倦情绪,学生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稳定良好的医德意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医德知识缺失,医德意识淡漠,也就不足为奇了。
(4)教育环境等的客观因素。医德教育教材设置不合理,知识更新慢,学生学起来感觉老调重弹,缺乏应有的激情和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因理论水平所限,授课技巧不足,实行填鸭式教学、满堂灌,从理论到原理,结合医学实践不够,结合学生实际不足,学生没兴趣,自然影响到教育效果。临床医疗实践中不符合医德要求的现象经常出现,医学生尚未定型的医德观念极易受到不良影响,久而久之见怪不怪,形成随大流的从众心理。
3 医德意识教育策略
医德意识教育的过程是把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要求通过理论教育、行为实践和自我修养、自我评价途径,经过医学生的自我意识,转化为个人的医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坚定的医德意识,需要教与学双方共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
(1)强化理论学习是医德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在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形式,把医德教育纳入医学教育的整体布局之中,但在如何从更深的情感层次上,帮助医学生内化医德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要通过充分的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医德知识,形成对医德理论正确性、可信性的认识,为学生把医德理论内化为医德行为和习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知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明理,确立正确的医德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不断推动学生精神升华和内化的不竭动力。
(2)丰富医德教育方法是医德意识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使理论学习有更良好的效果,在医德教育中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空对空的教育说理,以事说理,以理育人。二是注意传统与现实相结合,不仅注重优秀医学传统道德教育,更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传达当代先进人物、时代先锋楷模的优秀品质。三是学习理解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适合当代学生活跃的思维。采取辩论课堂,参观教学,请优秀的医德实践者现身说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理论交锋中加深理解认知,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在身边典型人身上受到感悟和启发。
(3)强化医德实践是医德意识教育的必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曾经提出日常道德的理论:“道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并不自觉地在生活中自然流露的情感和品质;所谓道德的标准并不是经过道德推理判断其正确后的行为,而是由生活情境自发地表现出的道德行动。”[2]由此可见,道德实践对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医德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也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医德实践,如果脱离了丰富、生动、具体的医德实践,医德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医学生因其可塑性强,尚在成长期,医德实践就显得更加重要。要为医学生创造医德实践的机会,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不断去形成和强化医德意识,通过实践将理念转化为自身的信念和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医德教育贯彻在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见习课和实习课等各个阶段,教师将医学实践教学课堂作为医德教育实践的课堂,将医德教育无形地融入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各项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医德观念,内化医德意识。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在大量的医德实践中不断增强和固化自身的医德意识和品质。
(4)强化道德观念内省是提高医德意识境界的特殊途径。道德品质内化形成,内心的自我反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的内省,使道德得以不断完善。再好的医德理论要变成医学生的医德行为和习惯,也必须经过其自我意识的内化过程,没有这个内化,是不可能形成坚定的医德意识和高尚的医德境界。因此,无论是医德理论教育,还是医德实践,都要时刻关注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形成,通过建立学分奖励等有效的激励机制,落实评优评奖等多种奖惩手段,激励医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勇于剖析、勤于自省、善于慎独,经常地、认真审视自己,逐步形成坚定正确的医德意识,为自己的医学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