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要素与实践
2012-01-25潘桂娟刘寨华张宇鹏
杨 威,潘桂娟,于 峥,刘寨华,张宇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因其涉及医、药、文、史、哲等多领域,涵盖生命、健康、医疗等各层面,而研究思路与方法各异,特别是有关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证候等基础理论的争议仍此起彼伏、莫衷一是。然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绝非坐而论道,要解答中医理论“怎么说的”、“说了什么”、“怎么用的”、“有何用处”等关键问题,最终目的是对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厘定和阐释,以发挥原创优势、引领临证提高。笔者基于本团队的五运六气研究实践,归纳出四点要素,分析其研究方法、支撑条件及主要难题等,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抛砖引玉。
1 文献整理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古往今来,各种学说、观点、体会大多以文献、资料为载体。首要解决“怎么说的”问题,对历代各种文献进行全面收集、专业甄别、精准校勘、系统整理,是中医基础理论得以研究、传承的基础性工作。此项工作需借助医史文献学、信息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又要具备研究领域的专业性,用以解决文献资源限制、保障研究底本质量。
开展系统的五运六气文献整理工作,搞清楚各种说法的来龙去脉,是本团队研究实践的第一步。①完成古今五运六气文献调研,古近代相关著作版本考察;②分类汇编古近代五运六气医学文献达200余万字,涵盖《素问》相关篇章经文及历代注释、各时期医家专论及发挥、临床应用与相关医案等;③校勘、订正30余部重要的经典五运六气文献,编纂《五运六气文献类编》;④收集流传较少的孤本、珍本五运六气文献,点校其中6部,制定《五运六气丛刊》计划;⑤分类收集现代五运六气著作、论文(期刊、会议、学位)及内部资料,综合分析五运六气的研究现状及难点,把握其研究趋势;⑥收集相关的非医学资料,如国学文献《四部丛刊》中五运六气资料,《二十六史疫病资料》及同期灾异资料,古代天文历法相关资料等,促进医学文献的研究深度;⑦以文献资料管理为主,以临证应用分析平台为辅,设计并建设五运六气知识库,获得五运六气知识管理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0383045号)。
通过上述工作发现,文献整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其他领域中也普遍存在。其一,由于本底资料内容丰富,浩如烟海,体量较大,且知识涉及面广,来源旁杂,专业性强,文献整理工作费时费力,所以常常影响其系统性、全面性,贪图省力或条件有限会陷入以偏概全的片面认识。其二,常用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版本信息工具书中,有关五运六气著作的版本信息存在名实不符、存储地有误、版本信息不全等现象,必须亲身考察才能发现。其三,部分文献的传播、流传不广,孤珍本资料散存于各地图书馆中,获得复制件或者获准阅览的难度较大。其四,在广为流传的文献中,文字错讹较多,导致阅读和理解的困难,其中有校勘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更多由于点校者缺乏五运六气知识背景造成。其五,基础研究领域的古籍点校专业性要求较高,但读者群有限,商业卖点不强,自由出版的空间受到限制。目前,由于课题、经费等原因,团队完成的文献类编、孤珍本点校尚未出版,完成整理的文献资料仅限内部使用,文字错讹较多的五运六气文献仍广为流传。
2 理论梳理实现知识阐释
经文献整理,搞清楚了前人“怎么说的”,就需要进一步解决原有文献的古奥难明或断章取义问题,需用简洁直白、易于理解的语言阐述理论“说了什么”。主要是通过理论梳理实现中医理论知识的现代阐释,包括对理论问题的提炼、辨别,对理论素材的甄别、取舍,对理论原理的梳理提炼、完整表述、系统呈现、阐发创新,需综合运用逻辑分析、语言文字学等研究方法,如演绎、抽象、概括、类比、辨伪、稽考、综合等,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提升,并强调对所涉多领域知识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五运六气理论被指为“文辞古奥,义理难明”,其中的各种学术争议已延续千余年。本团队以五运六气理论的发展脉络、历代医家的理论阐发为切入点:①开展《内经》七篇运气大论的概念梳理,区分核心、基本、衍生、关联的不同概念层次,明确其理论范畴及概念框架,确立广义五运六气观念;②梳理医学、国学文献中五运六气的核心概念注释,分析其语义变化,深化对五运六气核心概念的理解;③开展断代研究,提炼各历史时期的运气学术特点、不同医家的运气学术主张,辨析五运六气的理论起源、发展脉络及其争鸣原委,弄清五运六气的学术地位;④理解历代对五运六气格局推演模式的不同阐释,以四时常变规律解读年周期的基础运气格局,并开展大小运气格局、先后天运气格局等系统研究;⑤从时空一体、层析集合、时间端绪角度剖析五运六气观念,从多维度的常、变、异表达阐释五运六气原理,从思维方向的双重性、思维结构的三元化、思维表达的跨越倾向阐发五运六气思维模式,透过文献记载的表象提炼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彰显其科学价值与理论特色;⑥分析五运六气在中国国内及周边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揭示五运六气对藏象、病因病机、诊疗、养生等理论的学术影响,分析学术流派变迁与六气大司天的契合关联,理解百家争鸣的中医学术发展中存在的一致性内核。
在五运六气科研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理论梳理中的共性问题。首先,以历代文献为依据的理论研究,普遍存在文献缺失、文献取舍的难题。通常研究取法“孤证不立”,但由于历代文献流传、医家见识的局限,医史文献研究多存疑待考,理论研究需以贯通其理为准,不可惟“多数”为是。其次,面对五运六气之类的医学玄机,更需实事求是、广蓄博览和甄别取舍,虚心学习、细心领会、小心求证,必以医学与科学为标准,应力戒以偏概全、歪曲屈解。再者,理论的梳理与提炼要解决问题、提出观点,不能停留在文献素材的简单堆积,也不能遇难而默、含糊过去,或人云亦云,停留于过去的不易看懂的解释。科学原理与价值当为古今、中外的学者认可,兼收并蓄、贯通其理当可辨析争议。最后,理论梳理是为彰显学术,理有所用,以冠冕借口秘不示人固不可取,纠结于无实际意义的问题、追求空洞的屠龙之技亦不可行。
3 应用法则剖析以增进临证的指导价值
中医理论的功用是阐明医理,其最终目的是解决临床“怎么用”的问题,通过应用法则剖析、诊疗规律提炼,为中医理论知识的临床实用指明方向、落到实处、增进实效,可以解决理法分离、各执己见的问题。主要涉及以该理论为指导,对相关诊察、辨证的规律解读,对疾病变化规律的提炼及防治方法的归纳,对药物功效、方剂配伍、针灸处置等治疗技能的解释等。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需凸显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关联,明确所提炼规律的适用范围,并在临证中对不同理论解读进行是非曲直的辨析。
针对五运六气理论阐发与临证诊疗脱节的常见现象,从古人“五运六气为医之门径”的认识出发,加强应用法则剖析、诊疗规律提炼,取得了可喜的进展。①从五运六气格局及时行民病发病规律角度,探讨疫病的中医防治特点及优势,阐发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应用原理、60年临证防疫指导概览、5年流行证候倾向及用药养生要点等,撰写《五运六气与疫病防治》;②以古代医理论述与疫病分析相结合,提炼温疫易发于少阴、少阳客气的发病规律,归纳历代医家运用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诊疗经验;③以方剂研究为突破口,按运气特点提炼立法制方、调制方剂或化裁方剂的规律,梳理不同运气条件下的常规用药遣方规律;④参考五运六气医理,归纳脉诊望诊、经络针灸及养生防病的临证经验,如辨析寸口六脉分布规律,解读法时养生、因人制宜、依时开穴的法则等;⑤以四时变化规律为切入,剖析内科、儿科、妇科常见疾病诊疗中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的临证技巧,加深理解中医理论与经验。
应用法则剖析是理论研究的临证落脚点。在五运六气研究的实践中认识到:其一,受古代崇经、治术思想影响,历代文献中引经、注经者多,亦不乏阐释医理、罗列制方者,但以理统方、以理明治时往往一言而过,辞过简约而意难赅尽,使得医理与临证技术、技能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点睛之笔,或点睛后却被归入经验而误与理论割裂;其二,由于学科领域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当代研究者或精于文献考据,或偏于临证体会,兼顾者较少,在以论文、论著形式发表观点时还受到篇幅、章节等限制,也难熔理法于一炉,仍见理法分离状态;其三,从中国知网的五运六气论文数据分析,知识介绍普及型的论文被引频度高,研究深度高、专业性强的论文他引度低、自引度高,对五运六气基础知识的不解、曲解、误解或断章取义、妄自创新也不断涌现,侧面反映了五运六气的研究状态,追求快捷、奇特、功利的学术浮燥之风应当警惕;其四,学术上也有以“貌”取舍的现象。融于医理阐释之中的五运六气应用法则,因回避使用生僻的五运六气专有名词而被后学者忽视;少数追求生僻词汇表达的资料,多有惊世的结论而缺少理论推导的过程,易得到一时重视却难重复。
4 临证评价验证理论价值
基础的中医理论易受质疑、歪曲,缘于未能明确理论“有何用处”。中医基础理论的临证研究,理论指向明确,兼具研究方法的探索、理论分歧的辨别、临证实效的验证、实用方案的优化等多重功能,研究手段丰富,既可为回顾性经验总结、前瞻性临床观察,也可为个人的临证观察、团队的项目研究,还可通过古人医案、现代病案、临证报道、疾病数据、实验数据等分析、统计而获得。关键在于需确立统一客观的理论模型,获得来源可靠的确切数据,开展不带偏见、无过多人为取舍的统计分析,以最终得到可信的验证结论及开创性的新发现。
本团队对五运六气的临证研究刚刚起步,仅在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尝试中初见端倪。①个人临床诊疗时,考虑中运、客气等变化规律,重点观察常见疾病在不同运气条件下的发病传变特点,儿童及病人的体质特征、证候特点与运气的关联,并根据时令变化调整遣方用药用量、给予调养指导,体会临证疗效的差异、辨别不同理论观点的实用性、推演五运六气的快捷方法等;②在与老中医的沟通、学习中,关注他们运用五运六气的临证思路、经验与技巧,适时整理、归纳;③已初步建立了标准一致、方法明确的医案数据分析平台,拟对前人留下的大量五运六气医案、时令性疾病医案以及疫病发病数据、气候灾害数据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运气推算方法下的临证符合情况,以便深入开展五运六气格局推演及临证应用模式研究,阐释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疾病诊疗规律;④正在探讨符合运气理论特点的临床观察方案,拟逐步开展规范的临床观察,为检验理论研究信度、建立实用的五运六气临证指导方案奠定基础;⑤从五运六气诊疗规律中,寻找尚未为现代医学关注的切入点,拟开展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寻求医学中的新突破。
在研究中同样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首先,因基础理论的掌握、理解有欠系统,部分临床验证或研究明显存在与医理相悖的现象,部分数据分析、挖掘类研究,以缺乏理论根基的论点做支点,存在过多人为取舍数据以证明或修饰结论的现象。其次,很多临床医生自觉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但不愿过多标榜“五运六气”,以免陷入无谓的学术纷争,其经验需用心收集。再次,以临床、数据等证据来说明理论,应使理论更为清晰明了,若过于模糊、不能清晰表述推理方法,就难为理论的传承、发展带来真实的益处。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合理地引入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或可带来新的成绩,但不可仅停留于缺乏理论灵魂的表层包装,反而带来更多理论困惑。此外,零散的临证观察有助于领悟理论,系统的规范研究有助于验证理论,两者各有利弊,所需支撑条件天壤有别,若能紧密结合则可能获得真正的突破。
综上所述,文献整理、理论梳理、应用法则剖析、临证验证4个要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整体过程,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具备的领域专业性强、知识兼容性大、方法综合性高等特点,由此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必要条件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具专长与博学的学术骨干,梯队合理又专业合作的研究团队,领域研究的宽松时间,项目周期内的目标限定,合理的科研投入及产出评价等,都是重要的支撑条件。总之,只有立足于博大精深的文献,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积淀,不断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其临证法则与技巧,才能彰显其临床价值,让中医基础理论获得更多的认可与尊重。
[1]杨威.五运六气理论的思维模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49-350.
[2]杨威.白卫国主编.五运六气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3]杨威,于峥.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主体发展的思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4(2):9-10.
[4]杨威,于峥,张宇鹏,等.结合“五运六气”思考中医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0):72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