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

2012-01-25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4期
关键词:鼻唇脉络面瘫

陈 霞

(四川省荣县中医医院,643100)

面瘫属中医学“口眼歪斜”范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常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侵脉络,使该侧气血痹阻,脉络失于濡养,导致该侧肌肉弛缓无力,受对侧牵拉,而成歪斜。病因以邪风为主,次为风寒、风热,或可见风邪与痰瘀相杂者。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撅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治疗上我们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在配伍选穴上,初期采用近取与远取结合的原则。前期近取睛明、阳白、丝竹空、瞳子髎、四白、地仓、颊车、承浆、翳风等穴主治所在部位病变。循经远取手阳明经原穴合谷,善治头面诸疾。后期加用足三里、太冲施以补法。

俗话说:“针灸拔火罐,病好一大半”。在治疗手法上采取针刺、电针、拔罐综合疗法。针刺能鼓舞人体正气、调和气血、通经活络;闪罐可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养状态,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改善。

传统拔罐是瘀血拔法,拔在面部,留有紫斑,有碍面容。闪罐疗法是治疗面瘫的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治面瘫的闪罐疗法的主要操作方法是:闪罐是用闪火法拔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即将瘀血拔法改为充血拔法。此法用于治面瘫,选用适于面部大小口径的火罐(玻璃罐为好),于瘫痪局部或选穴位为中心(如额肌瘫可选阳白,鼻唇沟平坦可选四白,面部板滞选颧髎、下关等),连续闪罐治法,每日1次,一般4次症状可减轻,1周(7次)额纹、鼻唇沟可开始恢复(或基本恢复),2周左右可治愈。

采取针刺配合闪罐治疗面瘫,针刺可以鼓舞人体正气,调和阴阳,通经活络。闪罐疗法的温热和局部机械刺激可以加强局部组织气体交换,扩张及增生局部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加速排除体内废物、毒素,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有较明显的兴奋机体作用。与针刺疗法结合应用效果较佳。

猜你喜欢

鼻唇脉络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考古发掘摹画出的古蜀文化脉络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