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01-25李桂香许寿芬何亚妮杨朝举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2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

李桂香 许寿芬 何亚妮 杨朝举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眼科,云南 大理 67100)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受外界如风沙、紫外线等刺激或者是由于角膜缘干细胞受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病变,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可引起视力下降、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及一系眼部刺激症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简单,但复发率较高,近几年较常采用的结膜瓣转位手术大大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198眼翼状胬肉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2例198眼翼状胬肉,绝大多数是门诊病例,其中复发21例22眼,占11.11%,初发151例176眼,占88.89%,男性74例79眼,39.90%,女性98例119眼,占60.10%,职业以农民居多共162眼,占81.82%,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1~28年,胬肉组织侵入角膜2~6mm。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采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在胬肉颈部剪开球结膜,结膜下分离胬肉颈部及体部,用刀片在胬肉头部附着前0.5mm处将胬肉组织与角膜分离,切除增生的胬肉组织,要求角膜上不残留胬肉组织,裸露的巩膜表面止血;根据结膜缺损面的大小,在上方距角巩缘0.5mm处剪开球结膜,分离一片带蒂的结膜瓣,若上方结膜不能使用,则取下方结膜组织,结膜瓣尽量不带筋膜组织,将结膜瓣拉至结膜缺损区,用10~0尼龙线将结膜瓣与裸露巩膜周围的结膜连续套环缝合,部分可带浅层巩膜组织;术毕典必殊眼膏包封术眼,口服抗生素3d,点滴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眼液3d,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2周后继续单纯点滴糖皮质激素眼液2周,术后10~14d拆线。

1.3 疗效评定

治愈:术后转位的结膜瓣平整,无充血增生,角膜光滑;复发:转位的结膜瓣充血局部增生,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侵入角膜。

2 结 果

本组198眼全部在术后2~3d上皮覆盖角膜,转位的结膜瓣轻度充血水肿,患者有轻度刺激症状,10~14d拆线时结膜瓣愈合,水肿缓解,1月复查时大多数结膜瓣充血消退,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12月,17眼复发,复发率8.59%,治愈181眼,治愈率91.41%。

3 讨 论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疾病,发病机理虽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个人及外界环境因素的混合作用,使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并侵入角膜缘;有研究表明,角膜缘上皮具有很高的增生能力,其基地层内含有的角膜缘干细胞有一种在正常环境中对抗结膜侵入角膜区、抑制结膜横向生长的作用,角膜缘干细胞的缺如导致早期的横向分化或角膜缘的结膜上皮化[1];因此,恢复正常的角膜缘结构是抑制胬肉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的关键。

由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手术方法较多;其中单纯胬肉切除及胬肉转位术复发率高,且外观欠美观;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降低了复发率,但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基层医院掌握有一定难度。

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也能降低复发率[2],但成本增加,在边远贫困地区难以普及;而本组病例我们采用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为8.59%,与国内其他报道相近;胬肉切除后,取上方健康的结膜植于创面,既有利于创面修复,又有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恢复,从而减少了复发的机会;采用连续套环缝合使得结膜瓣平整,与周围结膜对合严密,术后创面恢复快且美观;取结膜瓣的创面自行愈合,未发现并发症。

翼状胬肉在农村、高原地区发病较高,治疗多数在基层医院;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位术容易掌握,术后复发率低,对于我们基层医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1]孙岩.翼状胬肉切除加相邻带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85.

[2]邓世清.羊膜在眼科领域应用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2,26(6):344-345.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结膜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
结膜松弛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