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裴正学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介绍

2012-01-25冯永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2期
关键词:肝区肝功舌草

刘 媛 冯永笑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PLC,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而我国占其中的45%[1]。裴老认为肝癌起病隐快,预后差。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治疗上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病属祖国医学“肝积”、“肥气”、“黄疸”、“癖黄”、“臌胀”等范畴。裴老提出了治疗肝癌的辨治方法和有效方药,笔者随师侍诊两年,对裴老治疗此病之经验作以下体会。

1 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方药

裴老指出,除乙、丙型病毒性肝炎之外酒精性、自免性肝病和肝癌之发病有一定关系。治疗的前提和首要任务是明确西医诊断,借助影像、生化、病检等手段确诊本病后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裴老认为肝癌患者以正气亏虚为本,瘀热互结为标。因此在辩证论治时首先应该分清虚实标本的主次。肝癌初期,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治疗应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积散结等治标之法以祛邪;中后期,积块较硬,正气渐伤,日久瘀结不去,以正虚弱为主,就要把扶正固本作为首要的选择,通常采用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阴补肾等治本之法。《医宗必读·积聚》曾指出:“初者,病邪初期,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裴老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总结治疗肝癌主要方为肝癌1号方[2]:柴胡、枳实、白芍、龟板、别甲、牡蛎、玳瑁、三棱、莪术、海藻、昆布、青陈皮、元胡、川楝子、制乳没、黄芪、丹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柴胡舒肝解郁,生发阳气,透邪外出;三棱、莪术均具有行气消积、破血逐瘀、止痛之功;海藻等具有软坚祛瘀散结之用;裴老谓“积之成者,正气之虚也,正气虚而后积成”,正气虚包含了现代医学免疫功能低下之义,因此方中丹参、黄芪意在培补机体之正气;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均为清热解毒之品。纵观全方,标本兼顾,共凑扶正固本、疏肝理气、破血祛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临证加减:高热不退加青蒿、知母、生石膏;出血者加大黄,黄连,黄芩;肝痛者加汉三七;黄疸者加茵陈;腹水者加大腹皮、葫芦皮、车前子;胃痛者加丹参、木香、草蔻[3]。

对早期肝癌患者,可以进行化学药物的治疗,提高生存率,然而化疗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血象下降,应配中药扶正固本,增加疗效。

2 病案例举

例1:薛某,男,56岁,因“肝区疼痛1月伴腹胀”于2011年3月于门诊就诊。查体:患者形体消瘦,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腹微膨隆,肝大剑突下5cm,质硬,腹水(+),脾肋下可触及,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CT检查示:肝左叶可见大小为6.0cm×5.1cm的占位病变,多考虑肝癌。肝功化验示:总胆红素19μmol/L;ALT 65U/L;AST 68U/L;AFP:500μg/L。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辩证: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治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肝癌一号方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龟板15g、别甲20g、牡蛎15g、玳瑁10g、三棱10g、莪术10g、海藻10g、昆布10g、青陈皮6g、元胡10g、川楝子20g、制乳没各6g、黄芪20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14付,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服。14日后复诊,患者肝区疼痛减轻,腹胀减轻。化验肝功恢复正常。此后患者在门诊以上方为基础进行临症加减调理治疗至今,情况尚好。

例2:王某,男,40岁,因“肝区疼痛3月伴疲乏”于2010年7月于门诊就诊。查体:患者形体消瘦,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肝大剑突下5cm,质硬,腹水(-),脾肋下可触及,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B超检查示:肝左叶可见大小为4.0cm×2.1cm的占位病变,多考虑肝癌。肝功化验示:ALT90U/L;AST80U/L;AFP:450μg/L。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辩证: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行气。方用肝癌一号方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龟板15g、别甲20g、牡蛎15g、玳瑁10g、三棱10g、莪术10g、海藻10g、昆布10g、青陈皮6g、元胡10g、川楝子20g、制乳没各6g、黄芪20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14付,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服。14日后复诊,患者肝区疼痛减轻。肝功化验示:ALT 88U/L;AST 78U/L,随在原方基础上加用:二花15g、连翘15g、五味子粉10g分冲、汉三七3g分冲,水煎服,2日一剂,分服。又治疗14d,患者转氨酶恢复正常,B超检查示:肝左叶可见大小为3.0cm×2.0cm的占位病变,较前缩小。肝区无疼痛。此后患者在门诊以上方为基础进行临症加减调理治疗,至今存活。

3 小 结

裴老认为肝癌的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多端,单一治疗手段疗效差。只有充分发挥中西医所长,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整体出发,扶正与祛邪兼顾,重视调理肝脾等综合治疗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裴老的肝癌1号方加减应用在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不足。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7.

[2]裴正学.裴正学医学笔记[M].甘肃:甘肃科技出版社,2008:270.

[3]裴正学.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77.

猜你喜欢

肝区肝功舌草
Yi Qi Jie Du Formula and Salinomyc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Mediat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tem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Apoptosis via CD44/Ras Signaling Pathway
白花蛇舌草煎汤内服外洗治粉刺
白花蛇舌草种子形态特征与发芽研究
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肝功能已正常,为什么肝区仍然疼痛?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病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