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律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验案
2012-01-25黄传惠樊瑞红
黄传惠 樊瑞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1],包括: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2]。本病属中医学“迟脉证”、“心悸”、“怔忡”、“眩晕”、“胸痹”等范畴,以心悸、头晕、神疲乏力、甚则晕厥、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药从整体调控入手,通过药理作用的多靶点效应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明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为大法的调律汤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 病 例
姚某,女性,76岁,患者因心悸伴间断胸闷、憋气,活动后加重1周,于2011年4月1日来诊。既往冠心病病史30余年,阵发性房颤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史20年,高血压病史30年。现症:心悸、气短,伴胸闷、憋气,偶咳无痰,无夜间呼吸困难,周身乏力,四末欠温,纳少,无呕恶,夜寐欠安,尿量少,大便偏干。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BP 135/70 mmHg,心率48次/min,律不齐,偶闻早搏,双下肢微肿。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上性期前收缩,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24 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 68次/min,最快心率80次/min,最慢心率35次/min,大于2 s的长间期数14次,最长间期2288 ms,室上性期前收缩总数1006次,间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中医诊断:心悸,胸痹(气阴两虚证)。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予调律汤加减:葛根24 g,苦参 10 g,秦皮 10 g,玉竹 10 g,甘松 18 g,远志 10 g,柏子仁 15 g,夜交藤 30 g,酸枣仁 30 g,五味子 10 g,炙甘草 10 g,车前子 10 g,车前草 10 g,砂仁 10 g,大黄 10 g。 7剂,每日 1剂,早晚分服。二诊患者心悸症状减轻,偶胸闷、憋气,无喘促,纳可,寐差好转,尿量可,大便干,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BP 130/70mmHg,心率55次/min,律不齐,偶闻早搏,双下肢不肿,考虑患者仍属于气阴两虚,患者纳食可,肢肿消失,在原方基础上减砂仁、车前子、车前草,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三诊患者心悸症状基本消失,未诉其他明显不适,睡眠明显好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BP 120/80 mmHg,心率 65次/min,律齐,未见早搏,双下肢不肿,于原方基础上减大黄,再7剂以巩固。7 d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75次/min,最快心率85次/min,最慢心率55次/min,长间期数0次,最长间期1688 ms,室上早总数234次,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
2 体 会
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多以气阴两虚和情志失常多见,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为大法,组方调律汤。方中葛根、玉竹、五味子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为主,辅以甘松、炙甘草、柏子仁养心调律,远志、酸枣仁、夜交藤(首乌藤)宁心安神,苦参、葛根清热养阴、生津止渴,苦参、秦皮清热燥湿。该方从本而治,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功效,配伍精当,疗效确切[3]。
实验药理学研究证明,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并能协同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对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确切的镇静、催眠作用,其催眠作用主要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柏子仁单方注射液可使猫的慢波睡眠深睡期明显延长,并具有显著的恢复体力作用。首乌藤醇提取物能抑制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并能促进免疫功能。远志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远志皂苷有祛痰、镇咳、降压作用;苦参,苦参碱,苦参黄酮均有抗心律失常,注射液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快而持久,并有降压作用。秦皮七叶树苷亦有镇静、镇咳、祛痰,促进尿酸排泄。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脑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且葛根对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者疗效较好,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通过实验认为葛根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与其影响心肌细胞膜对K+,Na+,Ca2+通道的通透性,降低心肌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以及阻断β受体效应有关。甘松的有效成分具有阻滞膜离子通道作用,可对多种药物诱发的(如氯仿,氯化钙,肾上腺素等)心律失常有拮抗作用.玉竹对血压、血糖、血脂有一定调节作用
从该方各药单方面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本方具有镇静、降压、调脂、降糖、调节心率、调节代谢、扩张冠脉改善冠脉循环,对抗药物对心肌损伤等作用,因此本方可从全方位起到调节,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1]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8.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6.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