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01-25魏宝维张海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4期
关键词:移植物外耳道鼓膜

魏宝维 张海荣

(山西省寿阳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山西 寿阳 045400)

鼓膜穿孔在基层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中较常见,多由外伤、挖耳不慎、巨大噪音等引起,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等临床症状[1],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耳内镜和显微镜行鼓膜修补术修补鼓膜穿孔162例(162耳),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162例(162耳),男97例,女65例;年龄12~52岁;病史2周~5年,均为单耳鼓膜紧张部穿孔,左耳101耳,右耳61耳。鼓膜大穿孔31耳(直径>5mm),中等大小穿孔47耳(直径3~5mm),小穿孔84耳(直径<3mm),其中93耳由外伤所致,63耳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所致。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纯音听力计检查纯音测听(0.5,1,2,4KH2),气导听阈均低于45dB,骨气导差<40dB,鼓膜贴补试验平均气导听阈提高21dB,中耳均未见明显感染征象。

1.2 病例选择标准

①鼓膜紧张部穿孔,鼓室内无异常分泌物。②贴补试验阳性,听力检查示听骨链完整,两窗功能正常。③颞骨CT扫描未见中耳、乳突病变。④临床及耳内镜检查鼓室粘膜色泽正常,咽鼓管功能良好[2]。⑤未见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患者同意手术治疗。

1.3 治疗方法

根据鼓膜穿孔的大小、部位和外耳道是否狭窄,将患者分为经显微镜和经耳内镜下行鼓膜修补术。鼓膜大穿孔、边缘性穿孔和外耳道狭窄的患者选择经显微镜下行鼓膜修补术;鼓膜中、小的中央性穿孔,外耳道宽畅经耳内镜行鼓膜修补术。

1.3.1 经耳内镜下行鼓膜修补术

选用杭州桐庐福克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0°直径27mm耳内镜及内镜摄像显示系统。患者取仰卧位,患耳向上,外耳道清洁消毒,2%盐酸利多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行外耳道周围局部浸润麻醉,鼓室及残余鼓膜放置1%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取同侧颞肌筋膜铺平、晾干备用。术者在显示器监视下,一手持耳内镜,一手交替持吸引器及耳显微手术器械,用显微环状钳去除穿孔边缘陈旧性上皮组织,直角钳搔刮穿孔边缘2mm范围内的内面及残余鼓膜内侧面形成新鲜创面的移植床。鼓室内放置含有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明胶海绵,取大于穿孔直径2~3mm的颞肌筋膜置于穿孔鼓膜的内侧铺平,明胶海绵固定,外耳道红霉素纱条填塞2周。术后7d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

1.3.2 经显微镜下行鼓膜修补术

患者全麻,常规消毒。取同侧颞肌筋膜备用。外耳道宽畅经显微镜可观察到穿孔四周的患者,可直接行残余鼓膜内侧面搔刮使其形成新鲜创面的移植床。外耳道狭窄的患者第一切口用小圆刀自骨性外耳道12点向外切开,延至耳轮脚前缘皮肤,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金钢钻磨去外耳道隆起的骨质,于外耳道2点至10点距鼓沟3~5mm作第二切口,切开皮肤至骨质,用小剥离子分离外耳道皮肤及鼓环,掀起鼓环,适当修整颞肌筋膜比穿孔面积大1/3左右,将移植物置于鼓膜内侧面,部分置于外耳道皮肤与骨质之间,明胶海绵固定,红霉素纱条填塞外耳道,缝合切口,术后7d抗生素抗感染治疗,2周取出耳道填塞物。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鼓膜穿孔愈合147耳(91%),未愈合15耳(9%),修复成功的147耳术后6个月行纯音听阈测试,气导听阈(0.5,1.0,2.0KH2)较术前平均改善约15.8dB,患者未出现并发症。

3 讨 论

鼓膜修补术是通过组织移植技术修复穿孔,恢复鼓膜完整性,并提高听力的一种手术方法,最早由Berthold(1878年)提出。小而新鲜的穿孔,鼓膜通过自身移行及再生自愈。同时研究表明鼓环和锤骨柄的上皮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大的穿孔尤其是陈旧性穿孔则需要人工修补的方法进行,以往的手术通常需要借助于手术显微镜进行,手术费用相对较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应用。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内镜在耳鼻咽喉科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国内有诸多报告使用耳内镜实施耳部手术或检查。我科自2000年引进耳内镜后将其应用于耳科手术。根据患者鼓膜穿孔的大小、部位、外耳道是否狭窄选择是否应用耳内镜或显微镜。

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鼓膜紧张部大穿孔、边缘性穿孔建议使用经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可以便于双手操作,因为耳内镜需要术者单手操作及反复拭镜。对于外耳道狭窄的患者需术中使用金刚钻扩大外耳道,边缘性及大穿孔的患者需行外耳道皮肤翻转,单手操作无法完成。此外,术野出血污染镜头,反复拭镜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耳内镜立体感较差。而对于中、小中央性穿孔,耳道宽畅,耳内镜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4],可较好掌握鼓膜穿孔的大小、形状,不需调焦距,不需搬动患者头部而观察到鼓膜全貌,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中注意的几点:①因用耳内镜时为单手操作,应尽量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而引起出血,影响视野。②外耳道狭窄的患者建议使用经显微镜修补鼓膜,术中可用金刚石钻头磨去外耳道隆起的骨质,以充分暴露鼓膜的各个边缘。③鼓室内明胶海绵应放置均匀,充分固定移植物,防止移植物与鼓膜残边不能紧密贴合,而留有缝隙导致愈合不佳。④对边缘性穿孔,放置移植物的应避免将其过推向前方,造成咽鼓管口的阻塞。移植物的修剪应大于穿孔2mm,固定时还应防止移植物皱缩[5]。

总之,临床上应根据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外耳道是否狭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应将穿孔边缘的上皮彻底去除,移植物应平展,与残余鼓膜密切贴合。熟练掌握精确的耳外科操作技术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耳内镜在术后随访,鼓膜细小的病变都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中提供诸多便利。

[1]白鹏,王肖敏,刘根久.30例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63-64.

[2]董洪松,卢永田,林峰.两种鼓膜修补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16(3):219-221.

[3]程中华.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55.

[4]卢星,耿曼英.耳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60-62.

[5]史久永.98例改良耳内镜下鼓内膜修补效果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6):608-610.

猜你喜欢

移植物外耳道鼓膜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污染预防及处理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和对侧前交叉韧带的存活率:至少15年的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