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透“小柴胡”,熟解“柴胡剂”

2012-01-25席中原蔡鸿彦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5期
关键词:方证枢机仲景

席中原 蔡鸿彦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仲景方堪称方书之祖,集中医理法方药之大成,仲景柴胡剂指的是《伤寒论》中以柴胡为主药的一类方剂的统称。以方证分类注解《伤寒论》者,包括《伤寒来苏集》及《伤寒论类方》。笔者近年来受胡希恕先生及汤本求真氏启发影响,临床上,每以经方取效,现就本人学习并运用仲景“柴胡剂”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或许对临床有所裨益。

《伤寒质难》中有“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一说。仲景柴胡剂有近十首之多,如何才能够“一通百通”,真正做到“执简驭繁”。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并取《伤寒论》反复研读,同时参研历代伤寒家有关柴胡剂的论述,对仲景柴胡剂的制方原则理解逐渐深入,认识到仲景柴胡剂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关系,无论从方药组成,还是整体功效上来看,仲景柴胡剂的其他诸方均在小柴胡汤基础上衍化而成,故要研究柴胡剂,必须从小柴胡汤方证入手。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其主药为柴胡,《神农本草经》言“柴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故柴胡当为“拨乱反正”之品,其功兼升、降、散、清之能,少阳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为枢机不利之表现,该药能运转枢机,升降布达阴阳、清解郁热,主要对气(机)有推陈致新之良能。《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弗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因于气”,气郁可进一步导致五郁(血、痰、火、湿、食)的形成,故方中合以半夏、生姜,具小半夏汤之意,针对痰、湿、食郁而设,痰湿食去,则枢机易转;加黄芩以清热郁;加人参、甘草、大枣者,用以辅助正气,因病之所以传至少阳,必有“血弱气尽、腠理开”正气不足因素存在,故徐灵胎有“小柴胡之妙,妙在人参”之论述,同时,柴胡毕竟为驱邪之品,易于伤正,故加人参、甘草、大枣亦助柴胡建攘外安内之功,此小柴胡汤之方义。进一步衍化之,小柴胡汤方证如果气郁太过,气不宣通,血不运行,定会导致气滞血壅四逆之证,故合入枳实芍药散而成四逆散用以调和气血之滞,去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等恋邪壅滞碍气之品,有利于气畅血活。而大柴胡汤可看做四逆散的进一步发展,气郁日久化热,势必波及阳明之里,故四逆散方中加入大黄(承气剂)以通腑泻下,故可认为四逆散、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之“变局”,为承气汤之“先着”,换句话说,小柴胡汤郁结症状最轻,而四逆散、大柴胡汤郁结渐重,如果进一步发展成为胃家实,变为纯阳明里证,那就是承气汤证了。而柴胡加芒硝汤亦为少阳、阳明合病而设,但经反复泻下,存在里虚,故未用大柴胡汤,以小柴胡汤加芒硝而成方;柴胡桂枝汤是为太阳(中风)、少阳两经合病而设(当然临床亦有柴胡麻黄汤、柴胡葛根汤合方的机会);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少阳、太阴两经合病而设,病涉两经,故合方解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味相对庞杂,但据证分析,当为少阳、阳明合病,证涉惊挟饮而设,故小柴胡汤去甘草加大黄合以苓桂并加重镇之品(龙骨、牡蛎、铅丹);《金匮要略》鳖甲煎丸为痰瘀之邪结成窠臼,痹聚于少阳之里,欲攻癥瘕之实故去甘草、大枣之缓,合入桃核承气汤、大黄蛰虫丸、下瘀血汤等以活血、软坚之剂,稍加小柴胡以疏通气机,隐含“欲攻坚者,转枢机为要”之意;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虽无柴胡,但亦可看做柴胡剂之变方,只不过病位局限在腹,故去柴胡及黄芩,加厚朴一味专为腹胀而设,更具灵动性。当然,后世推演的与小柴胡汤合方的方剂及加减方众多,在此只谈仲景柴胡剂,故不予赘述,以上个人管见,不妥之处,敬希斧正。

猜你喜欢

方证枢机仲景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老干爹” 难追老干妈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仲景食品首发过会面临经销商流失等多重风险
《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
以方证相对论指导二陈汤类方运用的思路
培养“仲景学子”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