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33例高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2-01-24江洪涛
江洪涛
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CT室,湖北咸宁 437600
CT诊断33例高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江洪涛
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CT室,湖北咸宁 437600
目的分析高位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意义。方法从我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09年6月~2011年12月病历资料中选出在临床诊断中辅助使用CT扫描诊断且已通过手术确诊的33例高位病症患者资料,分析其各个范围的CT平扫图像。结果首次CT平扫腹部即被诊断出的患者占63.6%(21例),经过二次CT平扫中下腹被诊断出的患者占30.3%(10例);30例患者在发病当日内诊断出疾病,(91.0%,30/33),其中有24例的高位原因为阑尾过长,9例的高位原因为合并盲肠高位。CT展示出阑尾粪石、阑尾变厚加粗等直接征象,同时可表现出结肠及盲肠异常,4例为结肠炎。结论诊断中常见的病例类型为阑尾过长,诊断时应用CT扫描仪平扫全腹及中下腹利于早期诊断,且确诊率较高。
急性阑尾炎;高位;CT诊断;临床价值
在临床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急性阑尾炎患者,多数患者的症状具有典型性,诊断中较容易判别。但也存在症状并不明显的少数异位阑尾炎患者,由于无法根据症状进行判断,所以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1]。而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中通过应用多种扫描诊断方法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由于CT扫描在诊断阑尾炎病症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2],因此被广泛应用。本文中我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09年6月~2011年12月病历资料中选出在临床诊断中辅助使用CT扫描诊断且已通过手术确诊的33例高位病症患者资料,总结CT扫描的特点和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09年6月~2011年12月病历资料中选出在临床诊断中辅助使用CT扫描诊断且已通过手术确诊的33例高位病症患者资料,女性病患占36.4%(12例),男性病患占63.6%(21例),年龄最大的高龄患者为77岁,最小患者14岁,均龄(41.1±5.2)岁。症状:3例为全腹痛,5例为下腹痛,12例为上腹痛,4例为中下腹痛,9例为上中腹痛,且有脐周局部痛。66.7%的患者有发热表现(22例),温度超过38℃,78.8%的患者有白细胞数量增加现象(26例)。
1.2 方法
使用CT扫描仪(6排)为疑似患者扫描腹部,将间隔和层厚分别设定为2.5mm,选择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病变区时增加1mm。进行上腹扫描时需从膈顶开始,扫描到肝下缘为止,共有12例检查了此部位;进行上中腹扫描时需从膈顶开始,扫描到肾下缘为止,共有7例检查了此部位;进行中下腹扫描时需从肾上极开始,扫描到盆底为止,共有15例检查了此部位(9例为复查);进行全腹扫描时需从膈顶开始,扫描到盆底为止,共有8例检查了此部位。因进行的是急诊检查,所以所有检查中均未使用对比剂。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
首次CT平扫腹部即被诊断出的患者占63.6%(21例),经过二次CT平扫中下腹被诊断出的患者占30.3%(10例);30例患者在发病当日内诊断出疾病,(91.0%,30/33),其中有24例的高位原因为阑尾过长,9例的高位原因为合并盲肠高位。
2.2 CT展示情况
CT展示阑尾变厚加粗(厚:半径超过5mm,粗:半径超过3mm)、阑尾粪石等直接征象,同时表现出结肠及盲肠异常,4例为结肠炎,10例出现系膜肿大。
3 讨论
高位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表现与CT扫描典型部位的表现相同,也表现出阑尾变厚加粗,阑尾粪石,无管状结构,甚至存在有密度差异的同心圆结构。出现炎症蔓延扩展时,呈现出间隙模糊的高密度结肠或盲肠影像[3],有淋巴结肿大、渗出液体等表现。虽然上述表现不存在特异性,却能提高炎症部位定位的准确性。诊断中的主要依据是阑尾的异常表现,此时的诊断可靠性较高。本文中首次CT平扫腹部即被诊断出的患者占63.6%,其余病患在进行了其他炎症疾病的排除后,仍然以患有高位急性阑尾炎的可能较大,所以给予了二次扫描,经过二次CT平扫中下腹被诊断出的患者占30.3%。因此在诊断中应注意扫描部位的选择,并适当向下扩大范围。在进行上腹扫描后无法明确疾病或判断临床症状与扫描结果不符时,应采取扩大范围的复查。建议在CT扫描中选择全腹或中下腹扫,以减少二次扫描的几率。本文中有30例患者在发病当日内诊断出疾病,说明CT诊断有助于发病早期的确诊。
[1]赵威武,孙厚坦,徐晓燕,等.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漏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3):108-110.
[2]胡爱武,徐亮,龚建平,等.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螺旋CT对比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157-164.
[3]陈海荣,杨军,高淳生,等.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0,25(5):540-542.
R445.1
A
1674-0742(2012)06(a)-0164-01
201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