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临床直检诊断盲肠秘结及其形成的几点看法

2010-02-10刘利平李如才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患畜排粪盲肠

刘利平,李如才

(1.甘肃省通渭县动物卫生监督所,743300;2.甘肃省通渭县畜牧兽医局)

对于马属动物盲肠秘结的诊断,若靠患畜临床症状的表现作依据,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对通过以直肠检查来判定本病,国内外的学者尚有分歧意见。笔者认为,正确地判断本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不仅视病程,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掌握秘结部内容物的多少、坚硬度以及肠管的受害程度等,来加以判定。多年来,通过对盲肠秘结的患畜的直肠检查、摸索,观察到盲肠秘结的盲肠外表的变化及其位置的改变,将关系到盲肠秘结的病程、预后和治疗效果。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本病,似乎能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依据,对盲肠秘结的形成谈谈个人看法。

1 临床直检诊断盲肠秘结的体会 多年来通过对78例患盲肠秘结的病畜直肠检查,发现秘结后的盲肠变化(检手感觉)及位置改变,对病程和治疗效果有三种情况:

1.1 有52例(78例的66%)于患畜的右肷部正中最后肋骨处,可以触摸到秘结的盲肠底。检手感觉,秘结部的肠管光滑,内容物虽不甚坚硬,检手按压不留痕迹,贴近肠壁的内容物呈纤维状感,牵引或向前推动秘结的肠管时,患畜无疼痛和不安的表现。此类病例,经适当治疗在12-16小时排出肠内结粪,病程5-6天。治疗52例中仅死3例。方法:30%安乃近30m l,一次肌注,液状石蜡油1000ml,人工盐500g,温水 5000m l,中药用加减当归苁蓉汤为未胃管投服。

1.2 有21例(占27%)秘结后的盲肠底,在患畜右肷部正中最后肋骨处明显后移30-40cm,手感:肠管表面光滑,但贴近肠壁的内容物无明显纤维状感觉,而呈软化之形态并有块状感,检手按在秘结肠管虽无疼痛,但多数留有痕迹,将秘结盲肠底向前推动时,患畜呈现有惊恐不安的表现。此类患畜,经适当治疗多在18-24小时左右开始排出结粪,病程约10天左右,治疗21例,死亡4例。治法大体同前。但8-9天不开者主要用支持疗法,中后期(4-5天)在肠蠕动迟缓,同时已用过盐、油类泻药,临床表现只排粪水而结粪不开的情况下,先用酵母粉300-500g,温水1000-2000ml,灌服经3-6小时后再用石蜡油500-1500m l,氯化钠150-180g(约4%的溶液最佳)。若盲肠结粪硬时将5-7%碳酸氢钠注入结粪2000-3000ml或用加减化铁膏:千金子30-60g、二丑 30-60g、通草 15-30g、滑石30-60g、枳实 30-60g、大黄 30-60g、芒硝 120-180g、陈皮24g,煎汤加猪脂500g。用法:上午服中药,下午服发面0.5-1kg。这样对日久的盲肠结和胃状膨大部结效果更好。该病后期多继发肠迟缓,结粪开后往往肠音不能恢复,治疗时主要补液补硷如碳酸氢钠等纠正酸中毒。纠正脱水后皮下注射硝酸士的宁3-5m l,在机能良好的情况下,注射少量的毛果芸香硷(不超过3ml),或用10%氯化钠500ml、安钠咖10-20ml反复多次静注,对调节肠蠕动效果更佳。

1.3 有5例(占6.7%)秘结的盲肠底向腹下沉坠,严重的耻骨的前沿即能检查到形似小孩头般的盲肠底。手感:肠管不光滑,(这种情况可能是肠道炎症的出现,肠道的水分被肠内容物吸收即呈倒吸收所致)。内容物呈团块状,坚硬,压之留有明显的痕迹。当检手稍加按压,患畜呈剧烈疼痛,骚扰不安,在保定架内每欲卧倒,使检查无法进行。这类患畜的治疗多不理想。在5例患畜中,虽经多法治疗,仍死亡4例。

2 对盲肠秘结形成的探讨 关于盲肠秘结的形成,究竟是由盲肠尖向盲肠体沉积,还是由底向尖推进?这不仅是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而且它关系到临床实践的诊断工作,所以有探讨的必要。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所见,患盲肠秘结的病畜,一但形成秘结(无论是尖、体或底部),都有消化机能紊乱,轻重不同程度的疝痛症状。似与“直至排粪停止,才产生疝痛”的阐述有距离,而实践中往往有些患畜是在仍然排粪的情况下即出现了疝痛。此时如对患畜施行直肠检查,就可以于右肷部最后肋骨前或后检查到秘结的盲肠底,从而能确定为盲肠结。如果是先秘结在盲肠尖或体的话,那么,基于盲肠尖的生理解剖位置,检手是无论如何也检查不到的。临床上也就不可能凭借在直肠检查对盲肠秘结作出诊断。笔者还通过直肠检查发现盲肠秘结后的盲肠底后移或沉坠。据分析,在盲肠秘结的初期(指秘结起始于底)盲肠的尖、体均尚有空间,所以尽管底部已形成秘结,但肠腔内的结粪仍有向前推进的余地,只有待尖和体部的结粪充满后,底部的结粪再也无向前推进的可能时,盲肠底才逐渐后移,病况也随之严重。所以盲肠秘结无论是初期还是后期,临床上通过直肠检查均能检查到盲肠底部的变化情况。另外,笔者曾剖检不少死于盲肠秘结的患畜,见到盲肠底的炎症范围,出血性坏死程度及肠壁的增厚等,均超过盲肠尖部。这可能是因其底部的秘结时间过长所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盲肠秘结是由底部开始形成,然后逐渐向体部和尖部推进的。

猜你喜欢

患畜排粪盲肠
一种新型排粪造影助推器的设计与应用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MRI动态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隧道
绒山羊母羊乳腺炎的治疗
加减大承气散配合大剂量输液治疗马属动物结症
20例便秘患者动态排粪造影的分析
马属动物腹痛病的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