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恐缩症8例临床调查和干预报告
2012-01-24李佳吴传东罗海东杨庆雄喻爱军
李佳吴传东罗海东杨庆雄喻爱军
·短著述·
海南省恐缩症8例临床调查和干预报告
李佳*吴传东*罗海东*杨庆雄*喻爱军*
恐缩症 文化 焦虑
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13日期间,海南省出现了8恐缩症案例。为了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此次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13日期间,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三个相邻的村庄连续出现了8恐缩症案例。8例患者均为儋州籍汉族人,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关于恐缩症诊断标准([F43.8]),男6例、女 2例,年龄15~29岁,平均(22.25±5.42)岁,未婚4例、已婚4例,小学文化3例、初中文化5例,均在村附近从事小买卖工作、无外出打工经历,村中迷信色彩较浓,有逢年过节或遇大事求神问佛的习俗。
1.2 发病诱因此次恐缩症发生之前并无明显的社会事件或者谣传。第1例患者为15岁的男性,年龄最小,典型症状出现之前躺在床上手淫,突然觉得阴茎变软,立即联想到20余年前在祖辈中流行的恐缩症,随即觉得恐慌、出现典型症状。此后消息迅速在村中及相邻两个村庄传开,以致人人自危。村中人对此甚为忌讳,对外人不愿谈及此事,直到1例患者因为发作过后觉头晕被送到村卫生室处就诊才被媒体获悉,但媒体并未进行大规模报道,只是于6月13日以简讯的形式在当地网络媒体进行报道。
1.3 临床表现症状均于深夜至凌晨出现,其中4例患者当夜曾参与兴奋性活动(唱K、烧烤),所有患者均较晚就寝,躺在床上难以入睡。患者症状较典型,表现为感头晕、发热等不适后觉得阴茎/乳房/阴部/上腹部/肚皮等部位缩小或内陷,继而出现恐惧、焦虑、惊慌失措等情绪症状,伴心悸、脸色苍白、出汗、发麻、发冷、腹痛、疲乏无力等不适,拉住阴茎或乳房,大声呼救,引来家属帮忙一起拉住生殖器;1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错认家人。持续时间20 min~2 h。在心理干预之前,2例患者又有两次发作,分别在次日、3天后。所有患者均认为症状由于“鬼”欲取走生殖器所致。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显示7例患者的焦虑因子有意义,范围2.21~3.07分,均分(2.59±0.27)分;其余因子无明显意义。
1.4 应对措施在专业心理干预之前有以下应对措施:
1.4.1 民众朴素的应对 症状发生时家人采取的方式基本相似:用手或绳索牵拉生殖器;用辣椒、生姜、蒜汁、风油精等擦身或生殖器;敲击锣鼓、碗盆等“驱鬼”。村里则家家户户在门口悬挂红布和野菠萝藤辟邪。
1.4.2 基层组织、媒体的应对 村干部在此事发生之后一直很关注此事的进展,在调查组到现场后积极配合调查、宣传和随访工作。媒体则在调查和第一次随访后继续小范围报道,通过本地报纸宣传正确的防治知识。
1.5 干预方法
1.5.1 针对患者及家属 对每位患者进行了1次一对一的心理治疗,时间40~60 min,治疗前半部分主要为倾听和共情,后半部分主要进行与恐缩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不良认知。随后对每位患者的家属进行了20 min左右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及与恐缩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1.5.2 当地医护人员 当晚在凤凰镇中心卫生院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集体培训,内容包括缩阳症的处理方法。
1.5.3 当地村民 在村干部的协助下通过宣传海报、义诊等方法普及科普知识及心理健康知识。
1.6 随访情况1周后再次到村中进行随访,再无新发病例,海南岛内其他地方也无新发病例,原有病例未再出现症状发作。除一名患者因担心症状再发而不敢出门外,其余患者均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工作。2例初中文化患者认为症状与心理紧张有关,但其余患者仍坚持认为有鬼怪作怪。村中气氛依然紧张,门口仍悬挂辟邪物品。半年后通过电话向村干部进行随访,无新发患者,村中紧张气氛逐渐减退。
2 讨论
恐缩症(Koro)又称缩阳症或缩阴症,是一种以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体某一部分缩入体内导致死亡的恐惧、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散发性恐缩症偶在国内各地发生,但流行性恐缩症则仅发生在广东、海南一些地方。国外在南西里伯斯岛、苏丹、法国、新加坡、泰国、以色列、印度、美国也发现此症[1]。文化信念是本症流行的背景,例如在广东、海南和港澳地区盛传“鬼没有生殖器,如要投胎则要找一个替身,从那里取回一条阴茎”等民间信念。在这些民间信念的基础之上,如遭遇社会变动、种族冲突、传染病流行等导火事件,社会气氛紧张,极易造成恐缩症的流行。
叶廷蔚等[2]认为海南岛地处我国边陲,文化较为落后,人群中迷信观念盛行,为恐缩症的发生准备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莫淦明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发现海南岛一百多年前就有恐缩症流行的历史记录,1948年、1953年、1962年、1966~1967年、1974均有恐缩症流行。有详细资料记录的流行是1984~1985年期间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一次波及十六个县市,患者三、四千人的大流行,其中发生较早的市县如儋州市流行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达三个月之久[3]。此后20年间在海南岛未再发生过流行性恐缩症,国内外也仅见一些散在的零星报道[4-5]。
此次三亚市凤凰镇的三个海边相邻的村庄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了8例恐缩症患者。虽然未出现大规模流行的情况,也远未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但仍能从中得出一些经验:其一,文化信念、自我暗示、低文化水平、对躯体不适的错误解释等因素对本次恐缩症的发生、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二,与既往国内外的报道基本一致,此次恐缩症亦发生于文化水平低的青壮年,考虑与性知识缺乏或不正确有关;其临床表现以焦虑症状为主,本次8例发作的恐缩症患者,症状均较类似,有明显的精神性焦虑症状和躯体性焦虑症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也显示焦虑因子有意义,提示发作时表现为焦虑症状。其三,当地群众的应对策略、媒体报道的方向及专业人员的及时干预对此次缩阳症的及时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984-1985年期间恐缩症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大流行期间,流行当地全村采取贴符、戒严、鸣枪驱鬼等措施[2],上述行为实际上更加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对恐缩症的流行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而此次虽然当地村民也在家门口悬挂辟邪物品,但均属于以家庭为单位的行为,并无全村人的集体行动,这可能与随着整体社会文明的进步、村民们的迷信行为逐渐减弱有关。此次恐缩症发生后,媒体及时对恐缩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科学的宣传,但范围仅限于当地媒体,而且也只是采用平面媒体的途径。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对患者及受影响的人群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恐缩症消息不必要的扩散,今后可以值得借鉴。
针对恐缩症的防治,黎立勋等[6]认为应该通过几个层次来进行:一、社会辅导;二、建立防治单位;三、针对流行当时采取急救措施。我院作为海南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在得知此事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组织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治疗,对当地基层人员培训处理方法并联合媒体进行正确的报道,从一定程度上及时制止了此事散发个案的继续蔓延,将其社会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1] 沈渔邨.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精神病学[M].5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30-631.
[2] 叶廷蔚,朱国钦,王运策.海南岛流行性缩阳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海南医学,1991,2(2):46-49.
[3] 莫淦明,欧励华,叶廷蔚,等.社会精神病学与流行性缩阳症(一)国内外文献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4):145-147.
[4] 孟新珍.四肢内缩伴缩阳症一例.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1998,24(5):305.
[5]Atalay H.Two cases of koro syndrome or anxiety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genital retraction fear.Turk Psikiyatri Derg[J].2007,18(3):282-285.
[6] 黎立勋,古治,莫淦明,等.社会精神病学与流行性缩阳症(三)民俗信仰、社会辅导与防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4):151-153.【中图分类号】R749.7 (收稿日期:2012-06-03)
A (责任编辑:文飞)
10.3969/j.issn.1002-0152.2012.09.011
* 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口 5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