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偏瘫型小儿脑瘫108例

2012-01-24马学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脑性脑瘫肌力

马学军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250022)

200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出脑瘫的定义: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按瘫痪部位分为单瘫、双瘫、三肢瘫、偏瘫和四肢瘫,按临床表现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1]。脑瘫发病率在美国为1.33‰,我国脑瘫患儿高达100多万,发病率在1.6‰~4‰,其最多见致病因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宫内缺氧(包括脐带绕颈和羊水混浊)、感染(包括肺部和颅内感染)等,使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偏瘫型脑瘫仅一侧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另一侧肢体正常,通常上肢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比下肢的情况严重。笔者自2000年至今十多年来,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偏瘫型小儿脑瘫10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年来我院收治了全国各地大量小儿脑瘫患者,按照200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出脑瘫的分型,随机选择典型的偏瘫型脑瘫患儿108例,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4岁;其分布为1岁以下31例,1~4岁77例 。

2 治疗方法

2.1 头针

取穴:对侧运动区为主;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运动性失语取对侧面运区;命名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二区;感觉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三区。

方法:根据上述原则选好刺激区位置,快速进针,达到头皮下或肌层,进行快速持续捻针,每分钟要求捻转300次以上,一般2~3 min即达到适应刺激量和刺激强度,休息5 min,再捻转2~3 min,再休息5~10 min起针。每日1次,一般20天为一疗程,中间可休息10天左右,再作下一疗程。

2.2 体针

取穴:上肢:肩髃、臂臑、曲池、合谷、手三里、外关等穴;下肢:环跳、足三里、委中、承扶、承山、风市、阳陵泉、三阴交、昆仑、涌泉等穴。

方法:一般选用1~2个主穴,再选若干配穴。每日1次,20天为一疗程,休息10天,可再行第2疗程,并可用电针。注意事项:针刺部位要选择准确,针刺前应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起针时用干棉球压迫针孔1~2 min,以防出血。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价

分为肌力的评价标准及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肌力的评价采用修订的肌力评价量表[2]。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运动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表[3]。

3.2 疗效标准

治愈:肌力达5级;显效:肌力提高Ⅱ级以上;有效:肌力提高Ⅰ级;无效:肌力未提高。

3.3 治疗结果

经过3~6个疗程的治疗,10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上述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53例基本治愈,31例为显效,17例为有效,7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3.5%。

4 讨论

小儿脑瘫是现在儿童常患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虽没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个病名,根据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将该病归为“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属于儿科难治之症。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 语迟;五软是指头颈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五硬是指头颈硬、口硬、手硬、脚硬、肌肉硬[1]。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病因多见于先天性、后天性、外伤性三种。所谓先天性是指父精不足、母血气虚,导致胎儿禀赋不足,精血亏损,不能充养髓脑;或其母孕中受惊吓或抑郁悲伤,扰动胎气,以致胎育不良。后天性是指小儿初生,神气怯弱,护理不当,致生大病,损伤脑髓。外伤性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产时脑部受伤。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病机是禀赋不足,胎育不良,以致脑部受损,通过经络而累及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致产生脑瘫的种种症候。人一生的大脑使用率不到30%,而3岁前是人体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段,更多地开发大脑潜质是治疗脑瘫的关键。中医称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元神之府、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通过对小儿施行头皮针灸,能够调节脑部气血运行,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增加心、脑的气血灌流量,促进大脑细胞发育,益脑增智,从而达到治疗脑瘫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头针法[3~5]是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相结合的疗法,它可反射性的增加皮层相应部位的血流量,利用侧支循环,改善皮层缺血缺氧状态,修复损伤脑细胞。目前治疗小儿脑瘫常用的是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针灸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医学的康复治疗中,有着其它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观察可见针灸治疗偏瘫型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1] 杨亚丽.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9

[2] 鲍超.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4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7):5

[3] 于兑生.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

[4] 董至文,范艳萍,唐伟,等.头针配合鲍巴斯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80 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25

[5] 贺军.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0例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9):16

猜你喜欢

脑性脑瘫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进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