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手术临床护理体会
2012-01-24王晶
王晶
小儿口腔手术临床护理体会
王晶
目的小儿口腔手术护理。方法 麻醉的处理不仅要充分的满足手术要求,而且还要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因此,手术室护士做好麻醉过程中护理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结果无恶心、咽疼、误吸、呕吐等情况的发生。结论小儿口腔手术麻醉的风险非常大,麻醉与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
小儿;口腔手术;全身麻醉;护理
小儿口腔的手术出血较多,小儿呼吸的功能储备差、变化快,故麻醉并发症比较多,且不容易止血,易造成呼吸道的梗阻,另外颌面整复手术时间比较长且操作要十分细致。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13岁以内小儿口腔手术全麻恢复期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1例择期口腔颌面手术的患儿,年龄0.4~13岁;其中男65例,女36例;体重5.1~39.9 kg,ASAI~Ⅱ级,手术的种类:先天性的腭裂修补手术44例,颞颌关节强直松解术15例,口腔纤维瘤摘除术14例,唇裂修补术27例。术前的30 min肌内注射(肌注)阿托品0.01 mg/kg,均采用气管的插管静脉复合的全身麻醉。麻醉的药物:氯胺酮的4~6 mg/kg肌注,1一羟基丁酸钠的60~80 mg/kg静脉注射、注药的速度1 g/min;需要时术中的静脉追加氯胺酮1~2 mg/kg,维持了麻醉。术后在恢复室留观的时间29~181min。101例的患儿中伤口渗血者3例、15例于拔管时出现呕吐、分泌物过多者6例、10例拔管后出现呼吸道的梗阻,下颌松弛或舌后坠者5例;1例拔管后出现喉痉挛;8例患儿出现了躁动;2例出现了苏醒延迟[1]。
1.2 方法 除下颌骨的骨折22例未插管外,腭裂33例并经鼻腔的插管;唇裂、腮腺肿瘤共51例均经口腔插管。配合1%地卡因咽喉表面的麻醉插管诱导均采用的羟丁酸钠80~100 mg/kg静脉推注。经鼻腔的插管者预先用麻黄素滴鼻,插管成功后,静脉推注稀释1%氯胺酮2mg/kg.,手术过程中追加羟丁酸钠者22例,辅助异丙酚者8例,依托咪酯者13例,安定者 14 例[1]。
2 结果
有患儿的平均心率、动脉压、呼吸频率均在正常范围,只有1例在拔管后1 d的SPO2在下降至以下,给予辅助的呼吸后恢复至97%,其他病例麻醉的过程及拔管后SpO2均维持在96%以上。无恶心、呕吐、咽疼、误吸等情况发生。
3 讨论
[1]闫玲,等.全麻下小儿口腔手术的护理理.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4):212.
130011 一汽总医院口腔科/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麻醉后恢复期患儿易出现呼吸的系统并发症如误吸和呕吐、呼吸道梗阻、喉痉挛等,呼吸道的管理是护理重点。术前6 h禁的食水,术中准确及时有效的清理上呼吸道及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及血液的避免异物对咽腔气管黏膜刺激而造成的气道梗阻;正确的掌握吸痰方法每次吸痰前后增大氧气流量可减少呕吐发生,选择粗细适宜抗静电吸痰管,吸引负压为0.01~0.06 kPa吸引的时间不超过15 s。本组拔管后出现呼吸道梗阻:其中伤口渗血者或分泌物过多要及时吸引并用阿托品0.11~0.19 mg静脉滴注后分泌物的减少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常见的术后症状为舌后坠、喉痉挛、分泌物的过多、手术渗血、下颌松弛、下颌松弛或舌后坠者居多,由于麻醉药残余作用多见于拔管时机的掌握不当引起的,由于小儿的舌体大容易发生舌后坠,颈短,呼吸道管的径小。待患儿神志清醒并恢复吞咽的动作后方可拔除气管导管应正确的掌握拔管时机。必须将导管留置到患儿有排痰的能力时方能拔管若患儿清醒而无排痰的能力时拔管后易发生气道的梗阻。严重的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是喉痉挛,常见于浅麻醉下的气管导管、误吸酸性胃内容物等而诱发。小儿咽、口腔黏膜和喉头组织质嫩,血管丰富,长时间的插管后有可能导致喉头的水肿。对全麻恢复期患儿,根据年龄的大小在拔管前应用地塞米松2.01~4.99 mg静脉滴注,可预防喉头水肿发生。麻醉恢复期的患儿亦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本组患儿恢复期出现的躁动,相应带来了许多隐患,如自行的拔除气管导管容易发生坠床,静脉的输液外渗,引流管的脱出等事故。本组患儿出现苏醒的延迟,为麻醉药残余的作用及低体温。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的不健全,体温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术中暴露、输入液体等引起小儿低体温,从而导致患儿的血小板数量的减少,粘附的功能受到抑制,引起术后的渗血增加,增加全麻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儿苏醒的时间延长。故在恢复期护理中应着重的观察患儿的体温,进行体温的监测采取提高的室温、输入加温液体等措施从而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尽量减少患儿低体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