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1-24周立勇赵阳
周立勇 赵阳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立勇 赵阳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5例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手术治疗方法,共32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共33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7例术后恢复为优,比例为2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出血量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骨折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的常见病[1]。从2011年起,我科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平均随访20个月,疗效确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2例;对照组共33例。其中实验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平均(45.6±6.1)岁,椎间盘脱出病程最长10.4年,最短0.3个月,平均病程(3.3±2.5)年;对照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平均(46.1±6.7)岁,椎间盘脱出病程最长10.9年,最短0.1个月,平均病程(3.4±2.8)年,术前结合X光,CT以及MRI检查确诊,并结合临床症状选手术减压部位。
2 结果
比较两组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脱出患者经过相应手术方法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7例术后恢复为优,比例为21.9%;20例术后恢复为良,比例为62.5%;5例术后恢复为可,比例为15.6%;0例患者术后症状加重,比例为0.0%。对照组3例术后恢复为优,比例为9.1%;15例术后恢复为良,比例为45.5%;11例术后恢复为可,比例为33.3%;4例患者术后症状加重,比例为12.1%。实验组术后恢复为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随着CT和MRI检查的普及及广泛应用,发现有很多患者的脊髓压迫都是来自于颈骨前方。在治疗的方面来说,用传统的环锯法来减压,或者用单纯开槽减压来维持减压颈椎节段椎节的高度以及生理曲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随访效果不甚理想[2]。Morscher等从1986年开始将颈椎带锁钢板首先应用到了颈椎前路手术当中,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及内在的稳定性而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在临床上,此种手术方法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需要对颈椎多节段进行减压的患者,采用带锁钢板进行植骨术后的内固定,不仅能够将植骨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还能使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增加,临床价值十分显著。笔者对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实验组实有7例术后恢复为优,比例为21.9%;对照组仅有3例术后恢复为优,比例为9.1%。此实验数据说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优越,可以在临床推广。
[1]于红英,贾勤.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护理.护理研究,2006,20(8):2200.
[2]蒋振松,张佐伦,刘立成,等.颈椎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探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3):133-136.
124010 辽河油田总医院骨科(周立勇),普外一科(赵阳)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手术方法:使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施颈丛阻滞麻醉,在颈部右侧行横切开口,上下潜行分离颈阔肌,分离内脏鞘和血管鞘达椎体前筋膜。把定位针头插入椎体间隙,用X线透视C臂,准确定位后,在椎间盘中间,颈长肌中间用环钻切除椎间盘以及其上下终板,对颈椎骨折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要切除2~3个椎间盘,用咬骨钳和刮匙清除干净钻孔之间的剩余骨质,形成骨槽,用球磨钻小心磨去骨化后的后纵韧带,开骨槽者用自体切下的髂骨体植入骨槽中,前路固定用Orion钛板。冲洗并缝合手术刀口,留置引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环锯法来减压。手术后均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治疗3 d,对患者颈椎正位及侧位进行常规拍片检查,进而了解内植物的具体位置。
1.3 评价标准 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分级标准,A级1例,B级2例,C级23例,D级别5例。优:术后恢复正常或者达到ASIA E级;良:术后升高ABC级别到D级;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超过1级;无效:术后病情加重或者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中所有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8.0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