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补泻及其操作方法商榷*

2012-01-24于致顺孙忠人李晓宁张秦宏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针灸学补法泻法

于致顺,孙忠人,李晓宁,张秦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针刺补泻法源于《灵枢·经脉》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补泻法可以使机体虚弱或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针刺补法可以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而泻法则通过疏泄邪气来调节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但对于针刺补泻及其具体操作方法,一直有不同看法。笔者根据古代和现代一些教材和专著等有关“针刺补泻”的记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1 针刺补泻手法

补泻手法分单式补泻法和复式补泻法。复式补泻法是单式补泻法的组合,故本研究只讨论单式补泻法。

1.1 呼吸补泻

呼吸补泻最早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忏……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段话介绍了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

泻法是在吸气时进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产生针感后留针,此时留针是不使邪气散布,并在吸气时捻针以加强针感,呼气时退针是邪气随针而出。而补法是在针前先行一些辅助手法,呼气时进针,以阻外泻之气,然后开始长时间留针以候针感,有针感后吸气退针并按针孔使气留于体内。在整个过程中,针刺的进出与气机的出入是相反的,逆其气则补,顺其气则泄,且更注意留针,以引动体内的正气邪气。

《针灸聚英·呼吸》曰:“明堂…令病人鼻中吸气入,自觉热矣……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自觉清凉矣。”这说明口鼻呼吸是对补泻时凉热感觉的增强。

从以上内容来看,呼吸补泻可有以下内容:①进针时结合呼吸,吸气进针不能使邪气散布,邪气随呼气而排出者为泻;补法是呼气时进针,以阻外泻之气,退针并按针孔使正气留于体内。②呼吸时进退针,进针时呼气,针进而气出,也有迎泻之意;吸气时进针,正气随针而入,则有随补之意。③呼吸结合针刺的出入,可产生凉热的感觉。呼吸,鼻中吸气则口中出气,自觉热感,相反则有凉感。实际上凉热的感觉不在鼻,而在口。鼻中吸气则口中出气,出气时张口哈气,则口中有热感;相反用口吸气时闭牙,张口,可吸入凉气。由口中之凉热,可诱发针下之凉热。笔者曾用强捻转结合吸凉气,治疗一些疼痛性疾病,如针后溪治疗腰痛,效果满意。一般治疗疼痛性疾病刺激较强,吸凉气也可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的感觉。而古人不言口而言鼻,是因为补与呼气不合。

1.2 迎随补泻

迎随补泻法出自于《难经·七十二难》:“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针灸学》教材解释为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1]。

《难经》中对于迎随补泻法的描述主要包括两种含义:一为顺逆经脉而刺的“迎随”补泻法,后世多从之。但早期并未明言其操作方法,直至《针灸聚英》才阐明了针刺方向的逆顺;二为补母泻子迎随补泻法,其实质为穴法,故后世多不再将其纳入“迎随”范畴。

按刺入方向,迎其方向,可以导邪外出;随其方向,可以送正入内。

1.3 捻转补泻

现代研究认为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得气后,捻转幅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反之,捻转幅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2]。故可以用捻转的幅度大小和速度的快慢来区别补泻。也有依据捻转方向来区别补泻的。捻转方向分左右(顺逆),补法是左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泻法是右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针灸大师杨继洲称此为:“子午补泻”。并谓:“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而营卫自流通矣。”因卫气行于体表,属阳,左转可行卫气;营气行于经脉中,属里,属阴,右转可调营气。其中还有大指向前,向内用力,食指向后,向外不用力;泻法是右转,大指向后用力,食指向前不用力。

《标幽赋》曰:“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这句话说明右转为泻,左转为补。《针经指南·气血问答》认为:“……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这是从“左阳、右阴”的阴阳理论演绎而来。由于这一说法的推衍,捻转补泻则更为复杂了。如《金针赋》认为:“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左右各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神应经》解释为以医生的左右手分别用于病人的对侧穴位的捻针来分补泻。《针灸问答》根据经脉循行的逆顺,提出上行的经脉(手三阳、足三阴、任脉)左转顺经为补,右转逆经为泻;下行的经脉(手三阴、足三阳、督脉)右转顺经为补,左转逆经为泻,因为顺经而转可以推动气血运行而补不足,逆经而转可以牵制气血运行而泻有余。以上的各种说法矛盾很大,无法应用。

以上可以看出:捻转方向,其说不一;以拇指的方向而论者,认为拇指向前,是指向前(内)用力,以使正气入内。拇指向后,是向外用力,以使邪气外出。

1.4 提插补泻

提插补泻法指进针达一定深度得气后,开始提插,提时用力轻、速度慢,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为补法;反之,提时用力重、速度快,插时用力轻、速度慢为泻法[3]。故提插时以用力轻重和速度快慢来区别补泻。《难经·七十六难》曰:“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也即此意。所谓从卫取气,即握针浅刺,得气后推向深部,以收敛流散之气,故为补法。而所谓从荣置气,即得气后,引向浅处,以放散积滞之气,故为泻法。杨继洲进一步发挥为:“从外推内而入之,阳之下为补;从内引持而出,阴之上为泻”。《灵枢·官能》篇指出:补法要“微旋而徐推(插)之”,泻法要“伸(提)而迎之。”后来《难经·七十八难》解释为:“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后代医家据此而演绎成为“紧按慢提”是补、“紧提慢按”是泻的操作方法。“紧按”是按时用力,“紧提”是提时用力。

但《八法手法歌》中却认为:“急按慢提阴气升(泻),急提慢按阳气降(补)”,恰和前者相反。《金针赋》中又认为:“男子……提针(紧提)为热(补),插针(紧按)为寒(泻);女子……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医学入门》中还提出“男子午前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午后提针为寒,插针为热。女子反之”的方法。以上这些自相矛盾的记载,使后人很难操作。

1.5 徐疾补泻

徐疾补泻法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解释为:“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徐而疾则者,言徐内而疾出也。”一般认为“徐”同时是“用力”。所谓“徐入”就是进针时用力,以使正气入内;“疾出”是出气时用力,以引邪气外出。

现代研究认为进针时徐徐刺入,进针慢,分部进,先浅后深为补;出针快(一次退)疾速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4~5]。故此法是以进针、退针分快(疾)慢(徐)来区分补、泻的。

也有学者认为本法指穴位所在的皮肉等组织,按其深(内)浅(外)的位置分为外阳内阴。如《难经·七十难》丁注为:“皮肤之上……阳气所行;肌肉之下,……阴气所行。”因此,设想通过进针慢、退针快、先浅后深的徐疾补法,或者采取插针重(紧按)、提针轻(慢提)的提插补法的操作,将浅部的“阳气”引入深部,就是所谓“从外推内而入之”、“阳下之为补”;相反,用进针快、退针慢、先深后浅的徐疾泻法,或插针轻(慢按)、提针重(紧提)的提插泻法的操作,将深部的“阴气”引出浅部,即“从内引持而出之”、“阴上之为泻”。故认为通过这样“因阴阳内外而进退针”的操作,使得针刺部位的阴阳内外深浅部之气调和就能解决脏腑器官的各种虚实偏胜现象。杨继洲在《三衢杨氏补泻》中解释:“徐疾”二字,一作缓急之义,一作久速之义。其中缓急即快慢,是以进出针过程的快慢而区分补泻的,而久速是指以留针时间的长短区分补泻。

1.6 开阖补泻

开阖补泻出自于《素问·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也。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故此法解释为:补法为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而泻法则为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压。研究认为疾按之,可以使正气不得外出;徐按之,或不按,或摇大针孔,可以使邪气外出。

1.7 平补平泻

平补平泻法出自《灵枢·经脉》篇:“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用于虚实不太明显的患者。现代研究认为针刺气后,施以均匀提插,捻转后出针即为平补平泻法[1]。也有人认为所谓“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因此认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

总述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补泻手法是以术者的意愿而定,凡是向内用力,使正气进入,或有热感者为补;向外用力,使邪气外出,或有凉感者为泻。其次,一种补泻法有两种相反的操作方法。可见古人就有不同意见,故其正确的操作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2 讨论

总之,基于对以上几种针刺补泻手法的认识,笔者对补泻手法有以下几点见解。

《内经》中的补泻针具有九针,后世论及针刺补泻,多指毫针补泻手法。有研究报道针刺补泻法在金属毫针出现后才广泛运用于临床。然而,《内经》中多个篇章均强调九针在针刺补泻中的应用,这说明针刺补泻并非特指毫针,而是九针均可施行补泻手法。因此,针刺补泻法应在“九针”盛行的《内经》时期形成。九针因其形状各异,故可适用于不同的补泻需要。临床主要根据病邪侵犯人体部位深浅程度及病邪的性质来选择相应的针具。如依据补泻用途可以将九针分为以下3类:①用于治疗“微病”,如圆针和鍉针,虽然可以祛除邪气,但不以补泻论之;②泻邪实,如泻血的锋针,泻脓血的铍针等;③补泻皆可,如圆利针、毫针和长针。

《内经》时期针刺补泻与后世所述有所不同。其一,《内经》时期针刺补泻法多着眼于祛邪,而后世多侧重于调经气;其二,《内经》时期针刺补泻法多重视脉诊而后世多忽略之其三内经时期针刺补泻法多着眼于调节气机,而后世则多重于术式。

承淡安提出针刺无补泻之别,而只有刺激强弱不同的观点,主张对于刺激强弱与疾病虚实之间的关系,应由医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体质情况、耐受程度、病之新久、得气难易和气感强弱而随机应变,“进针后,即主要之捻运手法。手法古今不同,就古法言,目的在乎补泻;以新理论,则为抑制与兴奋。如何谓之补,如何谓之泻,古今各家所说不一致。至元明时,手法名目更多,但皆属粗针浅刺,今之细针,不能效其方法。故本编对于以前之针法,概不论列,祇言进针后应作兴奋或抑制之手法及反射或诱导之针法。”

卞金玲等认为全面的理解针刺手法应该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手法的选择、留针时间的长短等,但最关键的应该是具体的施行的手法[6]。如卞金玲等报道捻转幅度小、用力轻是指捻转时施行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其限度为1/2转,频率在每分钟120次以上,才能达到补的作用。而捻转幅度大、用力重是指大幅度低频率的捻转,其限度为一转以上,频率在每分钟50 ~60 次,才能达到泻的目的[6]。

赵尔康认为补虚是“补其虚而不足,令其正气存而勿泻”,泻实为“泻其实而有余,令其邪气去而勿留”。《中华针灸学》中提出:“迎随补泻法”(随其经行,济而不逆者为补;逆其经行,夺而不顺者为泻);“进退补泻”(三进一退为补,三退一进为退);“提插补泻”(提则为泻,插者为补,以进插之胜于退提者为补,退提胜于进插者为补)。

《简明针灸学》提出补泻方法要掌握的关键是进出针的快慢、针刺的深浅、捻运与留针、出针后的按与不按。

从以上论述及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来看,影响补泻的因素很多,除疾病、环境、年龄等情况外,个体差异也很明显,因此用固定一个标准应用于不同疾病和个体的病人,效果不会满意。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随时组成最佳方法。因此对补泻的认识与具体操作方法,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1]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 梁繁荣.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3] 张吉.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梁繁荣.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汪安宁.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 卞金玲,张春红.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J].中国针灸,2003,23(5):287-289

猜你喜欢

针灸学补法泻法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太阳穴
薛一涛教授运用补法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